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创博士:
“5.12”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路毁桥断,损失惨重。然而,2千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却稳如泰山,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为了对这一伟大工程有所了解,就让我们听听李冰父子的故事吧——
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水利专家。他们领导人民修筑的都江堰,是我国保留到现在的最古的水利灌溉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
2200多年前,战国时代,秦国并吞了蜀国(在现在的四川省西部)和巴国(在现在的四川省东部),设置了蜀郡和巴郡。当时,蜀郡地方常闹水灾,秦昭襄王知道李冰对治水很有经验,就派李冰到成都去做蜀郡的地方长官——郡守。
成都一衣带是一块盆地,岷江在盆地中流过,土地很肥沃,水源又充沛,是个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可是那时候,成都盆地却年年闹灾荒,有的地方涝,有的地方旱,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为了改变这种情形,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着岷江到上游去寻找灾害的原因。
原来岷江发源在终年积雪的岷山上,上游坡度很大,水流很急。一流到灌县地方,地势突然平坦,上游冲上来的泥沙石块就沉积水来,把河道淤塞了。到了夏天,岷山上的积雪融化,雪水大量往下冲,河道里容纳不下,漫上岸来,使下游造成水灾。灌县城外有一坐玉垒山,挡住岷江的去路,所以岷江以东的一大片土地,又得不到水来灌溉。
李冰父子俩找出了原因,便专心研究治理的方法,还虚心地征求当地人民的意见,最后作出计划,领导人民修治岷江。他们先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口子,叫宝瓶口,让岷江分出一条支流向东流去,一来减少岷江的水量,二来可以灌溉岷江以东的土地。这条支流叫做内江,内江南岸剩下一大堆孤立的岩石,叫做离堆。
为了把岷江的水引入内江,李冰父子俩又在宝瓶口上游,利用江心的沙滩,设计了一个分水堰。他们领导人民在沙滩两旁筑了两条堤坝——内金刚堤和外金刚堤,把岷江分成两支:东边就是内江;西边流入岷江原来的河道,叫做外江。他们又定出了分水的比例:春季水小,内江下游的田地正需要灌溉,上游来的水六成流入内江,四成流入外江;到夏季水量增大,又让上游来的水四成流入内江,六成流入外江。分水堰形状象一个鱼头,正对着岷江的上游,所以叫分水鱼嘴,又叫都江鱼嘴。在内金刚堤的南头,又设计了一个较矮的滚水坝,叫做飞沙堰。如果内江的水量超过了需要,就会漫过飞沙堰,流到外江去。这条堰还有排除沙石的作用,水大的时候,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这说明在2200多年前,我国就能运用回旋流的理论来布置渠首工程了。
为了准确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父子俩在水边上凿了三个石人,用来测量水位高低,还刻上控制水量的说明:水少的时候,不能让石人的脚露出来;水涨的时候,不能让水漫到石人的肩膀上。
他们还在河道的两旁和中央,设计了许多条堤防,来约束水流的方向和保护河岸。在分水鱼嘴上游江心里,有使江水对正鱼嘴流的百丈堤;在离堆左边,有防止内江的水冲人外江的人字堤;内江和外江以及各条支流旁边,都有堤防来防止江水漫溢和防止河岸被江水冲塌。
在2200百多年前,李冰父子俩能这样细致地考察地形,根据防洪和灌溉的需要,作出这样周密的计划,是非常难得的。他们不但领导当时的人民改造了天然的地形,修成了都江堰;还为后代着想,立出了培修的制度,并且把治水的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这种远大的眼光,也是非常可贵的。古时候其他一些水利工程比都江堰修得晚,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差不多都已经毁灭了,都江堰却保留到现在,并且还能发挥作用,这说明李冰父子的确有了不起的治水才能。
都江堰还有个特点,这样巨大的水利工程,所用的材料却非常简单,全部就地取材。堤防是用河滩上的大鹅卵石砌的。为了防鹅卵石被水冲走,李冰父子俩带领群众用竹篾编成很大的灯笼,把鹅卵石装在竹笼里,然后用来砌堤防。竹篾浸在水里不容易腐烂,鹅卵石装在竹笼里,也就不会被江水冲走了。而竹子,灌县一带到处都有。在每年淘滩修堰的时候,必须造一条临时的拦河坝,把江水拦住。李冰父子又利用一种叫杩叉(古代叫行马)的工具来筑坝。杩叉是用三根大木头扎成的三角架。用装鹅卵石的竹笼压住它的脚,它就站得很稳。许多杩叉连成一排横在江上,外面铺上竹席,用鹅卵石压住,再打上粘土,就可以把水挡住,成为一条临时的拦河坝。开堤的时候,只要把杩叉砍断就成了。
我们现在到灌县去,就可以看到李冰所设计的伟大的水利工程。离堆上有一座古建筑,叫做伏龙观,是纪念李冰父子俩的。相传在修建都江堰的时候,李冰曾在这里制服了一条兴波作浪的孽龙。这个神话,说明了人民对李冰父子的敬仰。在伏龙观后面,可以望见正对岷江上游的分水鱼嘴。离堆左边的人字堤,堤外是开阔的外江;右边是宝瓶口,峡谷中江水奔腾。在分水鱼嘴东边,还有一座二王庙,也是纪念李冰父子俩的。庙的墙上还刻他们的治水遗训:“深淘滩,低作堰”。
“5.12”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路毁桥断,损失惨重。然而,2千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却稳如泰山,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为了对这一伟大工程有所了解,就让我们听听李冰父子的故事吧——
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水利专家。他们领导人民修筑的都江堰,是我国保留到现在的最古的水利灌溉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
2200多年前,战国时代,秦国并吞了蜀国(在现在的四川省西部)和巴国(在现在的四川省东部),设置了蜀郡和巴郡。当时,蜀郡地方常闹水灾,秦昭襄王知道李冰对治水很有经验,就派李冰到成都去做蜀郡的地方长官——郡守。
成都一衣带是一块盆地,岷江在盆地中流过,土地很肥沃,水源又充沛,是个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可是那时候,成都盆地却年年闹灾荒,有的地方涝,有的地方旱,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为了改变这种情形,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着岷江到上游去寻找灾害的原因。
原来岷江发源在终年积雪的岷山上,上游坡度很大,水流很急。一流到灌县地方,地势突然平坦,上游冲上来的泥沙石块就沉积水来,把河道淤塞了。到了夏天,岷山上的积雪融化,雪水大量往下冲,河道里容纳不下,漫上岸来,使下游造成水灾。灌县城外有一坐玉垒山,挡住岷江的去路,所以岷江以东的一大片土地,又得不到水来灌溉。
李冰父子俩找出了原因,便专心研究治理的方法,还虚心地征求当地人民的意见,最后作出计划,领导人民修治岷江。他们先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口子,叫宝瓶口,让岷江分出一条支流向东流去,一来减少岷江的水量,二来可以灌溉岷江以东的土地。这条支流叫做内江,内江南岸剩下一大堆孤立的岩石,叫做离堆。
为了把岷江的水引入内江,李冰父子俩又在宝瓶口上游,利用江心的沙滩,设计了一个分水堰。他们领导人民在沙滩两旁筑了两条堤坝——内金刚堤和外金刚堤,把岷江分成两支:东边就是内江;西边流入岷江原来的河道,叫做外江。他们又定出了分水的比例:春季水小,内江下游的田地正需要灌溉,上游来的水六成流入内江,四成流入外江;到夏季水量增大,又让上游来的水四成流入内江,六成流入外江。分水堰形状象一个鱼头,正对着岷江的上游,所以叫分水鱼嘴,又叫都江鱼嘴。在内金刚堤的南头,又设计了一个较矮的滚水坝,叫做飞沙堰。如果内江的水量超过了需要,就会漫过飞沙堰,流到外江去。这条堰还有排除沙石的作用,水大的时候,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这说明在2200多年前,我国就能运用回旋流的理论来布置渠首工程了。
为了准确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父子俩在水边上凿了三个石人,用来测量水位高低,还刻上控制水量的说明:水少的时候,不能让石人的脚露出来;水涨的时候,不能让水漫到石人的肩膀上。
他们还在河道的两旁和中央,设计了许多条堤防,来约束水流的方向和保护河岸。在分水鱼嘴上游江心里,有使江水对正鱼嘴流的百丈堤;在离堆左边,有防止内江的水冲人外江的人字堤;内江和外江以及各条支流旁边,都有堤防来防止江水漫溢和防止河岸被江水冲塌。
在2200百多年前,李冰父子俩能这样细致地考察地形,根据防洪和灌溉的需要,作出这样周密的计划,是非常难得的。他们不但领导当时的人民改造了天然的地形,修成了都江堰;还为后代着想,立出了培修的制度,并且把治水的经验总结出来,留给后人。这种远大的眼光,也是非常可贵的。古时候其他一些水利工程比都江堰修得晚,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差不多都已经毁灭了,都江堰却保留到现在,并且还能发挥作用,这说明李冰父子的确有了不起的治水才能。
都江堰还有个特点,这样巨大的水利工程,所用的材料却非常简单,全部就地取材。堤防是用河滩上的大鹅卵石砌的。为了防鹅卵石被水冲走,李冰父子俩带领群众用竹篾编成很大的灯笼,把鹅卵石装在竹笼里,然后用来砌堤防。竹篾浸在水里不容易腐烂,鹅卵石装在竹笼里,也就不会被江水冲走了。而竹子,灌县一带到处都有。在每年淘滩修堰的时候,必须造一条临时的拦河坝,把江水拦住。李冰父子又利用一种叫杩叉(古代叫行马)的工具来筑坝。杩叉是用三根大木头扎成的三角架。用装鹅卵石的竹笼压住它的脚,它就站得很稳。许多杩叉连成一排横在江上,外面铺上竹席,用鹅卵石压住,再打上粘土,就可以把水挡住,成为一条临时的拦河坝。开堤的时候,只要把杩叉砍断就成了。
我们现在到灌县去,就可以看到李冰所设计的伟大的水利工程。离堆上有一座古建筑,叫做伏龙观,是纪念李冰父子俩的。相传在修建都江堰的时候,李冰曾在这里制服了一条兴波作浪的孽龙。这个神话,说明了人民对李冰父子的敬仰。在伏龙观后面,可以望见正对岷江上游的分水鱼嘴。离堆左边的人字堤,堤外是开阔的外江;右边是宝瓶口,峡谷中江水奔腾。在分水鱼嘴东边,还有一座二王庙,也是纪念李冰父子俩的。庙的墙上还刻他们的治水遗训:“深淘滩,低作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