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报告两例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在病程中发生了扁平苔藓(LP).例1:53岁男性,患淋巴细胞和梭形细胞胸腺瘤.术后3年肿瘤首次复发,予以局部放射治疗,一个时期用环磷酰胺治疗.病程中多次并发肺炎、败血症,最后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症,考虑乃继发于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IgA和IgM完全缺乏,IgG降至60mg/dl(正常570~1700mg).链激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流腮病毒皮肤试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两例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在病程中发生了扁平苔藓(LP).例1:53岁男性,患淋巴细胞和梭形细胞胸腺瘤.术后3年肿瘤首次复发,予以局部放射治疗,一个时期用环磷酰胺治疗.病程中多次并发肺炎、败血症,最后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症,考虑乃继发于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IgA和IgM完全缺乏,IgG降至60mg/dl(正常570~1700mg).链激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流腮病毒皮肤试验阴性,二硝基氯苯致敏试验阴性.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显示B淋巴细胞缺乏,T淋巴细胞正常.骨髓检查证实B细胞和浆细胞明显缺乏.总溶血补体正常,C1q和C3降低.
其他文献
麻风垂足的矫治常用胫后肌移位术,常用方法有二:①止于中跗关节的关节囊(Selvapandian及Brand,1959),②分两股止于伸趾肌腱(Srinivasan氏法).作者从1970~1978年对172个病人的191只垂足作了手术,其中随访在1年以上的115只足中,78只足用Srinivasan氏法,20只足用Selvapandian氏法.17只足采用其他方法的肌腱移位术,作者对第一和第二种方法
本文报告在麻风接触者中同时进行麻风菌素试验及荧光麻风抗体吸收(FLA-ABS)试验之结果.其目的为:(1)检测麻风家属接触者的临床下感染.(2)检测有发生麻风危险的接触者.为此,作者对107名细菌阳性病例(LL及BL)的儿童接触者和31名细菌阴性病例(T、BT P)的儿童接触者进行了观察.Dharmendra麻风菌素系用瘤型麻风组织经氯仿提取并用乙醚处理以去除脂质,最后使成0.5%石炭酸盐水悬液,
主要限于口腔粘膜的疣状黄色瘤是不常见的.作者报告了5例并结合文献报告的27例,共32例,进行分析:年龄18~80,平均46岁,40岁以上23例占74%,小于40岁者只有8例,占26%;男女各半.
估计寻常性鱼鳞病(IV)的发病率是1/250~1/1000人,X-联鱼鳞病(XI)的发病率约为1/6000男人,板层状鱼鳞病(LI)和表皮松解性过度角化症(EH)见于1/30万人.由于环境的影响(鳞屑性皮肤病在温、湿的环境中改善)和表现的不同,发病率资料可能含有中度误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某些神经精神症状是由于抗体结合神经原细胞膜的直接影响所引起,这一假设是根据具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抗神经原活性而得到证实。
作者报告一例损害相当一致的发疹性全身汗管瘤,组织学检查可见有大量的透明细胞。患者40岁,女性,15岁时即发病,皮疹成簇分布于整个面部、胸、腹、腋、上肢、及两侧股部,皮疹为柔软的正常皮色丘疹,1~3mm大小。
作者报告从1969年1月至1980年12月间连续观察的2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28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的SLE临床诊断标准.其中25例肾活检或尸检证实为狼疮性肾炎组织学改变.应用血液透析法的指征与非狼疮性肾功衰竭者相似:内生肌酐廓清率持续减少至10ml/分以下,同时伴有尿毒症的症状与体征.在早期作者用-kiil平板透析器,每周治疗18~30小时.继而采用中空纤维透析器,每周治疗9~15小时.血液透
患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或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的婴儿,他们的无痛性口腔念珠菌病的根治常是困难的。常规的疗法是应用口腔用的制霉菌素混悬液。但口服的抗真菌药大部分被咽下,不能与口腔粘膜充分的接触。
不断新生的各层鳞状上皮成为检查细胞形成、成熟和死亡调节机制的一种重要的模型.本研究利用剔除了真皮成分的各层表皮分别加入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及环磷酸腺甙(cAMP)衍生物,进行体外试验,视其糖酵解和结合氨基酸的速率来检查它们对于正常表皮与增生表皮代谢率的影响.
作者在夏天观察到3例女性病人,其症状都是眶下部、鼻和上门齿的感觉异常,并认为这是一个并不少见的综合征.3例患者的病变均开始于下眼睑和颊部上方皮肤,其症状为麻木,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这些症状逐渐发展到鼻部,并在空气进出鼻道时产生一种不舒适的特殊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