【摘 要】
:
新近的一些研究提示,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增高,可能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包括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有用的标志。本文作者对已治疗和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及其家庭内外接触者血清中的可溶性IL-2R的水平进行了测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近的一些研究提示,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增高,可能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包括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有用的标志。本文作者对已治疗和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及其家庭内外接触者血清中的可溶性IL-2R的水平进行了测定。
其他文献
提高衣原体阳性检出率,除了改良实验室的方法之外,标本的收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衣原体存在于细胞内,故若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应取得较多的上皮细胞.有人建议对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可作多处取材,但常会因增加测试费用而受到限制.本文的设想是:把尿道和宫颈二处的取材标本混合在一起,这样,混合标本中感染颗粒数的增多,使衣原体的检出率比每个单独的标本为高,且费用仅为同时测两个各别标本的一半.
作者从1979年开始采用淋球菌菌毛抗原的间接血凝试验(淋球菌抗体试验,GAT)来替代补体结合试验(GCFT)作检测淋球菌抗体的常规方法.菌毛抗原提纯的方法为Hermodson法并略加改进.GAT的最高血清浓度是1/20.滴度1/40即为阳性.为评价GAT法,研究了以下各组人群:作淋病检查的1376例患者(其中有386例为淋病);年龄15~65岁的1384名健康人;54例脑膜炎球菌感染者;30例呼吸
如果能早期诊断口腔和生殖器粘膜的鳞状细胞癌(鳞癌),那么单纯地外科切除就有近100%的治愈率,但早期诊断却非常困难。本文介绍应用1%甲苯胺蓝(甲胺)溶液超活体染色试验以早期发现粘膜鳞癌,它对异常的粘膜上皮在体内染色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患者女,63岁,45岁时患银屑病,最初日晒可使之缓解.近7年来患多形日光疹(PLE),在一次强烈日晒后开始发病.自患PLE后,其银屑病于日晒后加重,每年夏季PLE皮损反复出现,于日晒后2~3小时出现0.5~1.0cm大的瘙痒性出血斑.PLE皮损在1~2周后相继发展成银屑病.其它方面健康,未服任何药物.用大剂量UVA作光试验.在患者前臂予以75J/cm2照射,一天后观察到出血性斑.在背部用相同的剂量
已有研究证明,在银屑病的发病机理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起着一定作用.环孢菌素A是一种选择性免疫抑制剂,它通过削弱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和作用,而特异性地抑制此类T细胞功能.但由于此药的肾毒性作用和剂量有关.因此作者研究了小剂量环孢菌素A对银屑病的疗效.
进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罕见型,首先由Gedde-Dahl描述。作者首次报告1例。患者女性,50岁。8岁后发生甲异常,仅表现甲脱落后长出畸形的甲,最后全部脱落不再生长。青少年早期发生水疱,初在手足背部,也发于肘膝,皮损可自愈,但留浅表瘢痕。曾因拔牙引起过口腔水疱,但也有自发的。患者出生于意大利,父母系近亲婚配。其为独女,而双亲无类似病史。与无血缘关系者结婚后生有一子,无异常。
本文作者将23例银屑病患者及24例湿疹患者分别与46例及48例健康人配对,检查其血浆及白细胞中的锌、铜和硒浓度,以及全血中硒浓度.
已发现异位性皮炎和呼吸系变态反应患者的血清类脂中的脂肪酸成分有异常,表现为亚油酸含量增高、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的其它代谢产物降低.为进一步阐明必需脂肪酸的改变与特应性的关系,作者按Olegard和Svenner-Holm介绍的方法,测定了异位性皮炎儿童血清和具有IgE水平升高或降低的新生儿脐血清卵磷脂中的脂肪酸含量.
既往有报告心得宁诱发眼粘膜皮肤综合征.其他β-阻滞剂的常见皮肤反应有银屑病样、苔藓样或湿疹样皮损.β-阻滞剂可使银屑病复发或加重.最近,Arntzen等报告23例银屑病患者中,7例在服用β-阻滞剂时发生本病,其中4例停药后,有3例痊愈.
近年来发现某些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和12-脂氧合酶产物[白三烯B4、C4、D4及12-羟基廿碳四烯酸(12-HETE)]在银屑病皮损中含量增多。它们能促进表皮增殖,引起嗜中性白细胞侵入表皮的皮肤炎症。15-羟基廿碳四烯酸(15-HETE)15-脂氧合酶途径形成的另一种花生四烯酸,能抑制某些细胞中5-和12-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白三烯B4诱导的嗜中性白细胞趋化性。15-HETE及其前体15-过氧羟基廿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