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雕塑艺术中的集体潜意识探讨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重要的佛教艺术和民族文化,历经千年之久仍在中原地区散发着熠熠光彩,云冈石窟的雕塑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样一座宏伟久远的艺术石窟不是个人的艺术,而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造化.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对于云冈石窟雕塑这样的地域艺术研究其文化价值、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针对石窟雕塑的建造阶段、形式特点和文化审美价值等内容为中心,从集体潜意识的心理学角度切入,来探究云冈石窟的雕塑造像内涵,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一宝贵的雕塑艺术.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画种,油画在当代艺术中有着一定的地位.不同于油画的主流,陶瓷绘画虽未普及,但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在如今的艺术发展大环境下,跨界已成为一种趋势,各个绘画艺术门类边缘开始模糊,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各个画种之间的语言或技法的融合,使得当代艺术更具丰富性与包容性,也为艺术创造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平台.陶瓷绘画与油画有共通点,也有差异性,陶瓷的一大特点在于其材料性,本文对油画技法与高温颜色釉、新彩相结合作一些探讨.
本文主要梳理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研究陶瓷发展的分支,分析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的关联与区别.通过对陶艺优秀作品的分析,旨在理解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关系的基础之上,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神,继而进行设计思维、制作技法的创新.
利用模具加压通水冷却降低35CrMnSi碟片淬火时产生的翘曲畸变,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加载压力下的显微组织、畸变量和硬度.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为850℃和910℃、加载压力为8 MPa时,叠片的显微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少量针状马氏体,未观察到大块状的未溶铁素体、魏氏组织、网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90℃、加载压力10 MPa,此时碟片的畸变量为11 μm,硬度为55 HRC.由于碟片在模具中冷却时变形量受到了良好的控制,畸变量符合技术要求,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了 98%,取得了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在装饰上含蓄内敛的艺术风格,以鲜明的装饰图案和丰满的构图给人以明快舒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具有吉祥寓意的鱼藻纹颇受人们的喜爱,将鱼藻纹绘制在青花瓷器上可谓独具魅力.本文通过总结元代青花鱼藻纹的绘画布局、技法等方面来讨论其独特的装饰艺术特点,从而对元青花极具特点的装饰形式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
南朝书画家王微所作的山水画论《叙画》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他提出的绘画理论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了后世山水画发展的源头活水.王微在此文中提出的绘画理论思想不仅将山水画归统在艺术范畴中,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古彩属于一种陶瓷装饰艺术,也是中国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装饰手法之一.古人对绘画作品概括出了四个等级,分别是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古彩艺术属于能品.本文结合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以及笔者的古彩实践心得,作一些浅薄论证.
利用热膨胀相变仪测定了新型热作模具钢4Cr3Mo2Si1V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其在不同淬火、回火工艺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4Cr3Mo2Si1V钢的珠光体与贝氏体的临界冷速分别为0.03℃·s-1和0.8℃·s-1o经淬火试验,发现该钢种在1030℃和1060℃油淬后具有较高的硬度,且晶粒未发生明显长大.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其硬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500℃回火时由于第二相粒子大量析出,析出强化作用增强,促使二次硬化现象产生,硬度达到峰值,约57 HRC.经过多组工艺对
玉器和瓷器都是承载着中国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在古代受帝王贵族以及文人雅士的追捧和青睐.宋代瓷器模仿和借鉴玉器工艺的造型、纹饰、构图等,也继承了玉文化中崇尚自然美的特质.本文探析中国宋瓷中“如玉”的审美质感表现,品味独特的宋瓷风采.
宜兴紫砂壶由最初的实用功能,受到饮茶方式的改变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山水画题材运用在紫砂壶的装饰中,山水画的“寄情”与紫砂壶所泡养出的茶汤所引发的“畅神”不谋而合,使紫砂壶上升到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工艺品.本文从紫砂壶发展的脉络及山水画题材紫砂壶的呈现方式,以及水画题材融入紫砂壶的装饰中所产生的超越其自身价值的表现和意义,为进一步提升紫砂壶刻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现代陶瓷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通过丰富的材料与技法去展现出其独特性与当代性,传递出作品的艺术性与作者的思想.本文通过阐述艺术与技术间的关系,分析材料运用与思想表达之间的碰撞,表达出当代陶瓷绘画语言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