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逻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转向”的意义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dongyan90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五十多年里,国际关系理论探索一直以“实在性”因素为核心,从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研究领域来看,它们都在寻找一个重要而又合理的单一因变量,以便于对国家行动的原因进行具体解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因素解释力是主流理论间争论的焦点,以变量的客观性和实践为研究重点。当研究变量转向知识概念后,就会出现很多新的疑问,如知识对行为主体行动的影响程度、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影响变量背后的知识结构等。本文研究主要以知识为核心,将行动与知识的关系辩论作为研究焦点,通过对“知识转向”的探索,影响文化建构走向和发展。
  1.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关于“行动逻辑”理论概述
  (1)结果性逻辑:以理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坚持利益决定行动。从发展现状来看,理论主义关系论包括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体现的是结果性逻辑。其基本内涵是:行动主体行动的主要动因是对利益的权衡。
  (2)适当性逻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坚持规范塑造行动。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末期,其主流的观点是“文化选择”,其逻辑选择为适当性逻辑,指的是在进行相关研究探索时,行动的社会规范性是行动的前提和动因,也就是规范性决定行动。理论研究认为,行为体必须要在社会规范体系内,进行与身份相匹配的活动。
  (3)实践性逻辑:以实践主义理论为基础,坚持实践引导行动。社会学实践理论出现于20世纪后期,是国际关系学中最具实践活力的理论发展趋势。其主要源于对安全共同体的研究,最为突出的观点就是“实践选择”,也可以称之为“实践引导论”。实践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行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能够物化背景性话语和知识。
  2.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表象性到背景性”的知识转向
  (1)理论基础分析。能够被认知和理解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背景性和表象性两大类,是知识转向的主体,影响人们对于行动逻辑的认知。表象性知识观点来源于主导型知识论,是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背景性知识指的是非表象、无意识和无法说明的知识体系。
  (2)行动逻辑核心问题分析:知识与行动。按照前文分类标准,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出现转向:行动主体行为的主要驱动力究竟是背景性知识还是表象性知识,是当前研究领域争端最多的话题。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存在潜在性假设条件的,即表象性知识前提。纳什认为,是理性引导行动,博弈双方都以争取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进而取得最具价值的结果。事实上,表象性知识在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和引领地位,所有关于行动逻辑的研究都是围绕表象性知识进行设计的。在长期理论发展进程中,知识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一直没有进入关系学界的视线,因研究方向被限定在表象知识范畴内,使研究人员产生思维定势,一直在表象性知识的范畴内寻找答案,从未产生过质疑。随着实践理论的兴起,行动逻辑的核心问题开始发生转向,其对于实践性、社会性和地方性的实践探索,对传统国际关系知识边界已经产生冲击,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其“行动逻辑”研究正在向无以言明的背景性知识转化。可以说,当行动逻辑的核心认知发生变化,国际关系研究思路也在悄然变化,向更具实践意义的方向发展。
  3.基于“他文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知识转向”理论创新
  (1)不同文化结构对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影响。在“二元对立”认知模式当中,“自文化”与“他文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截面,是一个纯二元对立结构,也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国际关系研究存在的思维定势,即主流西方文化与非西方、非主流文化的对立。
  (2)“自文化”内部他者理论反叛性分析。因实践的本体优先特征成为行动的最大动因,心物二分理论受到极大的质疑,标志着表象性知识霸权地位产生动摇。在以知识和实践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理论当中,用“实践者”代替了“超验人”,说明人的社会属性,在实践中不能与生活分离。
  (3)“他文化”在“自文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知识转向”的重要意义在于释放了“他文化”的创造属性,拓展多元理论发展空间,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是实践活动的具体反映。而实践行为不同也能够导致行动原因的区别,进而影响理论构建。从实践和研究成果来看,理论都在地方的和具体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不存在脱离实践的理论,基于“他文化”的逻辑理论既在发展中创新,又在创新中反思。
  知识转向既是一种释放“他文化”和他者的逻辑,也是自下而上的解释逻辑。无论他者代表的是异己,还是文化边界之外的行动者,都是实践、经历和行为的共同体之一。一旦基于背景知识条件下,文化实践和经验得到释放,能够为行动逻辑的理论化、创新化和概念化,输入更多的生命因子,在人类思想的交锋中产生更大的理论光华。
  (作者单位:南京市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其他文献
对新疆白干湖钨锡矿工艺矿物学与初步选别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主要金属矿物为钨锰矿、锡石、白钨矿等,脉石主要为石英和长石。钨锰矿、锡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表明该矿石具有良
摘 要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大学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应该从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这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激发主动性,自觉评价和调节行为,从而接纳、管控和超越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  “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是著
自前苏联1957年向太空发射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到1994年7月底,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4511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00颗左右是军事卫星。从数量上看,前苏联拥有2908颗,美国拥有12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指导课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奉献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问题;对策  一、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部分高校教学中只注重文化课程教
众所周知,每一种特征的继承都是由来自父母的两个基因负责,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显性基因。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相遇时,才会发生特征的变异。自然界中的白鸦之所以寥寥无几就
在,而且还显露了原来只露出眼珠的那只眼睛和半张开嘴中的牙齿。毫无疑问,石像的客观性不能怀疑。科学家还算出了火星上人面石像的大小,从头发到下巴为1.6公里,宽1.3公里,比
0 引言在经历了2001年的大起大落和2002年的低迷之后,2003年中国钨行业从总体上看,取得了长足发展.回顾2003年中国钨品生产、出口、国内消费、价格和产品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
2008年12月2日,中国钨业协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会员单位代表、仂会领导和顾问、特邀嘉宾以及新闻界朋友等共计16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国有色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掀起了教育改革的巨大浪潮。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认识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突破传统的评价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从不同智力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倡导人人成材的学生观。  关键词:智力层面;中职学校;学生观;成人成才  1.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加德纳批评心理测量学家用了太多的时间给人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差异”已成为教学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时,要从学生主体分层入手,并在课中实施分层引领,注重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最佳的发展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理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5-03  作者简介:吴惠龙(1962—),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