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误解”了巴菲特的复利法则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岩石

  巴菲特多年实现了10年10倍的收益率,业内经常用“复利法则”来解释其年平均约25%的投资业绩,却经常混淆三个概念:会计学的复利法则、保险产品的复合投资,与投资学的复合增长。

复利法则,

可能让你变成穷人


  设定每年10%的收益率,会计学“复利法则”的倍增收益是什么?10万元20年67万,40年450万,很神奇吧?请问人生能有几个20年?几个40年?谁又能保证每年10%的收益呢?回溯40年前,中国在1980年有10万元的人有多少?要知道,1980年有10万元的是富人,2020年有450万资产的却不是!“复利法则”的倍增收益会让你变成穷人。
  再看保险产品的复合投资。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之一是复合投资,要求客户每年投资才能不断提取保费,10年累计投资到期,能拿回本金就不错了,这种“复利”是巴菲特公司主营业务的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這两类“复利”都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资金收益率,要求人们只存不取或只投不用。
  投资人的预期目标是什么?在美国,最早提出10倍收益率目标的人并非巴菲特,而是1930年代的“大作手”杰西·李佛摩尔、1958-1968年和巴菲特同时竞技的“华尔街之王”蔡至勇(Jerry Tsai)和富达基金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彼特·林奇。也许令人遗憾的是,这三位投资大师都不是长期价值投资的信奉者,而是长期寻找投资机会的人。他们追求的绝非“复利法则”,而是复合增长!
  注意:复合增长!关键词不是复利,而是增长。
  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巴菲特投资收益率的核心理论——《滚雪球》。俗话说,旁观者清,《滚雪球》这本书是一个非常熟悉巴菲特的记者为他写的传记,这本书描述的是价值和成长融为一体的巴菲特投资学:《滚雪球》的关键是两个“足够”:足够长的“坡”和足够湿的“雪”。在我看来,这不是资金回报的“复利法则”,更不是保险产品的复合投资,而是以趋势为基础的复合增长。

倒在“长期价值投资”

上的投资学理论大师


  巴菲特常说他的投资理念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菲利普·费雪,然而这两位都是伟大的投资学理论大师,也都是失败的投资人。
  在学术界,有理论又会赚钱的有两位,其一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格雷厄姆、费雪同时代),其二是诺贝尔经济学家奖得主塞勒(和巴菲特同时代)。格雷厄姆的理论中并没有“买了就不卖”,长期价值投资理论的金句之一是:“如果你不打算持有10年,就不要持有哪怕10分钟”,这个理念主要源于菲利普·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其中一节的主题就是“抱牢股票——绝不轻易卖出”。然而就是这一条“铁律”,让另一个更著名的费雪教授(欧文·费雪,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经济学利息理论的创始人)在1932年彻底赔光。欧文·费雪的“操盘手”是笃信自己儿子的老妈,赔光时昏倒在交易所时喃喃自语:“我把儿子的钱赔光了”。以至于后来耶鲁大学不得不买下他的房子再租给他。
  集中投资、长期持有,一旦错了就很难翻身。
  媒体曾这样报道欧文·费雪破产后的反思:钱要赶紧赚啊,否则经济危机来了,负债太多会死人的。正是欧文·费雪1929年大萧条中破产的经历,憋出来这个理论!危机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至于欧文·费雪,这位被当时的人奉为“真理”的大经济学家,当时损失了大约1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3亿美元!是他在指数编制及和股票投资上所挣的全部收入。
  1932年欧文·费雪在《繁荣与萧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来解释大萧条,认为大萧条是由企业过度负债所导致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1933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和格雷厄姆同时破产的是欧文·费雪,坚守长期价值投资几乎赔光的是菲利普·费雪。菲利普·费雪的成长股价值的理论依据之一,正是以欧文·费雪利息理论为基础的现金流贴现(DCF)。而其是长期持有美国科技股(摩托罗拉等),“死了都不卖”几乎赔光的。结论是:会赚钱的,投资理论多半不太行。唯一例外的是凯恩斯(李嘉图也算一个),但又都不是研究投资理论的。

“复利法则”讲给客户,

《滚雪球》才讲给团队


  《滚雪球》的价值远高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甚至格雷厄姆本人在破产后东山再起时也讲过:“我已不再坚持通过证券分析来寻找优良的价值投资机会……现在市场形势大不相同,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把《滚雪球》和《证券分析》两部书分开,就能理解价值投资和“长期”没有必然联系,和会计学的“复利法则”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资金回报率和投资回报率的主要差异是资金成本,巴菲特投资集团的主营业务基础,正是零成本甚至负利率的巨额资金——保险浮存金。“复利法则”是讲给客户的故事,《滚雪球》才是讲给自己团队的理念。
  直到新冠疫情引发股市熔断,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价从34.5万美元每股(02/22),一个月跌到24万美元每股(03/23),人们才开始思考“买了就不卖”的悖论。如果说伯克希尔股价暴跌30%是大势所至,那么之后大市暴涨38%(03/23-05/29)的同时,伯克希尔股价为何只上涨了13%呢?
  从格雷厄姆、费雪到巴菲特,沥干“心灵鸡汤”之后的理论,不会超过今日触手可及的一个按键——F10(的1/3),这就是投资学理论的悲哀。
  (待续:下一篇专栏文章将重点谈:从凯恩斯、索罗斯、西蒙斯和塞勒对巴菲特的理解,延伸到投资的真实目的:追求财务自由(现金流导向的价值投资)。)
  责任编辑:李靖
其他文献
大部分人都有过自慰?也许你不信,但这的确是事实。美国著名妇产科专家黑克特·特洛布博士表示,在所有性行为中,自慰依然是一个最难公开讨论的话题。一方面人们认为这是个人隐私,另一方面认为自慰“肮脏、罪恶、羞耻甚至不健康”。但是自慰是人类普遍的、正常的性表达方式。  为成年性爱做准备。多项现代性教育研究发现,自慰是“自我身体探索”的绝佳途径。通过自慰,青少年更进一步了解自己身体及性需求,这可以为成年时性爱
期刊
最近几个月,很多应届毕业生陆续进入职场。跟前辈们相比,新人们会觉得自己缺乏经验,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取得同事的欢心呢?其实,职场新人有三件宝:微笑、倾听和勤跑。  【微笑常常挂嘴边】  “别以为笑很容易,但却很重要。”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韩海英说,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很重要,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首因效应”。  新人刚进单位,还未被同事所熟悉,同事对新人的认识和判断多是从面部表情开始
期刊
为确保药品规范生产,达到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不留安全隐患,自“两打两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省局药品注册处严格药品处方与工艺的注册审核,扎实开展再注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该处对一些高风险品种目前的处方与工艺等项目与原来注册批定的处方与工艺等项目进行了一致性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品种不予再注册,对于原已经批准再注册的品种,经审查发现不符合注册要求的收回再注册批件,并责令企业暂停生产
期刊
用功养生不等闲,  药理方研今古渊。  健尔身心谈笑语,  康得纤手弄筝弦。  解学经典当珍宝,  读悟真知自在缘。  八面春风同与沐,  方圆共享幸福年。
期刊
母亲,有我不知道的清脆  清脆到身上满是小铃铛  在父亲的耳朵里绝妙地响  母亲,身体里的沉睡需要父亲去唤醒  父亲相信母亲就是他的果园  没有一个果子丢失  父亲母亲制造他们的丰收之夜  母亲,身上铃铛哑掉  树枝不再挑出众多果子  父亲母亲各自回到自己身上  我走,走到跑  但追不上母亲的老  母亲,她的老不停下等我。母亲  满是老去的踪迹  我会看清母亲彻底失踪  还有父亲一样失踪。我没失踪
期刊
近期,各国紧急“抗疫”在即,不少国家却爆出了中方医疗物资不合格的消息。  事件1:有荷兰媒体报道,荷兰从中国采购60万个口罩发放给一线医护人员,后称口罩与描述的质量不符,并打算将其退回给供应方中方。  事件2:斯洛伐克和菲律宾先后质疑从中国采购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可靠性和准确度问题。  事件3:西班牙和捷克两国均报告“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错误率过高”的问题。西班牙政府退回从中国购买的9000个试剂盒。
期刊
“真理”是一种信念与信仰,不是指社会真实。但人们都习惯以自己的信念、定见,去选择性地接受或忽略某些事实。真理之战,没有赢家,只有“善”,才能在多元的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共荣点。真理还有未来吗?  今年二月,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麦克·桑德斯,在肯尼迪学院发表了一场题为《真理还有未来吗?》的演讲,提出“事实”与“真理”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桑德斯说:根据《华盛顿邮报》统计,在特朗普总统上任的3年中
期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上推迟了复工时间。然而,有一家学习稻盛经营哲学、实践阿米巴经营的企业,却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立马复工复产,并实现平稳运行。这家公司就是北京创思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统一简称为:创思)。  在2020年3月份举行的一次“阿米巴‘巴长’线上经营体验发表会”上,其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郑小军总结了2月份经营成果:销售订单完成目标的121.3%、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111.7%;单
期刊
[美]苏世民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部投资、管理类图书,是一部关于成功创业的书,也是一部处世哲学。作者苏世民创立的黑石集团是全球私募股权资产管理公司和房地产管理公司的巨头。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黑石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5500亿美元。黑石集团人均利润是高盛的9倍,过去30余年平均回报率高达30%以上。美国排名前50的公司和养老基金中,70%以上都有黑石的投资。  苏世民以其严谨的投资流程、创新
期刊
“从这个618开始,你可以像买衣服一样买房了。”一个阿里巴巴工作人团如此告诉媒体。但事实是,“我连衣服都不买了”,一个消费者对于这一说法这样回应。  今年“618”让各路商家有了种背水一战的苦涩意味: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中,不分快消品、电子消费品、甚至房子。  今年“618”的特殊之處是:一方面企业因为成本的提升、资金的压力,普遍有涨价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信心不足,导致消费者对价格比以往更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