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作文的入门教学而言,关键是学习对写作素材进行摄取。在这方面,农村的孩子应优于城市的学生,因为农村不仅风景旖旎,更有让人目不暇接的花鸟鱼虫。这些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一旦烙印到孩子的心灵,足够让口生趣,使笔生花。而整天映入城市孩子眼帘的除了高楼就是车辆,生活单调得让人空虚,可他们的作文水平偏偏优于乡下的孩子。反观农村的孩子,竟是出人意料地口不能生趣,笔无法生花。也就是说,一是无内容可写;二是有内容也不知道怎样表达;三是写出来的作文让人觉得既无序、又不真实。他们不明白“语言是由情感和思想给予意义和生命的文字组织。”(朱光潜语)
那么,农村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山里孩子观察的个体漠视。人们常说,乡里的孩子没有城里的见识广。其实,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乡里的孩子不是没有可观察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要更丰富一些。只不过是在观察过程中被观察对象没有在孩子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在于乡里孩子在认识对象时大多是单独的、个体的,而非群体。孩子与对象只是相视而没有交流,没有分享,也就自然而然地缺少记忆,认识的过程忘却了对所见内容的依附关系,也就淡化了彼此间的生命感情。孩子想说话,但没有表达的对象,失去了把所见到的东西当作欣赏的对象并与他人来谈论的机会。长此以往,山野里的孩子对所认识的东西也就变得视而不见,叫他表达或写作时,只有朦胧的印象,没有清晰的积累,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城里孩子的观察属群体的群赏表现。较之山里的孩子,城里的孩子就迥然不同,他们在校学习时,容易唤起第二次记忆。城里的孩子观察事物时均是成群结队,都会进行三三两两地谈论或集体发出惊呼,这种人与事物间的交流是生命间的情感的真正互动。
3.个体与群体的差异结果。虽说乡村孩子的见识量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少,却因见识时缺乏交流与分享,导致孩子记忆的品质极其恶劣。所以当老师唤醒他们时,往往是似曾相识、模糊不堪,想说而说不出来,说话与写作时心中就一片空白,说话吞吞吐吐,写作粗制滥造。但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孩子就开始学会抄袭、拼凑和说谎话,于是不真不假、丢三拉四、语不着边际的文章就肆意泛滥。城里的孩子正好相反。
鉴于此,欲想农村的孩子作文时真实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就难了。我们要想达到有情的、活泼的写话目的,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想说话、有话说。那么,怎样把农村孩子的作文语言训练好呢?
1.关注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是看得见、听得着的世界;一个是内在的,即人的内心。作文写不好的人,通常只有一个外在的世界,其内心是淡漠的。作文教学时,不要留于形式,更不能形而上学,要使学生知道人还有一个广阔的、丰富的内在世界。只有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才会敏感起来。而今,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只有爷爷奶奶或所寄亲戚相伴,他们都有一种不愿说出来的、难以言状的“苦楚”和“孤独”。老师只要激发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他们就能“说”出来和“写”出来。
2.找回儿时影像。找儿时影像就是带着目的进行课外观察。观察时需要回忆、需要想象、需要记录、需要比较。如茂密的树在哪儿,会怎样风声鹤唳;山涧的泉在哪儿,会怎样流水叮咚;小河在哪儿,河里的鱼儿在怎样漫游,怎样用竹嚎子捕捉;家乡特产是什么,会让人怎样的艳羡;山上的奇怪仙石是不是还与原来一样引人注目;姓张的老伯还在那里放牛和耕田,父母还一同在田里劳动,一边劳动一边怎样唱着山歌;曾经的我赶过的鸡鸭在哪里放,曾经放过的牛如今在哪里……眼前有画、有实景,心内就会被触动,再结合语文学习,书中的每一个词都会变成令人羡慕的钻石,每一个句子都会变成具有生命灵感的、充满画意的诗句,每一个段落都会变成充满诗意的画面。让学生早已司空见惯的或是模糊的影像生活迸发出扣人心弦的生命力量,以致迸发出难以遏制的写作激情。
3.制造情景感染。此法主要在于课内训练,老师注重深挖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备课,找准课文欣赏点,利用图像、美术、音乐或道具等多种手段渲染情景气氛,让学生读让人感动的文字,激起学生的说读写的欲望。并能根据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找准课文与记忆的联结点,勾起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点,达到想抒发自己感情的目的。通过读、说、找准课文精彩文字,让他们将那些司空见惯的对象从山里、田园里、小溪中和熟悉的父母乡亲的影像中鲜活地再现出来。
4.同伴分工合作。组织学生互相了解各自的家庭情况非常重要,比如人口的多少、房屋的好坏、环境的优劣、家庭成员的结构状况、家乡美景的介绍等,交流得越详细越好,让学生了解得越清楚越好。学生在讲述自己的家庭的情况时,力争做好讲解情况的真实性和从中介绍的感情倾向,力争从积极的角度对其它学生成长起到助推作用。交流才能进步,每个孩子的体验都有很大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各自的侧重点,意见的交流融合最大限度的扩大了思想的外延,达到所学知识的最大化。每个小组的孩子都有各自的表现欲望,随着分工合作,孩子们在好胜心的作用下,都会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献出来,达到了想说话而会说话、畅所欲言的目的。
做到以上这些还不够,农村孩子的作文语言还需要巩固提高。
1.横向地联系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为了很好地帮助孩子说话与写作,实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与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加强孩子的人际交往实践活动,让孩子学会分组观察、集体参观、分组访问、集体整理、个别讲述、集体记录、分组表演、集体交流欣赏、家校回忆、互诉真情等,让孩子学会对感受的体验、对快乐的分享、对经验进行补充和丰富。
2.忘我的课外阅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说:“建立自我、追求忘我。”课外阅读,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建立在孩子感兴趣基础上的忘我劳动。在阅读阶段之初,老师要推荐欣赏唐诗宋词,开展神话、成语、民间、童话寓言等故事比赛,寻找与课文有关且有趣的相关内容,了解古今中外的读书风情,让孩子获得无穷的感染与力量。忘我的课外阅读,有追求才能阅读,为了知识渊博,为了通情达理,为了进一步深造,为了用丰富的知识奉献人类。忘我的课外阅读表现在兴趣上,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的愉悦感。课外阅读表现在内容的选择上,优秀的书籍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健康的书籍才能催人奋进,适合阅读的书籍才不会让人读起来囫囵吞枣。课外阅读表现在读书的方法上,大面积的泛读与小范围的精读相结合,由浅入深地慢读与循序渐进地品读相融合,定点的背诵与典型句的欣赏并驾齐驱等。读得多就会“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读得细才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随机的兴趣写作。农村孩子的内容再现非常重要,把从小认识的快要忘记的内容即相对容易丢失的记忆做到有目的的重复与再现。教会学生回忆。曾经种过的花儿,曾经栽过的树,曾经放过的牛羊,曾经养过的猫狗,曾经在林中检过的蘑菇,曾经见着的野兔,曾经住过的老房屋,曾经打过架的同学,曾经堆过的雪人以及山高水长,草长莺飞等。好的写作大多是心中的记忆形象。有了那么多“曾经”,就肯定有那么多的美文,有那么多的激情回忆,就不愁没有那么多的美文涌现!
4.常态的合作交流。首先是要有充分的说话时间和机会。其次是把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毫不保留地说出来。第三是说出来的东西不怕别人评论,本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心态去比较优势和差距,中肯地评别人和诚恳地接受别人的评价。第四是话越说越多,话越说越生动。
老舍说:“风格不是由字词的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我相信,小学生本就是一个爱说话、对事物有新鲜感的群体,只要对他们用心去培养,孩子想说话、会说话甚至会写作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血肉丰满的大实话。
让农村孩子“口能生趣,笔能生花”靠的是唤醒,靠的是老师的用心。
邓正榜,教师,现居湖北长阳。
那么,农村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山里孩子观察的个体漠视。人们常说,乡里的孩子没有城里的见识广。其实,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乡里的孩子不是没有可观察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要更丰富一些。只不过是在观察过程中被观察对象没有在孩子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在于乡里孩子在认识对象时大多是单独的、个体的,而非群体。孩子与对象只是相视而没有交流,没有分享,也就自然而然地缺少记忆,认识的过程忘却了对所见内容的依附关系,也就淡化了彼此间的生命感情。孩子想说话,但没有表达的对象,失去了把所见到的东西当作欣赏的对象并与他人来谈论的机会。长此以往,山野里的孩子对所认识的东西也就变得视而不见,叫他表达或写作时,只有朦胧的印象,没有清晰的积累,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城里孩子的观察属群体的群赏表现。较之山里的孩子,城里的孩子就迥然不同,他们在校学习时,容易唤起第二次记忆。城里的孩子观察事物时均是成群结队,都会进行三三两两地谈论或集体发出惊呼,这种人与事物间的交流是生命间的情感的真正互动。
3.个体与群体的差异结果。虽说乡村孩子的见识量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少,却因见识时缺乏交流与分享,导致孩子记忆的品质极其恶劣。所以当老师唤醒他们时,往往是似曾相识、模糊不堪,想说而说不出来,说话与写作时心中就一片空白,说话吞吞吐吐,写作粗制滥造。但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孩子就开始学会抄袭、拼凑和说谎话,于是不真不假、丢三拉四、语不着边际的文章就肆意泛滥。城里的孩子正好相反。
鉴于此,欲想农村的孩子作文时真实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就难了。我们要想达到有情的、活泼的写话目的,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想说话、有话说。那么,怎样把农村孩子的作文语言训练好呢?
1.关注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是看得见、听得着的世界;一个是内在的,即人的内心。作文写不好的人,通常只有一个外在的世界,其内心是淡漠的。作文教学时,不要留于形式,更不能形而上学,要使学生知道人还有一个广阔的、丰富的内在世界。只有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才会敏感起来。而今,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只有爷爷奶奶或所寄亲戚相伴,他们都有一种不愿说出来的、难以言状的“苦楚”和“孤独”。老师只要激发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他们就能“说”出来和“写”出来。
2.找回儿时影像。找儿时影像就是带着目的进行课外观察。观察时需要回忆、需要想象、需要记录、需要比较。如茂密的树在哪儿,会怎样风声鹤唳;山涧的泉在哪儿,会怎样流水叮咚;小河在哪儿,河里的鱼儿在怎样漫游,怎样用竹嚎子捕捉;家乡特产是什么,会让人怎样的艳羡;山上的奇怪仙石是不是还与原来一样引人注目;姓张的老伯还在那里放牛和耕田,父母还一同在田里劳动,一边劳动一边怎样唱着山歌;曾经的我赶过的鸡鸭在哪里放,曾经放过的牛如今在哪里……眼前有画、有实景,心内就会被触动,再结合语文学习,书中的每一个词都会变成令人羡慕的钻石,每一个句子都会变成具有生命灵感的、充满画意的诗句,每一个段落都会变成充满诗意的画面。让学生早已司空见惯的或是模糊的影像生活迸发出扣人心弦的生命力量,以致迸发出难以遏制的写作激情。
3.制造情景感染。此法主要在于课内训练,老师注重深挖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备课,找准课文欣赏点,利用图像、美术、音乐或道具等多种手段渲染情景气氛,让学生读让人感动的文字,激起学生的说读写的欲望。并能根据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找准课文与记忆的联结点,勾起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点,达到想抒发自己感情的目的。通过读、说、找准课文精彩文字,让他们将那些司空见惯的对象从山里、田园里、小溪中和熟悉的父母乡亲的影像中鲜活地再现出来。
4.同伴分工合作。组织学生互相了解各自的家庭情况非常重要,比如人口的多少、房屋的好坏、环境的优劣、家庭成员的结构状况、家乡美景的介绍等,交流得越详细越好,让学生了解得越清楚越好。学生在讲述自己的家庭的情况时,力争做好讲解情况的真实性和从中介绍的感情倾向,力争从积极的角度对其它学生成长起到助推作用。交流才能进步,每个孩子的体验都有很大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各自的侧重点,意见的交流融合最大限度的扩大了思想的外延,达到所学知识的最大化。每个小组的孩子都有各自的表现欲望,随着分工合作,孩子们在好胜心的作用下,都会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献出来,达到了想说话而会说话、畅所欲言的目的。
做到以上这些还不够,农村孩子的作文语言还需要巩固提高。
1.横向地联系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为了很好地帮助孩子说话与写作,实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与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加强孩子的人际交往实践活动,让孩子学会分组观察、集体参观、分组访问、集体整理、个别讲述、集体记录、分组表演、集体交流欣赏、家校回忆、互诉真情等,让孩子学会对感受的体验、对快乐的分享、对经验进行补充和丰富。
2.忘我的课外阅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说:“建立自我、追求忘我。”课外阅读,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建立在孩子感兴趣基础上的忘我劳动。在阅读阶段之初,老师要推荐欣赏唐诗宋词,开展神话、成语、民间、童话寓言等故事比赛,寻找与课文有关且有趣的相关内容,了解古今中外的读书风情,让孩子获得无穷的感染与力量。忘我的课外阅读,有追求才能阅读,为了知识渊博,为了通情达理,为了进一步深造,为了用丰富的知识奉献人类。忘我的课外阅读表现在兴趣上,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的愉悦感。课外阅读表现在内容的选择上,优秀的书籍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健康的书籍才能催人奋进,适合阅读的书籍才不会让人读起来囫囵吞枣。课外阅读表现在读书的方法上,大面积的泛读与小范围的精读相结合,由浅入深地慢读与循序渐进地品读相融合,定点的背诵与典型句的欣赏并驾齐驱等。读得多就会“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读得细才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随机的兴趣写作。农村孩子的内容再现非常重要,把从小认识的快要忘记的内容即相对容易丢失的记忆做到有目的的重复与再现。教会学生回忆。曾经种过的花儿,曾经栽过的树,曾经放过的牛羊,曾经养过的猫狗,曾经在林中检过的蘑菇,曾经见着的野兔,曾经住过的老房屋,曾经打过架的同学,曾经堆过的雪人以及山高水长,草长莺飞等。好的写作大多是心中的记忆形象。有了那么多“曾经”,就肯定有那么多的美文,有那么多的激情回忆,就不愁没有那么多的美文涌现!
4.常态的合作交流。首先是要有充分的说话时间和机会。其次是把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毫不保留地说出来。第三是说出来的东西不怕别人评论,本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心态去比较优势和差距,中肯地评别人和诚恳地接受别人的评价。第四是话越说越多,话越说越生动。
老舍说:“风格不是由字词的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我相信,小学生本就是一个爱说话、对事物有新鲜感的群体,只要对他们用心去培养,孩子想说话、会说话甚至会写作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血肉丰满的大实话。
让农村孩子“口能生趣,笔能生花”靠的是唤醒,靠的是老师的用心。
邓正榜,教师,现居湖北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