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现状与研究

来源 :东方食疗与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xf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脑血栓(cerebralthrombosis)作为内科中较为常见的老年人脑血管疾病,通常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有关研究显示,脑血栓占据脑血管疾病总发生率的80%左右。而在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中,有效的清除脑血栓是治疗的关键所在。目前,溶栓治疗是脑血栓治疗中的主要方式,也是早期脑梗死疾病的治疗关键。本文首先概述了溶栓疗法的机制原理,然后重点综述几种溶栓疗法,包括药物溶栓、器械溶栓两大方向。
  [关键词]溶栓疗法;脑血栓;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55-01
  脑血栓又被称为脑血栓形成(cerebralthrombosis),其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患者脑动脉发生病变,一般最主要的脑动脉粥样硬化之后逐渐出现血流迟缓、黏度增加等情况,从而导致形成血栓,进而造成患者脑动脉管腔呈现狭窄或者闭塞等情形,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脑部相应组织坏死,是当年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目前,在脑血栓治疗中,溶栓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也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在研究中,逐渐发现了新的溶栓方法,从而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就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溶栓疗法机制概述
  脑血栓患者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发生梗塞之后,梗塞血管周围的脑组织细胞会发生肿胀,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氨基酸产生,Ca2+流动速度有了极大的加快,自由基含量大幅度升高,从而导致患者脑细胞细胞膜出现损伤,最终导致脑细胞发生坏死情况,由此引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并且是不可逆转的损伤,最终造成脑血栓患者致残甚至死亡。在临床治疗上,传统的治疗原理是扩张血管,通过血管的扩张来加快血液循环,从而减少神经损伤程度;也有进行血液稀释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且同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从而防止血栓继续发展,但以上几种传统疗法都难以彻底清楚栓子,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脑血栓患者的疾病狀态。而溶栓治疗方式中,通过重建血液供应循环,纠正患者缺血缺氧状况,同时减少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以及钙内流的生成,改善梗塞区域半暗带功能,从而达到彻底清除栓子的目标,这也是脑血栓早期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案。
  二、药物溶栓
  (一)静脉溶栓法
  在药物溶栓治疗中,静脉溶栓是最早的方案,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案。静脉溶栓指的是对患者采用静脉输注溶栓剂的治疗方式,其本身操作简单,不需要特别的设备,并且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经验丰富,至今仍是脑血栓溶栓治疗中的首选方案。静脉溶栓治疗的缺点在于其并发出血的可能性较大,并且疗效并不是特别确切。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静脉溶栓剂主要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单链尿激酶、组织性纤溶酶原活化剂等。其中,链激酶与尿激酶是较早的第一代溶栓剂,属于外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有着不错的溶栓效果,但难以选择性降解纤维蛋白。而单链尿激酶和组织性纤溶酶原活化剂等都是属于第二代溶栓剂,出现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较低。在Hacke等人研究中,2000例患者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与链激酶分别治疗,最终提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更适合采用组织性纤溶酶原活化剂,此种方式脑出血发生率较低。在Adams等人的研究中,t-PA(组织性纤溶酶原活化剂)剂量若是控制在0.85mg/kg以内,能够极大的避免脑出血并发症的产生。Gregoryw等人研究认为,在急诊治疗中,若是可以采用MRI和MRA等观察,治疗时间窗能够延长至6h左右,在通常情况下,梗塞3h之后病变就难以逆转,但采用MRI和MRA后发现,半暗带组织缺血耐受力较强,能够延长至6h。
  (二)动脉溶栓法
  动脉溶栓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方式,其主要是微导管技术以及介入放射技术发展后带来的治疗方案。微导管能够深入患者血栓或者血栓周围,因而能够使用少量的药物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并且对患者其他部位的影响较小,正好克服了静脉溶栓治疗的局限性。但由于其设备要求较高,因而推广幅度还不明显。在杨树源等人的研究中,采用超导技术应用溶栓药物治疗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其脑血管中注入溶栓药物,其中包括22例患者采用蝮蛇抗栓酶,而15例患者采用尿激酶,结果显示,有27.03%的患者在6h内实现溶栓,大部分患者溶栓在48h以内,仅有2例患者在溶栓治疗后9d和1个月死亡。与静脉溶栓相比,动脉溶栓疗效更高,并且有着更高的血管再通率,在郑加生等人的研究中,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治疗脑梗塞患者,使用单链尿激酶进行治疗,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60/95mmHg之内,血管再通率达62%,症状改善的患者达58%,在48h内症状恢复者占40%。
  (三)动静脉联合溶栓法
  在脑血栓治疗中,通常会首先采用静脉溶栓来争取到治疗时间,然后再进行更有效的动脉溶栓治疗,也就是动静脉联合溶栓。这种方式治疗中,一方面可以在患者局部形成高浓度溶栓剂,另一方面也能够长时间维持药物浓度,疗效更加确切,但出现脑出血的可能性却有增长。在Christopher等人的研究中,采用了一次试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静脉滴注rt-PA(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剂量为0.6mg/kg,持续滴注30min后采用血管造影观察,然后进行脑动脉微导管溶栓治疗。另一组患者采用安慰剂联合动脉微导管溶栓治疗,结果显示,第一组的效果明显高于第二组患者,但脑出血并发症比较中,第一组有4例,第二组仅有1例。
  (四)新型溶栓剂
  目前,新型的溶栓剂已经逐步出现,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阶段,靶向溶栓剂指的是将药物特异性靶向血栓,主要是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的亲和性来实现靶向效果,在袁弘卫等人研究中,将AF8E5和UK连接起来,结果仓鼠肺栓塞溶栓效果比单纯UK高4倍以上。
  三、器械溶栓
  除了药物溶栓之外,溶栓疗法还包括器械溶栓,但临床治疗上一般与药物溶栓结合治疗,如超声溶栓与激光溶栓法。超声溶栓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振动以及空化效应进行治疗,采用超生探头纵横方向振动来崩解患者的血栓,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溶栓酶往血栓中的输送,但由于颅骨穿透后超声能量减弱,因而体外效果良好,而人体效果不佳,因而超声溶栓主要是辅助药物治疗。激光溶栓采用激光套管进行治疗,其本身穿透血栓的能力强,但对于血栓清除难以实现完全的清除,因而其主要还是应用在冠心病溶栓治疗中。
  结语
  溶栓治疗方案中,更加理想的药物治疗应该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进行注射,并且具有较低的脑出血发生率,并且价格相对合理。当前,溶栓治疗在我国发展还不够成熟,不断研发高效、低毒、廉价的溶栓药物仍然是医疗科研事业的重点课题。
其他文献
期刊
PPP项目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公共项目建设模式,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缓解财政压力,具有公共服务职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下PPP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间于我院治疗的26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输尿管软镜一次进镜成功率为88.46%,碎石时间平均(66.58±10.23)min,术后1个月清石成功率为73.08%,术后3个月清石成功率为84.62%,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出现肾周
目的:潜阳封髓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法:选取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行潜阳封髓丹治疗,对照
期刊
目的:研究在预防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
[摘要]目的:观察导乐镇痛仪和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在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妇3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150例。A组提供导乐镇痛仪,B组提供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镇痛效果,包括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第一产程时间以及自然分娩情况。结果:A组中产妇的镇痛效果和第一产程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A组中的产妇全部自然分娩,B组中有8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现象,有4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必须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断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新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山东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
目的:探究新型督灸法治疗寒湿型背部冷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 ~2018年8月我院予以针灸治疗的寒湿型背部冷痛患者160例,采取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n=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