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岩静脉影像解剖学特征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研究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与脑水肿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外伤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其中外伤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均分为致伤后12h、1 d、3d及5 d4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定AQP-4的表达.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
患者女性,70岁,因间断发热1月余伴意识改变18 d入院,否认酒精和药物滥用史.患者于2009年12月份因"排便异常"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并于2009年12月28日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第8天患者出现高热,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为金葡菌败血症,予以抗感染治疗2周,体温渐正常。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CT诊断,以及与老年性脑萎缩的鉴别要点.方法 福建省平潭县医院外科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TSE患者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与同期40例老年性脑萎缩患者的CT征象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患者TSE共91处,其中发生于颞额部31例(34.1%),额部30例(33%);合并老年性脑萎缩34例;首次CT检查发现T
目的 探讨CAD/CAM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对收治的85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运用CAD/CAM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塑形修补平均时间为(13.00±2.56)min,术后患者颅骨缺损综合征改善率为85%,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三维重建示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塑形满意度为100%.结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HPC)中p53及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和复发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自2005年1月采用至2008年1月手术切除治疗的97例中枢神经系统HPC患者的临床资料,HE染色97例FIPC标本并按照WHO标准进行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不同分级、复发和未复发肿瘤标本中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检测显示HPC分级Ⅱ级74例,Ⅲ
目的 分析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特点,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松果体区肿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8例患者术前行1H-MRS和DWI检查.结果28例松果体区肿瘤分别为生殖细胞瘤11例,畸胎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1例,小脑幕缘脑膜瘤3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错构瘤1例.表皮样囊肿2例.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松果体区囊实性肿块,密度/信号
目的 调查和分析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自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癫痫中心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癫痫患者65例,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表-31(中文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发作类型、病程、认知功能、用药依从性、发作担忧作为自变量,以生活质量表-31(中文版)中相关评分作为应变量
目的 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处理、手术指征及方法. 方法 收集自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住院的58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门诊第一次常规头颅CT平扫发现血肿者42例,迟发性血肿者10例,开颅手术中出现迟发性血肿者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行冠状面、矢状面三维重建,计算血肿总量、幕下和幕上血肿量,其中血肿总量≥30 mL或幕下血肿≥15 mL者有42例,均采
Fahr病又称家族性特发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为一种罕见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头晕、头痛、精神障碍等因神经元慢性损害而产生的症候群。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磷正常。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脑内基本对称分布的钙化灶。本文报道Fahr病合并肾性尿崩症一例。
目的 评价术前手术入路设计在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6例行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的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手术前通过MR检查设计移植靶点及入颅点,使两者间连线避开脑组织重要功能区、脑室系统及软化灶,术后通过MR检查观察实际移植靶点及手术入路与术前设计是否符合。结果术后复查MR,常规扫描显示实际移植靶点与术前设计靶点基本符合,SWI序列显示实际手术入路与术前设计相符合。结论术前手术入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