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课程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而且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要提高领导和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创新考核管理体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课程教学,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是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这表明了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在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要求。
  1 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内涵诠释
  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的相关德育知识,在现有的教材选编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既孕育于课本之中,又取材于教材之外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①即教师从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融合于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与道德情操的升华。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教育性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必要途径。因此,研究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高校中,课程教学渗透德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施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由于领导的忽视和教师教学水平能力的限制,从而使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高校领导和教师对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忽视
  长期以来,高校的德育课程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對高校德育工作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许多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往往忽视了德育课程的建设,对于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更缺乏应有的认识。与别的学科相比,学校领导们更愿意将建设重点放在容易出成果的自然科学及其它社会科学上面。许多教师也片面的认为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只是片面的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置若罔闻。更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就存在着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2 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尚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一方面,在高校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普遍缺乏德育这项标准;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课程教学渗透德育虽然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没有具体可实施的操作性指标。由于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效果不易被定量衡量,所以常常为学校所放弃。总的来说,在高校里虽然存在着教书育人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科研论文、教学工作量等定量规定是硬指标,而教书育人作为定性规定则是软指标,这就造成高校工作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由于管理体制的缺乏与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积极性。
  2.3 教学水平对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制约
  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能力对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在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德育渗透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等。在大多数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实践活动。而且,由于各学科老师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有限,所以不能将德育内容有机的融入各相关学科中,从而使学科知识教学与渗透的德育内容相分离。这就会使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排斥,甚至认为德育内容是多余的。由于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过程缺乏感染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课程教学渗透德育也就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3 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德育渗透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工作的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把德育目标与各学科所内含的德育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潜移默化的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3.1 加强领导、教师对课程教学渗透德育重要性的认识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在课程中渗透德育是教学本身固有的职能。而且,与其它德育途径相比,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效果更为显著,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只有大力加强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力度,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发挥德育教学的巨大优势,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高校领导和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要努力使领导和教师从“教学等于智育、教学等于分数”等错误的观念中转变出来。必须加强领导和教师对教学教育理论和国家德育大纲的学习,从而提高领导和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之在课程教学中更好的履行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职责。
  3.2 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创新考核、管理机制
  课程改革是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要求领导和教师要对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内涵、特点及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间实施德育渗透的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通过课程改革,将德育内容有机的融入教材之中,从而实现寓德育于各学科专业教学的目标。同时,各高校还要制定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来衡量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情况。通过对教师备课、讲授、实验、实习、考试等各教学环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表现,对教师作出相应的评价。并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与课程教学德育渗透工作的实施情况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评估和激励制度,从而保证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3.3 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每门课程的教材中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德育的内容。人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素材。而自然科学中则包含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思想,当代发展观、环境观和科学道德观应该成为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也是课程德育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热爱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出发,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弄清教材知识内容,又要深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并巧妙的将德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与考试命题的时候,要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的融入德育因素,这也是发挥课程渗透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要把黑板、挂图等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化到多媒体计算机优化组合的教学手段上来。互联网上包含着丰富的资源,通过网上搜索,教师可以从中挑选出适合课程德育教学的内容,所以互联网是拓展课程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使得多样的教学方式得以实现。多媒体教学集动画、影音、录像于一体,其生动而直观的教学形式,更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渗透。最后,教育的信息化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必要的联系手段。通过互联网,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共同探讨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困扰,这就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实施课程德育渗透。
  3.5 充分发挥教学实践课的德育功能
  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堂讲授,还包括实验、实习、参观、调查等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操作过程的掌握,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学生培养起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工厂、到农村去实习,去进行生产劳动的体验,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们在生产劳动中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从而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们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
  3.6 用心教学,全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要
  学生是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对象,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根据学生的思想与认知水平,发掘出课程德育教学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其次,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点和兴奋点,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的进行思想教育。再次,教师在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过程中要多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要用“心”教育学生,要真诚的对待学生,对学生要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只有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课程德育渗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3.7 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列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情感和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特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仪表态度来起到表率的作用,从而将言传与身教密切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精通专业上的业务,还必须要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相反,如果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流露一些消极、堕落、反动的思想,这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品德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各种有效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科的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合二为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广西“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高等学校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课题编号:2004C37)
  
  注释
  ①刘福明.运用学科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德育素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9).
其他文献
1915年,我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从小随父到上海就读,在上海长大成人.1939年11月初,我离沪赴皖,参加新四军.在皖南事变爆发之前,我是云岭新四军军部三支队五团民运小组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unilateral air flow rate change on the result of caloric test.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unilateral weakness(UW) index was ca
期刊
高职军事课存在教学目标单一和教学方式陈旧的现象。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实效性不强。改善这一现状的最佳途径是将"SYB"教学模式引入教学,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因其方便、高效等特点在出现之初很快受到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并在美国、加拿大推广。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小学英语教师将翻转课堂和故事教学巧妙结合,英
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羌族主要聚居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结果显示羌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近年来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口罩短缺!""防护服告急!""一线抗疫勇士呼吁各界捐助抗疫物资!"一条条来自抗疫一线的消息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安徽省政协港澳委员闻风而动,危急时刻为国履职、为民尽
中国古建筑中门的装饰性反映了古人的智慧、生活标准和审美情趣。它的装饰性多表现在门的材料及图案纹样的选择上。古建筑门的材料及图案纹样的选择反映了古人和谐自然、崇尚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新疆部分农村民族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农村民族体育活动是农村少数民族用于强身健体和文化娱乐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