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中最早出现“切脉”的概念,是在公元前4世纪初的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医学家扁鹊反对巫术治病,总结前人经验,创造总结出望、闻、问、切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切脉”同义词家族由此发端,生息繁衍,直到今天的枝繁叶茂。
一、从发端与流通的时间看
(一)发端期:战国至秦汉三国时期
自扁鹊提出“按脉搏诊断疾病的方法”后,这一诊断方法就迅速而广泛地流传开来,至秦汉三国时期,已有多种说法,例如:
切脉较早见于战国时期中医理论专著《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记载,唐代比较流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慎微的《证类草本》等典籍中都有记载,宋代以后使用更为普遍。
诊脉较早见于《灵柩经·九针十二原第一》:“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诊脉”的说法流行的时间较早,《史记》有载,魏晋南北朝的典籍中则已使用得非常普遍,《后汉书》、《宋书》、《魏书》、《旧唐书》等古籍中都有记载。据统计,“诊脉”一词在唐以后典籍中出现的频率是同义词中最高的,可见,“诊脉”的说法在“切脉”同义词家族中是最流行的。
按脉较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按脉”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素问·方盛衰论》:“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灵柩经·九针十二原第一》:“锋如藜粟之锐,主按脉勿陷。”在魏甘露四年成书的《针灸甲乙经》中也有记载,主要流行于唐以后。
(二)衍生期:晋唐时期
晋唐医学在中医发展史上为全面昌盛时期。医药学理论得到继承发展,在药物学、制药学、方剂学、脉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临床专科分化,建立了内、外、伤、妇产、儿、针、按摩、五官等科;医学教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设立学校并有具体管理办法;开创了中外医药广泛进行交流的新局面。因此,诊脉察病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献中所载的通行说法也日渐丰富。在发端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下几种:
视脉较早见于晋陈寿撰《三国志·魏志·方伎传》:“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后汉书》、《宋书》、《新唐书》等古籍中有记载,唐以后使用更为普遍。
候脉较早见于唐李百药撰《北齐书·方伎传·马嗣明》:“嗣明为之诊,候脉。”主要流行于宋、明、清的典籍中。
看脉较早见于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针灸方》:“每针常须看脉。”始流行于宋,《通志》、《伤寒微旨论》、《医说》、《册府元龟》、《五灯会元》、《江湖小集》、《两宋名贤小集》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多见于明朝典籍。
评脉较早见于唐康骈撰《剧谈录·续坤》上卷:“颇得秦和之数,评脉知吉凶休咎。”应用不是很普遍,散见于宋《伤寒总病论》、《太平广记》、《忠穆集》和清代的《佩文韵府》、《文端集》等典籍。
方脉较早见于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志第二十四·职官三》:“奉御掌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主要流行于宋代以降的典籍中。
(三)丰富期:宋元明清至今
宋元以来,应用科学(包括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医书数量和质量,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在众多的医学文献中,“脉诊法”被作为重要内容,战国到晋唐的几种说法在宋代以降的典籍中被大量运用,而新的说法也不断涌现。如:
凭脉较早见于元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附录:“若只凭脉而不问症,未免以热为寒,以表为里,以阴为阳,颠倒错乱,而夭人长寿者有矣。”“凭脉”应用不是很普遍,散见于明《玉机微义》、《外科理例》、《石山医案》、《名医类案》、《赤水元珠》、《景岳全书》等典籍。
把脉较早见于元无名氏的《冤家债主》第二折:“我昨日请一个太医把脉,那厮也说的是,道我气裹了食也。”“把脉”在清以前的典籍中出现的不多,在当代方言口语中却使用较为频繁。
瞧脉较早见于清黄小配的《廿载繁华梦》第十五回:“冯少伍就令骆子棠管待未去的宾客,即出来着人唤大夫瞧脉去了。”该词使用较少,其他的典籍也都比较罕见。
除此之外,现代方言里,还有试脉、号脉、觑脉、打脉、搭脉、扶脉、摸脉、捉脉、抓脉、研脉等说法。
二、从命名理据看
(一)强调“切”的动作而产生(和手的动作有关,多以“手”为偏旁)
切脉就是医者按察患者的脉搏诊断疾病,与手的动作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切脉”家族中,以和手的动作有关的成员居多,如:
切脉《康熙字典》:“切,按也。”切脉就是触摸按压的诊察方法。
按脉《说文》:“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中医用手指切按病人动脉寸口部探查脉象变化。
搭脉《字汇·手部》:“搭,摸也,拊也。”摸有搁、接触义,摸脉即以手搭脉诊疾。
打脉《字诂·打》:“盖凡起而作其事,皆谓之打耳。”“打”是一个泛义动词,随着不同的语境表达一种宽泛而不十分确定的语义,这里指接触、按压脉搏从而评定身体状况。
把脉 《说文》:“把,握也。”把脉即按脉象诊疾。
扶脉《故训汇纂》:“扶,持也。”扶有用手按着或把持着的意思,扶脉即按脉。
捉脉《说文》:“捉,一曰握也。”捉脉即握脉、把脉。
抓脉《故训汇纂》:“抓,掐也。”抓脉,以手掐脉诊病。
试脉《增韵》:“试,探也,较也。”强调切脉过程中以手“试探脉搏”的动作。
凭脉“凭”在西南官话中有“扶”义,“凭脉”是西南官话,即“扶脉、诊脉”。
摸脉摸有“用手抚摩”及“通过试探而了解”义,摸脉,接触脉搏诊疾。
(二)强调“望”的动作而产生(和眼睛的动作有关,多以“目”、“见”为偏旁)
脉诊起源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望闻问切”作为诊察疾病的方法在实践中往往是结合使用的,因此“切脉”在强调手的动作的同时也强调眼睛的动作和语言的动作。
“切脉”族中,与眼睛的动作有关而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例:
视脉《说文》:“视,瞻也。从见示。”看病诊断。
看脉《说文》:“看,睎也。”强调切脉过程中“望”的动作。
瞧脉“瞧”有“看”义,突出诊病过程中眼睛“看”的动作。
觑脉《广雅·释诂一》:“觑,视也。”“觑脉”即视脉。
候脉《说文》:“候,伺望也。”“候”有“守望、观察、看望”义,如:候风(观测风向)、候景(测日影)、候簿(天文观测记录簿)。《淮南子时则》:“九月官候。”高诱注:“候,望也。”候脉,即看脉。
(三)强调“望、切”后“评说”的动作而产生(与口的动作有关,多以“口”、“言”为偏旁)
“切脉”家族中,与口的动作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例:
评脉《广雅·释诂四》:“评,议也。”本义是评论、评定,引申为对脉象的评说。
号脉“号”在中原官话和晋语中有“评定”义,新疆鄯善有“号作业本”(批阅、评定作业)的说法,中原官话有“号卷子”,晋语有“号卷儿”的说法,都是评卷的意思。号脉是中原官话和晋语的方言说法,即“评脉”。
(四)综合“切”、“望”、“评说”等多个动作而产生
诊脉《说文》:“诊,视也。”“诊”,本义是省视、察看,“诊脉”强调的是“望”的动作;“诊”又有“候脉查病、诊断”义,诊断需要询问,故从言,因此,“诊脉”又强调评说的动作。
方脉《国语·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韦昭注:“方,犹别也。”,“方”有“辨别”义,“方脉”有辨别脉象的意思;《论语·宪问》:“子贡方人。”陆德明释文:“孔云:‘比方人也。’按郑本作谤,谓言人之过恶。”这里的“方人”犹“言人得失,议论”,方脉又有评论脉象的意思。“辨别”强调的是眼睛看及心理思考的动作;“议论”强调的是嘴巴说的动作。
研脉《故训汇纂》:“研,审也。”《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审”强调的是“仔细看”的动作。“研”又有“穷究、精研、钻研、探索”的意思,在强调“看”的同时又强调心理思考和动手操作。
三、从流通的地域看
切脉、诊脉、按脉、视脉、看脉、候脉等的用法最为普遍,习见于古代典籍,流通的时间长、地域广,可以看作是通语。其中“候脉”在山西临汾,山东费县,浙江金华、岩下、泰顺,福建厦门等地用得尤为普遍。把脉、评脉、号脉、试脉、凭脉、觑脉、打脉、搭脉、扶脉、摸脉、捉脉、抓脉、研脉、瞧脉、方脉等说法则流通于特定的地域,是方言词,在古籍中比较罕见,其具体流行的地域如下:
把脉胶辽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赣语、客话、粤语等的方言说法。(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2589页,中华书局,1999,下文不注者均指此书)
评脉冀鲁官话,流行于山东淄博、桓台、利津、烟台、诸城,四川仁寿等地。(2940页)
号脉山西新绛有“号脉哩”,山西阳曲有“号号脉”的说法。(1227页)河南一带也有“号脉”的说法。
试脉中原官话、江淮官话方言说法。流行于山东郯城、江苏邳县、江苏连云港等地。(3709页)在古文献中使用极少,只在《宋史》、《钦定续文献通考》等少量的典籍中出现过。
凭脉西南官话方言说法,流通于湖北天门等地。(3452页)
觑脉闽语。流行于福建政和、顺昌、建瓯。(7051页)
打脉西南官话、客话、粤语等的方言说法。(1025页)
搭脉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徽语、吴语、粤语、土话等的方言说法。(5991页)
扶脉中原官话。流行于安徽阜阳等地。(2522页)
摸脉冀鲁官话、胶辽、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吴语、粤语、闽语等的方言说法。(6466页)
捉脉中原官话、晋语、湘语、闽语等的方言说法。(4723页)捉脉在典籍中的用法多为“捉龙脉”,指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义为“切脉”多见于上述地区方言。
抓脉中原官话、客话方言说法。流行于山西吉县、江西瑞金等地。(2557页)
研脉晋语。流行于山西静乐等地。(3925页)
瞧脉粤语方言说法,见于清末民初小说家黄小配的《廿载繁华梦》,该小说大胆采用白话和粤语方言写作,颇有粤语方言特色。
方脉江苏徐州方言。徐州话称“诊脉”为“方脉”,称“中医大夫”为“方脉先生”。(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71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四、结语
就我们目力所及,古今南北对“切脉”共有21种说法,它们是:切脉、诊脉、按脉、视脉、看脉、候脉、把脉、评脉、号脉、试脉、凭脉、觑脉、打脉、搭脉、扶脉、摸脉、捉脉、抓脉、研脉、瞧脉、方脉。
“切脉”本是一个普通的中医学术语,为什么会派生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同义异称?首先,中医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切脉”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而“切脉”一词的使用频率也就高,产生变易的可能性也就大。其次,事物命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命名,就可能产生一组异名同实的同义词。再次,我国幅员广大,方言复杂,古今南北的方言影响也是造成“切脉”类词语数量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切脉”同义词家族的形成和流行既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考察这组同义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地域分布及命名理据,挖掘其文化内涵,对我们认识语言和文化、语言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很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志锋《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特点之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通讯地址:315211宁波大学文学院)
一、从发端与流通的时间看
(一)发端期:战国至秦汉三国时期
自扁鹊提出“按脉搏诊断疾病的方法”后,这一诊断方法就迅速而广泛地流传开来,至秦汉三国时期,已有多种说法,例如:
切脉较早见于战国时期中医理论专著《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记载,唐代比较流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慎微的《证类草本》等典籍中都有记载,宋代以后使用更为普遍。
诊脉较早见于《灵柩经·九针十二原第一》:“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诊脉”的说法流行的时间较早,《史记》有载,魏晋南北朝的典籍中则已使用得非常普遍,《后汉书》、《宋书》、《魏书》、《旧唐书》等古籍中都有记载。据统计,“诊脉”一词在唐以后典籍中出现的频率是同义词中最高的,可见,“诊脉”的说法在“切脉”同义词家族中是最流行的。
按脉较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按脉”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素问·方盛衰论》:“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灵柩经·九针十二原第一》:“锋如藜粟之锐,主按脉勿陷。”在魏甘露四年成书的《针灸甲乙经》中也有记载,主要流行于唐以后。
(二)衍生期:晋唐时期
晋唐医学在中医发展史上为全面昌盛时期。医药学理论得到继承发展,在药物学、制药学、方剂学、脉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临床专科分化,建立了内、外、伤、妇产、儿、针、按摩、五官等科;医学教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设立学校并有具体管理办法;开创了中外医药广泛进行交流的新局面。因此,诊脉察病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献中所载的通行说法也日渐丰富。在发端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下几种:
视脉较早见于晋陈寿撰《三国志·魏志·方伎传》:“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后汉书》、《宋书》、《新唐书》等古籍中有记载,唐以后使用更为普遍。
候脉较早见于唐李百药撰《北齐书·方伎传·马嗣明》:“嗣明为之诊,候脉。”主要流行于宋、明、清的典籍中。
看脉较早见于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针灸方》:“每针常须看脉。”始流行于宋,《通志》、《伤寒微旨论》、《医说》、《册府元龟》、《五灯会元》、《江湖小集》、《两宋名贤小集》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多见于明朝典籍。
评脉较早见于唐康骈撰《剧谈录·续坤》上卷:“颇得秦和之数,评脉知吉凶休咎。”应用不是很普遍,散见于宋《伤寒总病论》、《太平广记》、《忠穆集》和清代的《佩文韵府》、《文端集》等典籍。
方脉较早见于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志第二十四·职官三》:“奉御掌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主要流行于宋代以降的典籍中。
(三)丰富期:宋元明清至今
宋元以来,应用科学(包括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医书数量和质量,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在众多的医学文献中,“脉诊法”被作为重要内容,战国到晋唐的几种说法在宋代以降的典籍中被大量运用,而新的说法也不断涌现。如:
凭脉较早见于元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附录:“若只凭脉而不问症,未免以热为寒,以表为里,以阴为阳,颠倒错乱,而夭人长寿者有矣。”“凭脉”应用不是很普遍,散见于明《玉机微义》、《外科理例》、《石山医案》、《名医类案》、《赤水元珠》、《景岳全书》等典籍。
把脉较早见于元无名氏的《冤家债主》第二折:“我昨日请一个太医把脉,那厮也说的是,道我气裹了食也。”“把脉”在清以前的典籍中出现的不多,在当代方言口语中却使用较为频繁。
瞧脉较早见于清黄小配的《廿载繁华梦》第十五回:“冯少伍就令骆子棠管待未去的宾客,即出来着人唤大夫瞧脉去了。”该词使用较少,其他的典籍也都比较罕见。
除此之外,现代方言里,还有试脉、号脉、觑脉、打脉、搭脉、扶脉、摸脉、捉脉、抓脉、研脉等说法。
二、从命名理据看
(一)强调“切”的动作而产生(和手的动作有关,多以“手”为偏旁)
切脉就是医者按察患者的脉搏诊断疾病,与手的动作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切脉”家族中,以和手的动作有关的成员居多,如:
切脉《康熙字典》:“切,按也。”切脉就是触摸按压的诊察方法。
按脉《说文》:“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中医用手指切按病人动脉寸口部探查脉象变化。
搭脉《字汇·手部》:“搭,摸也,拊也。”摸有搁、接触义,摸脉即以手搭脉诊疾。
打脉《字诂·打》:“盖凡起而作其事,皆谓之打耳。”“打”是一个泛义动词,随着不同的语境表达一种宽泛而不十分确定的语义,这里指接触、按压脉搏从而评定身体状况。
把脉 《说文》:“把,握也。”把脉即按脉象诊疾。
扶脉《故训汇纂》:“扶,持也。”扶有用手按着或把持着的意思,扶脉即按脉。
捉脉《说文》:“捉,一曰握也。”捉脉即握脉、把脉。
抓脉《故训汇纂》:“抓,掐也。”抓脉,以手掐脉诊病。
试脉《增韵》:“试,探也,较也。”强调切脉过程中以手“试探脉搏”的动作。
凭脉“凭”在西南官话中有“扶”义,“凭脉”是西南官话,即“扶脉、诊脉”。
摸脉摸有“用手抚摩”及“通过试探而了解”义,摸脉,接触脉搏诊疾。
(二)强调“望”的动作而产生(和眼睛的动作有关,多以“目”、“见”为偏旁)
脉诊起源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望闻问切”作为诊察疾病的方法在实践中往往是结合使用的,因此“切脉”在强调手的动作的同时也强调眼睛的动作和语言的动作。
“切脉”族中,与眼睛的动作有关而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例:
视脉《说文》:“视,瞻也。从见示。”看病诊断。
看脉《说文》:“看,睎也。”强调切脉过程中“望”的动作。
瞧脉“瞧”有“看”义,突出诊病过程中眼睛“看”的动作。
觑脉《广雅·释诂一》:“觑,视也。”“觑脉”即视脉。
候脉《说文》:“候,伺望也。”“候”有“守望、观察、看望”义,如:候风(观测风向)、候景(测日影)、候簿(天文观测记录簿)。《淮南子时则》:“九月官候。”高诱注:“候,望也。”候脉,即看脉。
(三)强调“望、切”后“评说”的动作而产生(与口的动作有关,多以“口”、“言”为偏旁)
“切脉”家族中,与口的动作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例:
评脉《广雅·释诂四》:“评,议也。”本义是评论、评定,引申为对脉象的评说。
号脉“号”在中原官话和晋语中有“评定”义,新疆鄯善有“号作业本”(批阅、评定作业)的说法,中原官话有“号卷子”,晋语有“号卷儿”的说法,都是评卷的意思。号脉是中原官话和晋语的方言说法,即“评脉”。
(四)综合“切”、“望”、“评说”等多个动作而产生
诊脉《说文》:“诊,视也。”“诊”,本义是省视、察看,“诊脉”强调的是“望”的动作;“诊”又有“候脉查病、诊断”义,诊断需要询问,故从言,因此,“诊脉”又强调评说的动作。
方脉《国语·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韦昭注:“方,犹别也。”,“方”有“辨别”义,“方脉”有辨别脉象的意思;《论语·宪问》:“子贡方人。”陆德明释文:“孔云:‘比方人也。’按郑本作谤,谓言人之过恶。”这里的“方人”犹“言人得失,议论”,方脉又有评论脉象的意思。“辨别”强调的是眼睛看及心理思考的动作;“议论”强调的是嘴巴说的动作。
研脉《故训汇纂》:“研,审也。”《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审”强调的是“仔细看”的动作。“研”又有“穷究、精研、钻研、探索”的意思,在强调“看”的同时又强调心理思考和动手操作。
三、从流通的地域看
切脉、诊脉、按脉、视脉、看脉、候脉等的用法最为普遍,习见于古代典籍,流通的时间长、地域广,可以看作是通语。其中“候脉”在山西临汾,山东费县,浙江金华、岩下、泰顺,福建厦门等地用得尤为普遍。把脉、评脉、号脉、试脉、凭脉、觑脉、打脉、搭脉、扶脉、摸脉、捉脉、抓脉、研脉、瞧脉、方脉等说法则流通于特定的地域,是方言词,在古籍中比较罕见,其具体流行的地域如下:
把脉胶辽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赣语、客话、粤语等的方言说法。(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2589页,中华书局,1999,下文不注者均指此书)
评脉冀鲁官话,流行于山东淄博、桓台、利津、烟台、诸城,四川仁寿等地。(2940页)
号脉山西新绛有“号脉哩”,山西阳曲有“号号脉”的说法。(1227页)河南一带也有“号脉”的说法。
试脉中原官话、江淮官话方言说法。流行于山东郯城、江苏邳县、江苏连云港等地。(3709页)在古文献中使用极少,只在《宋史》、《钦定续文献通考》等少量的典籍中出现过。
凭脉西南官话方言说法,流通于湖北天门等地。(3452页)
觑脉闽语。流行于福建政和、顺昌、建瓯。(7051页)
打脉西南官话、客话、粤语等的方言说法。(1025页)
搭脉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徽语、吴语、粤语、土话等的方言说法。(5991页)
扶脉中原官话。流行于安徽阜阳等地。(2522页)
摸脉冀鲁官话、胶辽、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吴语、粤语、闽语等的方言说法。(6466页)
捉脉中原官话、晋语、湘语、闽语等的方言说法。(4723页)捉脉在典籍中的用法多为“捉龙脉”,指据地势寻找所谓龙脉,义为“切脉”多见于上述地区方言。
抓脉中原官话、客话方言说法。流行于山西吉县、江西瑞金等地。(2557页)
研脉晋语。流行于山西静乐等地。(3925页)
瞧脉粤语方言说法,见于清末民初小说家黄小配的《廿载繁华梦》,该小说大胆采用白话和粤语方言写作,颇有粤语方言特色。
方脉江苏徐州方言。徐州话称“诊脉”为“方脉”,称“中医大夫”为“方脉先生”。(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71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四、结语
就我们目力所及,古今南北对“切脉”共有21种说法,它们是:切脉、诊脉、按脉、视脉、看脉、候脉、把脉、评脉、号脉、试脉、凭脉、觑脉、打脉、搭脉、扶脉、摸脉、捉脉、抓脉、研脉、瞧脉、方脉。
“切脉”本是一个普通的中医学术语,为什么会派生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同义异称?首先,中医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切脉”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而“切脉”一词的使用频率也就高,产生变易的可能性也就大。其次,事物命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命名,就可能产生一组异名同实的同义词。再次,我国幅员广大,方言复杂,古今南北的方言影响也是造成“切脉”类词语数量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切脉”同义词家族的形成和流行既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考察这组同义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地域分布及命名理据,挖掘其文化内涵,对我们认识语言和文化、语言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很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志锋《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特点之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通讯地址:315211宁波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