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的最后两个月,对机床行业而言,最为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无外乎两件事:11月10日,因债券连环违约,大连机床申请破产重整:12月1日,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机集团”)获国家八部委联手支持。
后者简要来说,就是沈机集团收到了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力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证监会等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沈阳机床厂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旗下的上市公司沈阳机床被纳为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并将获得4项组织保障和9项支持政策等。
由于连续亏损,我国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沈阳机床已被披星戴帽(股票简称*ST沈机),面临着退市风险。而随着此次《方案》的高规格获批,迎来了宝贵喘息时间的沈阳机床,也很快迈出了实际的改革步伐,并在12月10日便获得了建设银行的10亿元“输血”。
在感叹大连机床于本轮供给侧改革中走向了破产命运的同时,人们也不免称奇沈阳机床绝处逢生的机遇。
喘息之机
2017年1 2月中旬,机床界很多人都被“八部委支持沈阳机床改革”的新闻刷了屏。而在金融证券领域,*ST沈机(000410)能否保壳则成为关注的热点。
2017年前三季度,沈机集团净利润亏损13.73亿元。此前的2015年和2016年,沈机集团也连续亏损,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83.9%和89.8%。按照我国的退市制度——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将会被暂停上市或强制退市。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机床工具行业一直都处于下行通道,到2017年前三季度,机床行业重点联系企业的亏损企业占比达到了37.9%,金属加工机床亏损企业占比41.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为45.6%,金属成形机床为19.0%,工量具亏损企业占比为35.7%。整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速均呈波动下行趋势,与此同时,负债和应收账款增速则连续增长,债务风险越来越高。一些曾经的重点骨干企业经营困难,转型步履维艰,有的企业甚至退出了市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证券机构或金融从业人员都认为,除非转售壳资源,否则沈阳机床退市不可避免。
但一如剧情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出现反转那样,在这样的局面下,《方案》竟然获得通过。其中,重组整合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市场化债转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三大核心部分,均与*T沈机有直接关系。
此外,沈机集团还神奇地拿到了总值100亿元、首笔注资10亿元的建设银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显示,沈机集团将持有的*ST沈机29.39%的股份收益权转让给建行铁西支行,而建行铁西支行则向沈机集团提供10亿元资金,用于购买*ST沈机非i5业务的相关资产,最终*ST沈机应将其用于偿还存量负债,同时,沈机集团还将签订《股份收益权收购协议》。该操作让*ST沈机连续两周大幅拉涨,也算是让它暂时获得了继续上场的机会。
这种机会难能可贵。
毕竟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曾坦言,金融工具是国际知名公司发展成为跨国集团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制造企业创造新型的盈利模式。而在他看来,创新对于做惯了增量的机床行业而言是“高难度动作”。
这里不得不提—下,沈阳机床近年来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机床买卖、加价销售和赚取利润了,而是以“低首付”或“零首付”租赁给客户,按小时或者按加工量收费,结算的依据就是机床运转所传输回来的数据。据悉,目前i5的订单中,有不少客户都青睐于采用这種租赁的方式。
但很显然,用这样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买卖模式,会导致沈阳机床面临资金上的压力——一方面需要承担i5机床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用户按照使用付费,企业并没有那么快就收回投资、产生盈利。这些反应在财务数据上就是,虽然i5机床自面世以后销量可观,但是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报中,其营业收入和利润这两年持续下降。
既然如此,那么沈阳机床为何还要坚持这种销售方式呢?
这是因为,沈阳机床过去几年一直都致力于基于机床全生命价值分享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建设。该模式是指,先以i5智能机床为基础形成一个智能工厂进而产生工业管理软件,然后形成整个云生态。其核心在于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和平台,而所有业界爱好者和使用者都可以共享这个工具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平台或生态来说,用户资源都是最核心的关键所在。谁的平台赢得了最多的用户,谁就将成为主流。也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沈阳机床关注的目光不仅仅是产品的提升、模式的复印和扩张的速度。而这些,对企业资金的压力可想而见。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沈阳机床壳资源的保留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影响巨大。
再造之运
有人说,此次《方案》通过,对沈阳机床来说是历史命运的垂青,但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更倾向于是沈阳机床为此多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
笔者曾经听关锡友自述,2012年,他曾在一家德国宾馆楼顶站了_一夜,感觉自己就要撑不下去了,“i5成熟技术还没搞出来,研发资金却已花光了企业的全部家底。与德国合作的项目也没啥进展,市场销售又下滑……5年砸进去11亿多元,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成。一旦失败,钱就算打了水漂,作为国企负责人,我难以交代。”
作为外围人,我们都不知道关锡友那些年经历了什么。但是在i5最初推出的时候,除了稀稀拉拉的肯定,业界近乎都是一片批判的声音,什么不务正业,投机取巧……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要客观地承认,沈阳机床把握住了科技发展的大势,并抢先占了位。也因此,才有了《方案》中指出的:沈阳机床厂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所研发的“i5智能控制系统”在机床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以及“沈机综改不仅要确保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标,更要实现创新突破;不仅要立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样板,更要努力发展智能制造、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细看《方案》,它确定了10项具体的改革措施、9项支持政策,计划从“止血、输血、造血”三位一体的角度综合施策,推动沈阳机床走出经营困境,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其中的10项改革措施包括:1.推进瘦身止损,剥离处置低效资产和业务:2.重组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三大产业集群:3.优化资本结构,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杠杆):4.发展混合所有制,改善公司资本和治理结构:5.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经营自主权:6.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7推进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8.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9.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减轻人员负担:10.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给予的9项政策支持,包括指导协调企业债转股(降杠杆),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股份增发项目审批,积极支持沈阳机床厂所属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资本运作等,支持企业依法合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鼓励企业申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补助,对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给予资金补助等。
而所谓的三位一体综合施策,则是瘦身“止血”、政策“输血”和强身“造血”,即坚决打破“大而全”的企业结构,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和业务、定编定岗减少冗员、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等措施,止住各类“出血点”;通过统筹运用盘活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股份增发、市场化债转股、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优化企业资本及负债结构;以发展高端智能机床制造为核心,精干主业,优化产业布局。
这一系列组合拳的综改方案,其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在笔者看来,《方案》的实施明确表明了一个信号,即经过几年的市场考察后,“i5”的开发已得到了官方的承认。
探索之途
在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由沈阳机床集团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5D智造谷”项目正式揭牌。“对于建湖县来说,‘5D智造谷’的诞生,让其多了一个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平台,而对沈阳机床来说,则是我们从传统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变的重要标志。”关锡友说。
据悉,基于“i5”技术升级的“5D智造谷”,是一个包含了数字系统、工业数据、数字化、即需即在、数字经济在内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新平台,它将以委托、融资、分享等多种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在线生产力共享服务。
而作为苏辽产业合作的重点项目,建湖“5D智造谷”总投资25亿元,新建厂房13万平方米,新上“i5”各类智能机床5000台,将重点打造“一基地六中心”,其目标是将之建设成为“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样本,和具有中国智能制造特色的“工业小镇”。
确实,从智能工厂到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再到现在的“5D智造谷”,传统机床制造企业身上那些比拼产品精度、速度和质量的烙印,在沈阳机床这里已经非常淡化了。把“i5”产品生产出来并卖出去,只是沈阳机床搭建的生态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标,是要打造覆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机床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加工的生态系统,并全面对外开放。这里面,资本、资源、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售后等,都将全方位地对外开放,最终通过开放并放大价值链条上的每一个点,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一种生产方式的革命,而不是解决成本和技术问题。”关锡友认为,社会各界不应再以传统的投入产出观念来衡量制造企业的创新研发。
他强调,对于智能制造的未来,现在的說法很多,但没有人可以直接预测世界工业革命的未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会重新定义生产方式。所以,智能制造解决的不是制造的技术问题。传统的制造业是为了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而智能制造要解决的是需求问题,是由需求引发的制造链生态之间的要素需求问题。
如何破解国内数控系统产业升级的技术依赖,这不仅仅是机床行业的发展问题,更是打造制造强国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因为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先进的数控技术不仅引进不来,也买不到。
马克思说过,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是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i5”数控系统技术是一个突破,它虽然不是中国开发出来的第一个数控系统,但却是中国第一个不跟随外国领先者的技术轨道而自主开发出来的数控系统,它显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并正在展现出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突破了中国机床工业长期处于弱势的数控技术,而且以其智能、互联的特性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i5”正在改变机床本身。当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以及所有的系统都被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机床还会是现在的样子吗?传统的机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那是因为要适应人工操作的要求。一旦生产过程完全实现数字化,机床作为其中的一种工具或设备就可能成为生产系统或其中一个单元的组成部分。
其次,虽然机床作为机器工具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知识仍然会存在下去,但其具备的智能、互联,却可能对制造方式带来一个新的变化,就是打开原来不得不采取的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代之以通过网络连接的社会专业分工。
最后,这种变化也会波及世界上最大的机床企业之一的沈阳机床自身,其经营活动中也必将增加更为复杂的成分,比如金融、租赁、云服务等。所以,更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可能会改变以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结构,在智能、互联的支持下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系统集成”。
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路风教授看来,如果能够打开原来封闭式的产业链,就可以整合进去大量的新创企业,最终形成一个围绕机床制造的产业集聚,进而直接引发制造业的革命:而改变制造方式,不仅可以重塑机床工业的价值链,还会重塑许多使用机床的工业的价值链,并最终改变它们的边界,实现中国众多制造工业的升级。
后者简要来说,就是沈机集团收到了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力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证监会等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沈阳机床厂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旗下的上市公司沈阳机床被纳为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并将获得4项组织保障和9项支持政策等。
由于连续亏损,我国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沈阳机床已被披星戴帽(股票简称*ST沈机),面临着退市风险。而随着此次《方案》的高规格获批,迎来了宝贵喘息时间的沈阳机床,也很快迈出了实际的改革步伐,并在12月10日便获得了建设银行的10亿元“输血”。
在感叹大连机床于本轮供给侧改革中走向了破产命运的同时,人们也不免称奇沈阳机床绝处逢生的机遇。
喘息之机
2017年1 2月中旬,机床界很多人都被“八部委支持沈阳机床改革”的新闻刷了屏。而在金融证券领域,*ST沈机(000410)能否保壳则成为关注的热点。
2017年前三季度,沈机集团净利润亏损13.73亿元。此前的2015年和2016年,沈机集团也连续亏损,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83.9%和89.8%。按照我国的退市制度——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将会被暂停上市或强制退市。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机床工具行业一直都处于下行通道,到2017年前三季度,机床行业重点联系企业的亏损企业占比达到了37.9%,金属加工机床亏损企业占比41.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为45.6%,金属成形机床为19.0%,工量具亏损企业占比为35.7%。整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速均呈波动下行趋势,与此同时,负债和应收账款增速则连续增长,债务风险越来越高。一些曾经的重点骨干企业经营困难,转型步履维艰,有的企业甚至退出了市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证券机构或金融从业人员都认为,除非转售壳资源,否则沈阳机床退市不可避免。
但一如剧情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出现反转那样,在这样的局面下,《方案》竟然获得通过。其中,重组整合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市场化债转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三大核心部分,均与*T沈机有直接关系。
此外,沈机集团还神奇地拿到了总值100亿元、首笔注资10亿元的建设银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显示,沈机集团将持有的*ST沈机29.39%的股份收益权转让给建行铁西支行,而建行铁西支行则向沈机集团提供10亿元资金,用于购买*ST沈机非i5业务的相关资产,最终*ST沈机应将其用于偿还存量负债,同时,沈机集团还将签订《股份收益权收购协议》。该操作让*ST沈机连续两周大幅拉涨,也算是让它暂时获得了继续上场的机会。
这种机会难能可贵。
毕竟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曾坦言,金融工具是国际知名公司发展成为跨国集团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制造企业创造新型的盈利模式。而在他看来,创新对于做惯了增量的机床行业而言是“高难度动作”。
这里不得不提—下,沈阳机床近年来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机床买卖、加价销售和赚取利润了,而是以“低首付”或“零首付”租赁给客户,按小时或者按加工量收费,结算的依据就是机床运转所传输回来的数据。据悉,目前i5的订单中,有不少客户都青睐于采用这種租赁的方式。
但很显然,用这样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买卖模式,会导致沈阳机床面临资金上的压力——一方面需要承担i5机床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用户按照使用付费,企业并没有那么快就收回投资、产生盈利。这些反应在财务数据上就是,虽然i5机床自面世以后销量可观,但是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报中,其营业收入和利润这两年持续下降。
既然如此,那么沈阳机床为何还要坚持这种销售方式呢?
这是因为,沈阳机床过去几年一直都致力于基于机床全生命价值分享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建设。该模式是指,先以i5智能机床为基础形成一个智能工厂进而产生工业管理软件,然后形成整个云生态。其核心在于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和平台,而所有业界爱好者和使用者都可以共享这个工具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平台或生态来说,用户资源都是最核心的关键所在。谁的平台赢得了最多的用户,谁就将成为主流。也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沈阳机床关注的目光不仅仅是产品的提升、模式的复印和扩张的速度。而这些,对企业资金的压力可想而见。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沈阳机床壳资源的保留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影响巨大。
再造之运
有人说,此次《方案》通过,对沈阳机床来说是历史命运的垂青,但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更倾向于是沈阳机床为此多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
笔者曾经听关锡友自述,2012年,他曾在一家德国宾馆楼顶站了_一夜,感觉自己就要撑不下去了,“i5成熟技术还没搞出来,研发资金却已花光了企业的全部家底。与德国合作的项目也没啥进展,市场销售又下滑……5年砸进去11亿多元,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成。一旦失败,钱就算打了水漂,作为国企负责人,我难以交代。”
作为外围人,我们都不知道关锡友那些年经历了什么。但是在i5最初推出的时候,除了稀稀拉拉的肯定,业界近乎都是一片批判的声音,什么不务正业,投机取巧……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要客观地承认,沈阳机床把握住了科技发展的大势,并抢先占了位。也因此,才有了《方案》中指出的:沈阳机床厂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机床制造企业,所研发的“i5智能控制系统”在机床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以及“沈机综改不仅要确保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标,更要实现创新突破;不仅要立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样板,更要努力发展智能制造、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细看《方案》,它确定了10项具体的改革措施、9项支持政策,计划从“止血、输血、造血”三位一体的角度综合施策,推动沈阳机床走出经营困境,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其中的10项改革措施包括:1.推进瘦身止损,剥离处置低效资产和业务:2.重组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三大产业集群:3.优化资本结构,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杠杆):4.发展混合所有制,改善公司资本和治理结构:5.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经营自主权:6.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7推进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8.强化内部经营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9.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减轻人员负担:10.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给予的9项政策支持,包括指导协调企业债转股(降杠杆),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股份增发项目审批,积极支持沈阳机床厂所属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资本运作等,支持企业依法合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鼓励企业申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补助,对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给予资金补助等。
而所谓的三位一体综合施策,则是瘦身“止血”、政策“输血”和强身“造血”,即坚决打破“大而全”的企业结构,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和业务、定编定岗减少冗员、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等措施,止住各类“出血点”;通过统筹运用盘活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股份增发、市场化债转股、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优化企业资本及负债结构;以发展高端智能机床制造为核心,精干主业,优化产业布局。
这一系列组合拳的综改方案,其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在笔者看来,《方案》的实施明确表明了一个信号,即经过几年的市场考察后,“i5”的开发已得到了官方的承认。
探索之途
在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由沈阳机床集团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5D智造谷”项目正式揭牌。“对于建湖县来说,‘5D智造谷’的诞生,让其多了一个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平台,而对沈阳机床来说,则是我们从传统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变的重要标志。”关锡友说。
据悉,基于“i5”技术升级的“5D智造谷”,是一个包含了数字系统、工业数据、数字化、即需即在、数字经济在内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新平台,它将以委托、融资、分享等多种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在线生产力共享服务。
而作为苏辽产业合作的重点项目,建湖“5D智造谷”总投资25亿元,新建厂房13万平方米,新上“i5”各类智能机床5000台,将重点打造“一基地六中心”,其目标是将之建设成为“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样本,和具有中国智能制造特色的“工业小镇”。
确实,从智能工厂到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再到现在的“5D智造谷”,传统机床制造企业身上那些比拼产品精度、速度和质量的烙印,在沈阳机床这里已经非常淡化了。把“i5”产品生产出来并卖出去,只是沈阳机床搭建的生态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标,是要打造覆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机床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加工的生态系统,并全面对外开放。这里面,资本、资源、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售后等,都将全方位地对外开放,最终通过开放并放大价值链条上的每一个点,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一种生产方式的革命,而不是解决成本和技术问题。”关锡友认为,社会各界不应再以传统的投入产出观念来衡量制造企业的创新研发。
他强调,对于智能制造的未来,现在的說法很多,但没有人可以直接预测世界工业革命的未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会重新定义生产方式。所以,智能制造解决的不是制造的技术问题。传统的制造业是为了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而智能制造要解决的是需求问题,是由需求引发的制造链生态之间的要素需求问题。
如何破解国内数控系统产业升级的技术依赖,这不仅仅是机床行业的发展问题,更是打造制造强国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因为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先进的数控技术不仅引进不来,也买不到。
马克思说过,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是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i5”数控系统技术是一个突破,它虽然不是中国开发出来的第一个数控系统,但却是中国第一个不跟随外国领先者的技术轨道而自主开发出来的数控系统,它显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并正在展现出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突破了中国机床工业长期处于弱势的数控技术,而且以其智能、互联的特性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i5”正在改变机床本身。当数控机床与机器人以及所有的系统都被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机床还会是现在的样子吗?传统的机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那是因为要适应人工操作的要求。一旦生产过程完全实现数字化,机床作为其中的一种工具或设备就可能成为生产系统或其中一个单元的组成部分。
其次,虽然机床作为机器工具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知识仍然会存在下去,但其具备的智能、互联,却可能对制造方式带来一个新的变化,就是打开原来不得不采取的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代之以通过网络连接的社会专业分工。
最后,这种变化也会波及世界上最大的机床企业之一的沈阳机床自身,其经营活动中也必将增加更为复杂的成分,比如金融、租赁、云服务等。所以,更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可能会改变以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结构,在智能、互联的支持下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系统集成”。
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路风教授看来,如果能够打开原来封闭式的产业链,就可以整合进去大量的新创企业,最终形成一个围绕机床制造的产业集聚,进而直接引发制造业的革命:而改变制造方式,不仅可以重塑机床工业的价值链,还会重塑许多使用机床的工业的价值链,并最终改变它们的边界,实现中国众多制造工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