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减少创面毒素再损伤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与未行负压封闭引流(VSD)的创伤患者进行比较,探讨VSD减少创面愈合时毒素对机体再损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VSD治疗的32例患者(VSD组)和同期未行VSD治疗的37例患者(换药组)资料.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损伤部位、面积、合并伤及创伤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的体温、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创面治疗及愈合时间等,并对结果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温、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7 d,VSD组与换药组的体温高于正常时间分别为(3.3±1.3)、(6.4±1.9)d,白细胞分别为(8.8±2.3)、(12.4±1.9)g/L,中性粒细胞分别为(6.3±2.4)、(9.2±2.7)g/L谷丙转氨酶分别为(41.1±30.0)、(58.9±34.5)U/L,谷草转氨酶分别为(38.0±24.7)U/L、(54.5±28.0)U/L,血肌酐分别为(94.8±23.7)、(118.6±23.5)μmol/L,伤口清创至植皮时间分别为(12.9±5.7)、(23.8±6.8)d,治疗时间分别为(26.5±12.5)、(36.7±13.2)d,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3.8±13.5)、(41.4±13.2)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各指标多因素分析及两组数据治疗前比较结果,治疗方式的不同是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 VSD能促进创面毒素排出,减少毒素的再吸收和对机体的再损伤,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

其他文献
自从首位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运动员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却看到女性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有着较高的受伤风险.有学者[1-2]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女性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几率高于男性运动员.就美国而言,每年登记在案的女性ACL损伤运动员有38000人左右[3].ACL的损伤机制有两类:接触性损伤和非接触
期刊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22例有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患儿,男14例,女8例;年龄6~18岁,平均9岁.采用手法闭合复位,透视C型臂X线机监控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 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获6 ~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21例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时间为6~12周,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加强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21例PCL损伤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21 ~56岁,平均35.6岁.关节镜下采用单束异体韧带重建,术中加用3根“5”号爱惜邦缝线加强固定.采用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以及应力位X线片测量比较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的后向
目的 通过比较检查者Neer分型的组间一致性与组内可重复性评价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以及经验对Neer分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肩关节正位、侧位、改良腋位X线片,以及肩关节横断位CT平扫或三维重建),分2次(至少间隔3个月)呈递给12名检查者,以同样的流程进行16分法Neer分型,使用Kappa检验评估组间可信度和组内可重复性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及Transfix固定近解剖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69例ACL损伤患者,其中26例(26膝)经关节镜证实ACL断裂,仪残留部分或少许胫骨残端,男16例,女10例;年龄19~42岁,平均27岁。主要症状为膝关肖不稳,轴移试验、Lachme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受伤至于术时间为8~50周,平均17周。所有
期刊
3月8日是第七届世界肾脏日,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发起,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联合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承办的捐献"脏延续生命"主题宣传活动在南京举行。各方联合发起倡议:全社会携起手来,支持器官捐献,帮助更多’肾脏衰竭患者获得移植的机会,让爱点亮生命之光。
期刊
目的 从生物力学方面比较平行钢板与垂直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问粉碎性骨折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3具成人匕肢尸体标本(6个),用骨刀将肱骨远端制成T型骨折模型。将同一具尸体的左、右两侧肱骨标本分别干亍垂直钢板与平行钢板固定。将固定好的标本以5N/s的速率进行纵向垂直加载,最大加载负荷为2000N,共3次,取其平均值,记录肱骨被压缩时的垂直压缩位移、髁问分离的开口位移、内外髁内
期刊
人物名片:王岩,49岁,北京籍,现任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科医院院长、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陨占。2007年末,荣升文职少将技术三级,同年受衔。
期刊
近20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亦快速发展,但适应证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为了加强对脊柱融合重要性及非融合技术的正确认识,
期刊
目的 通过立体定向和尾静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于脊髓损伤(SCI)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及移植细胞对大鼠SCI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大鼠BMSCs,移植前用免疫组化单染BrdU标记.动脉瘤夹钳夹法制作大鼠SCI模型.将45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移植组和立体定向移植组(n=15).对照组仅造模,静脉移植组和立体定向移植组在致伤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