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不脱贫我不走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功少过安然退,品茶弄孙享天伦。精准扶贫事未尽,扶贫帮困勤咨询。”2015年6月25日,60岁的国家电网陕西榆林供电公司干部张雷威正式退休。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首小诗,谦逊地总结了自己16年难以割舍的扶贫情结。
  16年里,他足迹遍布榆林神木、吴堡、米脂等6个县区的沟梁峁岔。
  16年里,他写下了50多万字的扶贫笔记,总结出一套“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精准扶贫方式。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感慨地说:“老张真是扶贫的内行。”
  16年里,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身心投入社会扶贫事业,为此他曾愧疚地说:“挺对不起家人。”
  2014年,张雷威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把村里当家,群众就是亲人 ”
  怎么和农民打交道?这是很多扶贫干部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张雷威说:“把村里当家,村民就是亲人。”
  2003年春,张雷威来到神木县芹菜沟村扶贫,村民刘爱田怀疑地问:“老张,你也是应付一下就走吧?”张雷威斩钉截铁地说:“乡亲们不脱贫我不走。”
  老乡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扶贫干部真的不一样:他把铺盖卷搬到村头的废弃学校,自己动手换玻璃、盘土炕,还置办了灶具。安顿好生活后,他套上骡车,白天上山挖苦菜,在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晚上找村民,三三两两拉家常。
  “老张锄地拔草,没有一点官架子。”65岁的村民解礼兴回忆,张雷威从不把自己当外人,说话以“咱村”为先,逢到饭点,村民吃啥他吃啥。上炕盘腿,没有凳子就蹲下。渴了,水缸里的大勺端起就喝。
  曾与张雷威一起扶贫的张棣说,张雷威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实干精神。因为他知道,扶贫干部不仅要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还要能办成事。


  16年扶贫,张雷威并不限于弄几个项目,只要是村民的事,他全是一副热心肠。有人到城里看病,他帮忙联系。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按当地习俗去搭个礼。渐渐地,老乡们都把老张当成了自家人,谁家婆媳闹矛盾,找他调解;谁家杀猪,上门请他去吃杀猪菜。
  “我有好几个娃在外打工,捎回来的钱变不成水,是张雷威帮我们把自来水抽上山,他比亲人还亲哩!”吴堡县薛下村的薛耀时老人对9年前的一幕记忆犹新。那天,他锄完地回家,看到张雷威拄着双拐,腿上打着石膏,在村口检查饮水管道。
  原来,张雷威下乡时一脚踩空,脚骨三处骨折,石膏才固定了27天就在家里再也躺不住了,他瞒着家人,偷偷跑回了村子。张雷威说:“薛下村的饮水工程到了最关键时刻,如果耽搁了,之前的苦和累就白受了。”
  如今,薛下村用上了自来水,可由于耽误了治疗,张雷威的脚落下终身残疾,从那时起,张雷威就一直跛着脚奔波在乡下。妻子尚翠霞忍不住埋怨:“为了扶贫,你连命都不要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办法总比困难多
  张雷威扶贫点子多、看得准、有思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张扶贫”。张雷威发现,扶贫要做好,不能把资金一发了事,要帮村民设计致富思路,选好致富项目,这样才能挖掉“穷根”。
  李永斌、李长占是米脂县七里庙村村民,兄弟俩一直琢磨着种香菇,又担心风险大。张雷威看出他们的顾虑,2015年5月带着兄弟俩远赴山西参观香菇种植。当看到一个大棚年收入5万元后,兄弟俩终于打消了顾虑。
  一路上,张雷威给他们管吃管住,开支1600余元。同行的人想不通:“凭什么他们种香菇发财,国家给垫钱?”
  “一个人富了,往往能带动一群人。”张雷威有更长远的想法,让兄弟俩牵头成立一个蘑菇种植合作社,能解决村里好几户高龄贫困户的生计。
  “守着黄河没水吃”一直是吴堡县下山畔村世代面临的尴尬。这里的红枣个大、味甘、色艳,远近闻名,却受制于缺水,产量一直上不去。
  时任村支书丁爱国回忆,张雷威看准了症结,找来经费在塬上修建了15口集雨水窖。现在,下山畔村每年稳定产枣75万公斤,被省政府确定为“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当年修建的15口水窖派上了大用场。
  精准扶贫还需要改变传统,引进好的思路和方法。吴堡县车家塬村养蚕历史悠久,2008年以前,村里还是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土法养蚕,蚕丝品质不好,相关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张雷威找来县蚕桑站技术员,在村里建了个小蚕培育室,采用电加温加湿,避免了传统火炉温度不匀、漏烟熏死蚕苗的问题。
  张雷威还借鉴烘烤红枣的原理,在车家塬村建起了双轨车的烘烤加工房,一天可烤1000多公斤蚕茧,又白又亮。他又建议县政府把桑树种植扩大到周围六个村子。如今,车家塬村自办起蚕丝加工厂,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


  吴堡县深砭焉村是个传统的养羊村,但由于饲养方式落后,品种退化,严重影响了村民养羊的积极性。张雷威从辽宁调配了三只纯种白绒种公羊,分配给养羊示范户,开展标准化养殖。在示范引领下,全村存栏羊近900只,仅养羊户年均收入就达3万多元。2013年,村里规划种植山地有机苹果,肥料供不应求,一方羊粪卖到了160元。一个畜牧、农业和林果互补互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在深砭焉村形成了。
  “适度养殖,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发展产业,次年脱贫、三年致富。”张雷威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陕北农村脱贫致富的产业链。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扶贫工作中,如何面对一些老弱病残、力不从心的贫困户,张雷威的回答是:“一个群众也不能落下,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真扶贫。”
  张雷威带着国网陕西电力扶贫团经过大量调研,形成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成效精准”的陕西电力扶贫模式,把貧困户按劳动能力分为强、中、弱三类,每一类确定不同的帮扶项目。
  针对有较强劳动能力,但缺项目、缺资金的贫困户,张雷威采用扶持圈舍饲养的办法发展养殖业,村民自购20只母羊,电力扶贫团提供5000元的圈舍补助款和一只优质白绒种羊。养牛劳动强度小,收入适中,适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高龄贫困人口。村民自购一头秦川牛,电力扶贫团再配一头,一年可繁殖两个牛犊,年收入超过1万元;针对因病因残致贫、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张雷威采用能人带动,成立互助合作社的方式帮扶他们。


  米脂县史家坬村是张雷威扶贫模式开花结果的地方,全村的贫困户均已受益。“现在养羊不到一年就有46只了,卖10只羊收入1万多元。”3月16日,61岁的冯有飞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扶贫先扶智。吴堡县寺沟村是作家柳青的家乡,村里的柳青小学因为贷款未还清,教师的工资都发不下来。张雷威知道了,不仅联系为学校还清贷款,还给学校赞助图书,更换课桌,配置了电脑。
  2011年,寺沟村一举考上22个大学生,成了吴堡县的大新闻。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却没钱上学。张雷威又动员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的职工捐款5.8万元,筹资25万元,成立了寺沟村柳青助学金,专门资助上不起大学的贫困学子。
  扶贫要扶真贫。寺沟村村民刘继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和母亲相依为命。张雷威逢年过节都会送去1000元慰问金,但他明白,这点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又筹资帮刘继养起了羊,两三年后,养殖上了规模,刘继的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这么多年,我们摸索到了一些帮村民脱贫致富的好门道,不能在半路撂挑子。”张雷威告诉记者,让因病因残致贫的村民加入互助合作社是他下一步的打算。在米脂县史家坬村,新的养牛合作社正在筹建中,村民“好牛卖不上好价”的难题有望破解。米脂县七里庙村的蘑菇种植合作社内,新鲜的香菇破土而出,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
  看着自己奋斗过的穷山沟发生的变化,已经退休的张雷威依然坚持上坡下岭,奔忙在扶贫一线。他说:“想起那些还没有脱贫的乡亲,我睡不着觉。”
其他文献
备受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于10月27日胜利闭幕,全会公报既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作了全面总结,更对未来全面从严治党作了切实动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全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对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全会公报要求“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那么,扶贫工作队伍如何更好领会“全党必须警醒起来”的忧
期刊
多日颠簸在平均4000米的海拔上,正是雪域高原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成片的红艳艳的格桑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到令人窒息。然而,记者却无心欣赏绮丽的高原风光,8天时间调研组的行程已超过3500公里。空气稀薄,山路盘旋,百舍重茧。  对国务院扶贫办来说,这只是一次常规的基层调研,对记者来说,却是一次难忘、震撼的经历。  决心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离骚》  出发前,调研组开了碰
期刊
风雨二十余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肩扛支农重任,尽心竭力,主动担当,服务足迹遍布神州大地。2015年以来,农发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行工作,向贫困群众许下了一个“幸福”的承诺。  为了这个承诺,农发行人倾注真心真情,付诸全心全力,迅速推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筑起了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安居园。从此,贫困农民告别了茅屋草房、矮墙篱笆,住进了白墙黛瓦、设施齐备的安置小区
期刊
车祸,尿毒症晚期,先后五次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身的伤痛和重病,却情系扶贫。7年来,他共担任四轮建设扶贫工作队长,将无数身影留在了驻点村的田间地头。他就是周广春,湖南省永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驻小溪村、老村建整扶贫工作队队长。  上世纪80年代初,正上高中的周广春因车祸致左大腿骨折、右小腿两处骨折,脾脏摘除,从此疾病缠身,逢阴雨天,两腿麻木剧痛,导致行走困难。90年代末,祸不单
期刊
8月13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务院扶贫办在拉萨举行座谈会。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主席、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洛桑江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由自治区副主席、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其美仁增主持。  洛桑江村首先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代表陈全国书记,代表全区各族人民向刘永富一行来藏调研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对国务院扶贫办长期以来给予西藏
期刊
5月,在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武警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侯宝杰、副主任医师赵杰、护士长冯慧萍等8人组成的专家医疗团队,远赴西藏高原,为拉萨索县63名白内障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恢复的患者,重见了久违的光明,他们拉着医生的手热泪盈眶,嘴里不停地说着:“突及其、突及其”(藏语“谢谢”),并把象征友谊、友好的洁白哈达献给了医疗专家。  近两年,武警总医院在完成对官兵服务保障任务的同时,坚决贯彻落实习近
期刊
“菜单式”扶贫从贫困户的需求出发,归纳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通过细化落实脱贫措施,提高脱贫效率,能有效调动贫困户脱贫积极性,激活“造血”功能,实现由“让我脱贫”转化成“我要脱贫”。  安徽省逐步探索“菜单式扶贫”,让贫困户在脱贫中做自己的主,让扶贫人财物发挥最大效用。  贫困户按需“点菜”  6月16日傍晚,含山县环峰镇东山村,73岁的李宗桂坐在新修的厨房里,炉膛里的火苗正旺,映红了老人的脸颊。李宗
期刊
湖北恩施龙凤镇,正在进行一场扶贫变革。这场变革,与李克强5年内两次到访恩施有关。  2012年 12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十八大后的首次基层调研地点,选择在了江西九江和湖北恩施。在第二站恩施,李克强再次见到了曾经探访过的贫困老友——龙凤镇龙马村纸厂沟组龚延祥一家。  2008年4月 26日下午,李克强在恩施州考察。在路上,他要求临时停车,第一次走进了龚延祥的家
期刊
摄影记者为获得完美的画面,常常会卧姿、跪姿仰拍;为获得“一览众山小”的效果,会乘坐飞行器航拍;为获得真实灵动的画面,会身入水下潜拍。仰拍也好,航拍也好,潜拍也是,都是一种工作的姿态。做人做事都需要姿态。  姿态,是常用的书面用语,简明扼要,无须注释。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在大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姿態。山高水长,是山和水的姿态,海纳百川是大海的姿态,梅兰竹菊、岁寒三友各有姿态
期刊
为解决贫困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从2011年初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行署与内蒙古开发银行合作,全面启动“扶贫支点”工程,力图通过政府担保,财政贴息,撬动银行信贷,支持农牧民发展生产。  “扶贫支点工程”即为农牧民微贷款业务,主要面向全盟贫困农牧民群体,对有致富愿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信贷支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据了解,工程主要依托扶贫系统的组织网络,发挥金融办、城投公司、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