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奶牛乳房炎发生的原因、症状及诊断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症状;诊断技术;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93-0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因其影响奶液品质而危害人类健康,或降低产奶量,甚至使奶牛泌乳机能完全丧失等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地防控奶牛乳房炎,使奶牛业快速健康发展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熱门话题。从奶牛乳房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防治参考。
1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奶牛乳房炎又称乳腺炎,中兽医又称为奶肿、奶黄、奶痈,本病是由多因素刺激乳头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乳房、乳腺受到外伤、冷热作用、挤乳操作不当等物理因素刺激;二是干乳疗法或乳头药浴时药物对乳头的化学刺激;三是激素调节紊乱或泌乳高峰期和产奶量过高等引起奶牛自身机体抵抗力下降;四是在饲养管理中饲喂奶牛的营养物质不均衡;五是由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因素所致[1]。
2 临床症状
2.1 临床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是发生在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一种炎症,乳区表现为潮红、炎性水肿、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有时可高达42 ℃,并伴有疼痛;泌乳量减少或消失,乳汁稀薄或乳汁内含有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絮状物;乳房淋巴结肿大,乳腺出现硬结,整个乳房坚实,甚至出现心跳脉搏加快,可达110~130 次/min,并有食欲丧失、衰弱等全身症状。根据炎症波及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还可将临床型乳房炎分为卡他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蜂窝织性乳房炎和坏疽性乳房炎等[2]。
2.2 隐性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无临床症状,乳房、乳汁及全身无明显眼观变化的乳腺炎症,主要变化是乳汁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潜在性变化,如pH值一般大于7.0,氯化钠含量常常超过了0.14%,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细菌数和电导值都增高。同时,有资料显示,隐性乳房炎不但发病率高,为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奶量降低4%~10%,还可能成为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3]。
3 诊断技术
临床型乳房炎主要根据乳房有红、肿、热、疼的表现,产奶量下降,挤奶时有躲避现象等临床表现可以作出初诊,确诊必须通过微生物学方法找到真正的病原。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较困难,生产实践中常用牛奶体细胞计数法、牛奶化学检查法、仪器检查法、乳汁pH值诊断法、乳清电泳诊断法、酶检测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法等[4]。
4 预防措施
由于奶牛乳房炎具有治疗成本高、见效慢、易复发和严重影响乳液品质等危害。给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对于奶牛养殖业来讲,乳房炎的预防不仅关系到奶牛的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4.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环境卫生和牛体清洁是有效预防乳房炎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二是牛舍、运动场要设计合理,保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减少病原体的滋生;三是建立完善并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畜牧兽医、挤奶操作、环境卫生、工作检查等规章制度;四是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各项素质;五是减少寒、热、暑、湿、病及霉变饲料等不良应激刺激。
4.2 规范挤奶操作
科学、正确地挤奶方式是降低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环节。做好挤奶前奶牛乳头、挤奶工作人员双手等各项卫生工作,挤奶人员操作手法要正确,对奶头细、小、短的应采取指拈式,最大限度挤出乳汁和降低对乳房的刺激与损伤;挤乳后要对乳头做好消毒处理,特别是泌乳高峰期和泌乳后期的消毒处理。
4.3 对饲养奶牛定期检测
正常挤奶时,除了观察奶牛乳房是否有炎症表现外,还要对前3把奶液认真鉴别。在日常管理中,一般每2个月要进行1次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停乳前对检测有乳房炎的要及时治疗,并做好干奶期治疗。
5 治疗措施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根本原则是消除病原微生物,抑制和控制炎症过程及发展,改善牛体全身状况,提高奶牛自身免疫机能,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治疗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因为不管是发生了隐性型还是临床型乳房炎,其预后一般都不良,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要做好奶牛生产的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减少乳房炎的发生。
由于引起乳房炎的病因和病原是复杂的,所以在临床治疗上,要针对病因和病原微生物特性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目前治疗乳房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5.1 普通疗法
病原确定时,选用针对特定病原菌的药物进行乳房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外阴动脉注射、会阴静脉注射和乳房基部注射等[5];在病原未确定前,或有体温升高等症状时,可于挤乳后选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或硝基呋喃类药物进行乳房或肌肉注射,同时配合乳房按摩或热敷疗法。
5.2 中草药疗法
中兽医称本病为奶肿、奶黄、奶痈。多因浊气蕴结,经脉受阻所引起,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为主。许多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都具有抗菌、消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据现有报道,很多单味中草药,如仙人掌、王不留行、黄芪等;中药活性成分或提取物,如鱼腥草素、蒲公英注射液、毛白杨提取物等以及消黄散、瓜蒌散、仙方活命饮等中药方剂对奶牛乳房炎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甚至可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2]。
5.3 激光疗法
用氦氖或二氧化碳激光机照射患病牛乳中穴或交巢穴,照射距离30~40 cm,时间10 min左右,1个疗程3 d[5-6]。
5.4 基因疗法
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用生产的疫苗干预奶牛乳房炎,其机制是将基因工程药物注入奶牛乳腺组织,激发乳腺细胞表达和分泌重组人溶菌酶,对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可靠、持久的效果。
6 结语
由于奶牛乳房炎病因与病原的复杂性,关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还需一步研究,所以对于奶牛乳房炎,应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思想,同时,结合各养殖场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一套有效方法,从而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保障奶牛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7 参考文献
[1] 曲晓军,王金英,孙建华,等.葡萄球菌性乳腺炎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50.
[2] 张建岳.新编实用兽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 马爱玲,滕梅英,郑新宏.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3(6):38-39.
[4] 王林枫,严平.实用奶牛养殖大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66-275.
[5] 邱昌庆.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的关键措施[C]//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州:动物生态养殖、疫病防控、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2013:1183-1196.
[6] 郭树焕.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65.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症状;诊断技术;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93-0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因其影响奶液品质而危害人类健康,或降低产奶量,甚至使奶牛泌乳机能完全丧失等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地防控奶牛乳房炎,使奶牛业快速健康发展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熱门话题。从奶牛乳房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防治参考。
1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奶牛乳房炎又称乳腺炎,中兽医又称为奶肿、奶黄、奶痈,本病是由多因素刺激乳头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乳房、乳腺受到外伤、冷热作用、挤乳操作不当等物理因素刺激;二是干乳疗法或乳头药浴时药物对乳头的化学刺激;三是激素调节紊乱或泌乳高峰期和产奶量过高等引起奶牛自身机体抵抗力下降;四是在饲养管理中饲喂奶牛的营养物质不均衡;五是由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因素所致[1]。
2 临床症状
2.1 临床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是发生在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一种炎症,乳区表现为潮红、炎性水肿、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有时可高达42 ℃,并伴有疼痛;泌乳量减少或消失,乳汁稀薄或乳汁内含有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絮状物;乳房淋巴结肿大,乳腺出现硬结,整个乳房坚实,甚至出现心跳脉搏加快,可达110~130 次/min,并有食欲丧失、衰弱等全身症状。根据炎症波及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还可将临床型乳房炎分为卡他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蜂窝织性乳房炎和坏疽性乳房炎等[2]。
2.2 隐性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无临床症状,乳房、乳汁及全身无明显眼观变化的乳腺炎症,主要变化是乳汁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潜在性变化,如pH值一般大于7.0,氯化钠含量常常超过了0.14%,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细菌数和电导值都增高。同时,有资料显示,隐性乳房炎不但发病率高,为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奶量降低4%~10%,还可能成为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3]。
3 诊断技术
临床型乳房炎主要根据乳房有红、肿、热、疼的表现,产奶量下降,挤奶时有躲避现象等临床表现可以作出初诊,确诊必须通过微生物学方法找到真正的病原。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较困难,生产实践中常用牛奶体细胞计数法、牛奶化学检查法、仪器检查法、乳汁pH值诊断法、乳清电泳诊断法、酶检测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法等[4]。
4 预防措施
由于奶牛乳房炎具有治疗成本高、见效慢、易复发和严重影响乳液品质等危害。给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对于奶牛养殖业来讲,乳房炎的预防不仅关系到奶牛的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4.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环境卫生和牛体清洁是有效预防乳房炎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二是牛舍、运动场要设计合理,保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减少病原体的滋生;三是建立完善并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畜牧兽医、挤奶操作、环境卫生、工作检查等规章制度;四是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各项素质;五是减少寒、热、暑、湿、病及霉变饲料等不良应激刺激。
4.2 规范挤奶操作
科学、正确地挤奶方式是降低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环节。做好挤奶前奶牛乳头、挤奶工作人员双手等各项卫生工作,挤奶人员操作手法要正确,对奶头细、小、短的应采取指拈式,最大限度挤出乳汁和降低对乳房的刺激与损伤;挤乳后要对乳头做好消毒处理,特别是泌乳高峰期和泌乳后期的消毒处理。
4.3 对饲养奶牛定期检测
正常挤奶时,除了观察奶牛乳房是否有炎症表现外,还要对前3把奶液认真鉴别。在日常管理中,一般每2个月要进行1次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停乳前对检测有乳房炎的要及时治疗,并做好干奶期治疗。
5 治疗措施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根本原则是消除病原微生物,抑制和控制炎症过程及发展,改善牛体全身状况,提高奶牛自身免疫机能,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治疗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因为不管是发生了隐性型还是临床型乳房炎,其预后一般都不良,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要做好奶牛生产的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减少乳房炎的发生。
由于引起乳房炎的病因和病原是复杂的,所以在临床治疗上,要针对病因和病原微生物特性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目前治疗乳房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5.1 普通疗法
病原确定时,选用针对特定病原菌的药物进行乳房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外阴动脉注射、会阴静脉注射和乳房基部注射等[5];在病原未确定前,或有体温升高等症状时,可于挤乳后选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或硝基呋喃类药物进行乳房或肌肉注射,同时配合乳房按摩或热敷疗法。
5.2 中草药疗法
中兽医称本病为奶肿、奶黄、奶痈。多因浊气蕴结,经脉受阻所引起,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为主。许多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都具有抗菌、消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据现有报道,很多单味中草药,如仙人掌、王不留行、黄芪等;中药活性成分或提取物,如鱼腥草素、蒲公英注射液、毛白杨提取物等以及消黄散、瓜蒌散、仙方活命饮等中药方剂对奶牛乳房炎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甚至可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2]。
5.3 激光疗法
用氦氖或二氧化碳激光机照射患病牛乳中穴或交巢穴,照射距离30~40 cm,时间10 min左右,1个疗程3 d[5-6]。
5.4 基因疗法
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用生产的疫苗干预奶牛乳房炎,其机制是将基因工程药物注入奶牛乳腺组织,激发乳腺细胞表达和分泌重组人溶菌酶,对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可靠、持久的效果。
6 结语
由于奶牛乳房炎病因与病原的复杂性,关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还需一步研究,所以对于奶牛乳房炎,应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思想,同时,结合各养殖场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一套有效方法,从而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保障奶牛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7 参考文献
[1] 曲晓军,王金英,孙建华,等.葡萄球菌性乳腺炎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50.
[2] 张建岳.新编实用兽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 马爱玲,滕梅英,郑新宏.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3(6):38-39.
[4] 王林枫,严平.实用奶牛养殖大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66-275.
[5] 邱昌庆.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的关键措施[C]//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州:动物生态养殖、疫病防控、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2013:1183-1196.
[6] 郭树焕.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