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再发现——宋代草虫诗画自然审美与思想意蕴探析

来源 :晋阳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278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古典抒情诗歌语境下长期固化为意象符号的“草虫”一物,在宋代引起了诗人与画家对其自然生命本体的浓厚兴趣,他们各凭所长对自然界各种昆虫的形象和生命活动进行了细致观察与逼真呈现。这些作品表现出宋人对自然造化妙趣和自由艺术精神的追求,并在绘画与诗歌的互动沟通中反映出宋代格物与观化的思想潮流对文艺领域的深刻影响。宋人对草虫题材的审美内涵与思想意蕴进行了再发现与再创造,其自然观察实践与创作经验持续影响着后代同题材文艺创作、批评的理念与实践。
其他文献
为探讨IAA在梨黄化叶复绿过程中的作用,以‘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黄化植株与正常植株为试材,对生长期黄化植株叶面喷施0.2%FeSO4溶液,于处理后第3、6、9、
江西水浆自然保护区地处赣中雩山山脉,紧邻中亚热带南北分界线,保护区苔藓植物丰富。该研究对2019年水浆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采用样线、样方法调查)所采集的700余份苔藓
为探究新疆地区药用甘草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群落结构受宿主植物种类、土壤深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该实验采集了新疆地区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根际0~20 cm、
为探究水体中不同氮、磷营养盐水平对硅藻生长的影响以及硅藻对营养盐污染的指示作用,该研究以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硝态氮(NO~-_3-N,0.5~500 mg·L~(-1))、无机磷(H_2PO~-_4-P,0.05~25 mg·L~(-1))及氮磷浓度比(5∶1~100∶1)于室内培养13 d,胁迫期间测定分析各处理组簇生舟形藻的生长
树木大小是林分的基础属性,反映个体在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作者于2016-2018年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松栎混交林中建立3块永久性标准固定样地(A、B、C),
人类的发展存在一个从原始意识过渡到数理思辨的过程,也存在一个哲学上的单子论理想到科学数列的复杂性的过渡。人工智能的进化正代表着这种数理逻辑的跃升,哲学所一直关注的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过程中,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社会的法治化,旨在让法律在人民的社会交往中成为基本的、权威的行为规范。人民调解作为一种在
山西河津文脉深重,人才辈出,“三贤”只是史海撷贝。河津三贤设教前后贯穿近2000年,不仅为儒学地方性发展提供了扎实土壤,而且为山西书院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后推行“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的住房政策,禁止房屋买卖。本研究利用2019年5月在雄安新区下辖三县针对249名农村青年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选
政治哲学从古典形态到近现代形态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对现代性发育中重要推动因素的理论凸现,又是现代性进程的直接现实后果。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结果是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