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曲家们的Op.1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作曲家们编号为Op. 1的都是哪些作品呢?这貌似是一个值得细究的话题。
  倘若归类一下,键盘作品文献显然最多。出类拔萃的当属舒曼的《阿贝格主题变奏曲》,就水准而言,堪称乐史最优秀的Op. 1之一。舒曼曾将这部作品称作“圆舞曲”,还改编出了钢琴与乐队版本(现仅存草稿)。这首小品当初是题献给阿贝格伯爵夫人的,舒曼从夫人的名字中取出音符A—降B—B—E—G—G作为变奏主题,以示尊敬。乐曲具有从简约渐渐深入神秘的特质,据说与当时另一位钢琴家莫谢莱斯(Ignaz Moscheles)的《亚历山大变奏曲》(Alexander Variations)很是接近。在《企鹅唱片指南》中,英国钢琴家伊莫金·库珀(Imogen Cooper)的版本获得了好评,“颇具彩虹般的色泽与诗情”;而阿什肯纳齐版则被推崇到了“像博列特演奏的李斯特或卡钦演奏的勃拉姆斯”那样的高度。


01舒曼的Op. 1(乐谱)


02席曼诺夫斯基的Op. 1(乐谱)


03贝尔格的Op. 1(唱片)

  倘若说舒曼Op. 1的《阿贝格主题变奏曲》里的憧憬与飘逸气息孕育出了他后来著名的《蝴蝶》与《C大调幻想曲》的话,那么勃拉姆斯的Op. 1《第一钢琴奏鸣曲》则折射了德奥性格的另外一面:隐忍与坚毅。这首奏鸣曲中的变奏层次丰富,虽流畅但情绪捉摸不定,似在暗示某个不简单的人生故事;肖邦的Op. 1《C小调回旋曲》知道的人并不多,这首十几分钟的试笔,织体与旋律都近于胡梅尔的奏鸣曲,缺憾是和声略显单薄;波兰的另一位大师席曼诺夫斯基,亦把自己的Op. 1留给了键盘上的《前奏曲》,轻柔可人处很有肖邦的遗风;与席曼诺夫斯基同时代的卡尔沃维茨(Mieczys?aw Kar?owicz)是一位长期被低估的作曲家,他的Op. 1是《人声与钢琴的歌曲(第一集)》;除此之外,贝尔格的Op. 1《钢琴奏鸣曲》在近代乐史上的地位不遑多让,而格里格的Op. 1《四首钢琴小品》同样清丽动人。
  俄罗斯方面,拉赫玛尼诺夫的Op. 1是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首乐章的连奏即如春雷初动,格调勇猛雄健,虽与后面几首相比算不得手腕成熟,却已是大开大合的奇才迹象了。类似的是,斯克里亚宾的Op. 1《华尔兹》也显得挺高妙,时长仅有三分钟左右,但倾诉感极其迷人,使人不由赞叹充分利用了f小调略带惆怅的歌唱性。对于钢琴家的方便之处还在于,这比他晚期奏鸣曲的织体“干净”了不止一星半点儿。


01柏辽兹的Op. 1


02帕格尼尼的Op. 1(唱片)


03洛卡特利的Op. 1


04斯特拉文斯基的Op. 1

  另外一些作曲家的Op. 1從室内乐开始。贝多芬的Op. 1是一首钢琴三重奏,不过被今人演释得不多;科恩戈尔德的Op. 1亦是钢琴三重奏,虽是他十二岁的试笔之作,旋律却已美得惊人。与他们两位相似的是门德尔松的Op. 1《钢琴四重奏》,早在年少即写就;匈牙利作曲家多南伊的Op. 1《钢琴五重奏》,同属他学生时期的产物,然而作品主题轮廓清晰,终曲的舞蹈感强烈(有人称之为舒曼式的律动),慢乐章中大提琴独奏尤其洋溢着浓浓乡愁,绝对不逊色于德沃夏克的早期同类佳作。往后看,它还催生出了多南伊的名作,三重奏形式的小夜曲。
  乐队类别下,我们手头的Op. 1也是异彩纷呈。柏辽兹的Op. 1《威弗利序曲》,开阔沉静,前半段像溪谷平原在星光下闪着银光,后半段则转为了进行曲模式;布里顿的《小交响曲》(Sinfonietta)不管是开头的单簧管的独奏,还是大提琴与管乐器的应和,皆透出了深深的寂寥和萧索,到了第三乐章塔兰泰拉舞曲则振奋了一大截;韦伯恩的Op. 1非常出名——写给乐队的《帕萨卡利亚》,这被认为是他早期阶段的末尾受勋伯格影响较大的一首杰作,特别是当我们将它的长度放在韦伯恩大部分作品都很短小的前提下观察,大段复杂瑰丽的变奏值得称叹。
  斯特拉文斯基的Op. 1是其学生时代所写的《降E大调交响曲》。其实,我们大可将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中期、晚期的几部交响曲做一番有意思的对比:《降E大调交响曲》的第三乐章质地粗朴,第四乐章铜管的无穷动式律动应该说完成得相当出色;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谱写的《C大调交响曲》有着清晰可辨的俄罗斯风味,芭蕾般的节奏时而狂乱得不知所以(几个乐章都好似结构松散的巨型谐谑曲),时而又被木管领入了幽幽的寂静,只是终曲中那阴郁的引子多少让我感到猝不及防;转观他晚年的《三乐章交响曲》,采用的切分音律动简直是《春之祭》的一个翻版;同样是晚年的《诗篇交响曲》却旨在以朴素寡少的音符动机为基础展开,并令简单呼喊似的人声站到了风起云涌的乐队上端。换句话说,从Op. 1到那样内敛至极、几如惜别告白的《诗篇交响曲》,一路走来,斯特拉文斯基真是在不断地推翻与否定自己。   让我们的视线转回到巴洛克及更早一些的时代。普尼亚尼(Gaetano Pugnani)1754年所写的Op. 1是他最擅长的小提琴奏鸣曲;维瓦尔第的Op. 1《十二首三重奏鸣曲》则算得上规模庞大(据说手稿仍旧不全),其中第四首的萨拉班德与广板乐章尤为出名;另外一位意大利弦乐英才洛卡特利(Pietro Locatelli)的Op. 1《大协奏曲》(Concerti Grossi)也不同寻常,卡拉扬那张销量很不错的《柔板》中就摘选了其中的第八首,就我的听感,此作与维瓦尔第相比工整有余却灵动不足,更接近巴洛克受难曲中的器乐伴奏声部。


01J.C.巴赫的Op. 1(乐谱)


02帕格尼尼的Op. 1(乐谱)


03杜蒂耶的Op. 1(唱片)


04J.C.巴赫的Op. 1(唱片)

  德奥方面,巴赫的小儿子J. C. 巴赫的Op. 1《六首键盘协奏曲》相当稳健;亨德尔的Op. 1《为一件独奏乐器所写的奏鸣曲》有键盘伴奏,独奏乐器则囊括了小提琴和长笛等一些木管乐器,共计二十首,规模不小;海顿的Op. 1精彩纷呈,是一组七首(六首加一个“0”号)弦乐四重奏。此间,海顿四把提琴间多样的组合方式已然初露端倪,与同一时期迪特斯多夫的弦乐四重奏辉映在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就我的直觉听感,该曲素材组织不太复杂,不过高音声部颗粒明晰,自有透明美感,而其戏剧性表现更多地依托于节奏的起起伏伏,宛如受过曼海姆乐派风格的三重奏或嬉游曲不小的影响。对了,其中第五首原是为交响乐队所写,它的急板乐章绝对是满满的游戏精神。不过,这些作品虽然编号靠前,但它們肯定不是海顿最早的作品。事实上,海顿一批早期弦乐四重奏(Op. 1、Op. 2)的产出,均来自青年时代与费恩贝格男爵的交往,且都是以六首为单位编辑成组。在当时,这种做法很是普遍,男爵经常请朋友来一起自娱自乐,顺理成章地请求海顿作些曲子,而四重奏体裁实践起来无疑最为便捷。
  文至此处,我们必须说明一下,Op. 1究竟代表着什么?一般而言,它只是(作曲家认可之下的)官方出版作品的第一号,所以完全不意味着那是作曲家的第一号试笔之作,在它之前,兴许已有太多的学生级习作被雪藏或忽略了;其次,越靠近现代,作曲家不为作品安设编号的情况就越多。就拿前面提到的斯特拉文斯基举例,他只有一小部分乐曲有编号,而很多皆无编号。按常理揣测,在Op. 1交响曲之前,斯特拉文斯基怎可能少得了许多键盘习作呢?当代作曲同行间既然不大看重编号一事,听者就更不熟悉了。例如法国当代大师杜蒂耶的Op. 1,官方写法是他的钢琴奏鸣曲,可是纵是学者也不太会记挂这一编号。综上所述,Op. 1的说法,确实能从某种角度反映某位作曲家青涩时期的风貌,但借此断言创作者的起步高低,就有些唐突,更不太适合作曲家间的横向比较。是故解释,以防误会。
  噢,实在抱歉,我们还漏了一个重要的没提呢。倘若问下小提琴练习者们:“知名度最高的Op. 1是哪首?”他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还用问,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呗!”
其他文献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卫计局关于开展2015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的通知,高度重视,按照市卫计委总体部署,组织各科室专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
目的:对健康教育指导在老年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老年慢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
在庞大的基因组序列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序列因为不编码蛋白质或RNA产物,但在结构和DNA序列上与相应的活性基因具有相似性,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假基因。作者对假基因的来源、特性
用新疆丰富的棉花短绒资源和化工产品尿素为原料、采用环保工艺生产新型纺织面料不久将成为现实。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精细化工工程中心的“西部开发”重大项目“可降解粘胶长丝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7例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37例患
相关序列多态性(SRA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具有稳定、简便、中等产率、高共显性等优点。本试验利用北极狐的基因组作为模版,首次把SRAP方法引入到哺乳动物
目的:对比不同背景剂量硬膜外镇痛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方法:87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7例,镇痛泵配以两个100ml容量的,单个背景剂量都是2ml/h,以三通
克伦特罗已严禁用于动物生产,监控其非法使用意义重大。毛发取材容易,药物残留浓度高且稳定,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将毛发作为监控克伦特罗使用的靶器官。作者对毛发中克伦特罗
无论何种声音呈现方式,音乐带给我们的都是生活的美好与心灵的慰藉,当下摇滚音乐仍是众多爱乐者喜爱的音乐形式,与古典音乐相比,摇滚音乐的表达或许更加直白。本刊近期采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