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比较学习汉语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 要 ] 鲍康宁的《英华合璧》50年内修订、再版达14次,包含着鲍康宁重要的汉语教学和学习理念。其中通过比较学习的思路尤为突出,既有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也有汉语内部的比较,后者既包括语音的比较,也包括词语和语法的对比,还有语用的对比。《英华合璧》的体系对西方人来说“自然且简便”,至今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关键词 ] 鲍康宁;《英华合璧》;比较;教学理念
  [ 中图分类号 ] G45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4634(2018)04-0045-06
  0 引言
  英籍传教士鲍康宁(F W Baller,1852-1922)编写的《英华合璧》(Mandarin Primary)分为4卷:elementary(初阶)、advanced(进益)、supplementary(增补)、miscellaneous(大全)。第一卷解释和说明简单的习语,第二卷处理复杂一些的内容,第三卷通过增加词汇和短语进行扩展,第四卷给出涉及各种主题的词汇并有3篇课文。《英华合璧》于1878年出版后广受欢迎,经作者多次修订扩充,一共出了14版。其中,第8版做了重大的修订,基本奠定了以后几版的基础。本文的描写分析以第8版为主,同时也参考了12版。作为一本100多年前的教材,《英华合璧》在当时独树一帜,鲍康宁在语音教学中对比送气/不送气音,并和英语做了很多比较,声调练习的设计也非常巧妙[ 1 ]。
  吕叔湘强调: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无论语音、词汇、语法,都可以通过对比来研究……语言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教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就在中外对比上多讲点,主要是讲汉语和英语比较[ 2 ]。陆俭明、王黎也指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需要作汉外对比研究[ 3 ]。
  语音的比较[ 1 ]已有较详细的说明。本文主要分析和考察词汇、语法和语用的比较,既包括英汉比较,也包括汉语内部方言或具体用法的比较。
  1 词语的比较及其网络构建
  1.1 词语的比较
  鲍康宁的母语是英语。同时,他也精通汉语,既是汉语教师,又是成功的汉语学习者。因此,他比较的角度、内容对英语为母语背景的人来说针对性非常强。
  “难度等级模式”是对比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难点集中在难度等级为3、4、5级的项目:3级是目的语虽有某项目,但形式、分布、使用和母语不同;4级是目的语的某个项目在母语中没有,如“把”字句等;5级是母语中的一个项目在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更多的项目。对比分析虽然后期受到很多诟病,但在教材编写和语言对比上的作用不容置疑。鲍康宁在《英华合璧》中成功使用了对比分析。属于3级的如:(1) “隔”怎么用:隔一般相当于英文的interval,既可用于时间也可用于距离。次要的意思是属于不同的东西,当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时这样用,如:这个药隔一天吃一回。|隔两条街,有个姓许的住家。|我们隔着教。(2)正南正北的位置顺序相反,东北指N.E.,西北指N.W.等[ 4 ]。(3)“打”的用法:英语中同样词语的意思在不同句中意义各异。因此,strike的使用可表人们打人,或者人们想出一个主意,或者人们走对路了,而乐队则是“开始演奏”或工人“罢工”。这些不同的用法会让外国人感到非常费解,只能通过观察和练习理解。如:打(拉)洋火|打胜或打胜仗|打败或打败仗|打一仗胜一仗|打一仗败一仗|打点|打鱼|打量|打伞|打仗或打架|打呵欠|打辫子|打算|打水|打搅|打坐|打草稿|打听|打湿了|打清江走[ 4 ]。
  属于5级的,即英语中没有区别,而汉语有区别的如:(1)old与“老/旧”:old能修饰帽子和人,但是汉语有不同的說法,一般来说,旧用于无生命的物体,老用于生物和年龄。人老了,他的帽子“旧”了。一棵腐烂的树一般说“老”。如:这双旧鞋子我穿不上脚。他的衣裳是旧的[ 4 ]。(2)two与“二/两”:单用常说“二”,数量结构一般用“两”(两一般接量词)。如:四十二,两张桌子[ 4 ]。(3)contain、hold和“装/坐”:英语contain、hold适用于任何可以盛物的东西。如,大厅、座位、杯子等。汉语则根据所说东西的特性用特定的动词,“坐/装”是这类动词,“下/了”做助词,如:一口箱子装不了/下。|那个房子坐得下九十个人。|坐不下五十个人[ 4 ]。(4)“买”的各种说法:汉语中买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说法。各个地区可能各不相同,以下清单至少可以作为指导:扯/截/挖/籴/称|扯/截三尺布。|他去籴粮。|挖一斗米。|叫他割三斤羊肉来。|他才称两斤馒头来。|我可以打多少钱的醋来,可以打十个钱的来。|打四两油来。|我要装六两酒[ 4 ]。
  鲍康宁并不满足于发现词语的内部规律。就近义词而言,他不仅把这些词放在一起,而且尝试区分和辨析它们。因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或不同用法是学习者天然的难点。鲍康宁有些分析非常精准。(1)自己/亲、本:“自己”这个词在汉语中可跟在代词后,像英语中的self,作用也一样。也就是说,都是强调,如:我自己;或者表明行为转向施事者本人,如:我伤了自己。“亲”和“本”也有同样的意义,但和“自己”不同,它们没有所有格形式,如:这是我亲自写的。他亲眼看见。我亲手打他。我本身也害病。我你他我你他自己/自己的[ 4 ]。(2)多少/几:小数目是“几”跟量词(numerary adjuncts,下文简称N.A.)一起说,如第二课第一部分。大点儿的数目在问句中,“多少”替代“几”,不过不带N.A.[ 4 ]。(3)帮忙/帮补/帮助:以额外工作相助,伸出援手lend a hand是帮忙,钱财、食物或衣物的相助,是帮补,总体上的协助assist则是“帮助”[ 4 ]。(4)吃/喝:“吃”既可用于吃,也可用于喝,“喝”只能用于喝[ 4 ]。(5)所/间:“所”做量词指一片建筑物,由很多“间”组成[ 4 ]。   1.2 鲍康宁对词语网络的建构
  鲍康宁特别注意把握词语的内部规律,利用各种方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同时尽量减轻记忆负担。常敬宇认为词语的网络性主要体现在词形结构的网络性和词义联想的网络性,前者主要以同素词族为代表,后者分类义联想网络、关系联想网络和联用关系联想网络三类[ 5 ]。这其实是更大范围内的比较。《英华合璧》对词形结构网络性的建构如下。(1)“将”和它的用法:“将”是常用于书面的词,相当于“把”,标记宾语。此外,它还表示近将来,此时后面通常跟“要”,不过“将来”既适用于即将到来的未来也指遥远的未来,如:他将近四十岁。|将来各国都要拜上帝。|将要进城[ 4 ]。(2)“看”适用于阅读,思考,如:他在那里看书。|我看他是个清官。读作第一声,表看守,如:剃头的在家里看门。在习语用法中“看”还有“根据环境要求as circumstance require”,或“视情况而定”或表示方向,如:看事行事。|看人说话。|看价钱高低。|应该看哪一方|看西方[ 4 ]。(3)“到”和说、讲、论、谈构成这些介词短语的一部分,如谈及with reference to ,至于as regards,关于as to等,如:论到他儿子的病我怕治不了。|我没有说到李家的事。|这件事我可以给你说到了[ 4 ]。
  类义联想网络的建构中,同义关系网络如下所示。(1)汉语有些词用来表达“可能”的概念,就如英语用most likely、seemingly、in all likelihood等表示一样,最常见的有:想、许,也许,想必,恐怕,多半。“许”“也许”在北方用得比南方广泛得多,“恐怕”则南北均用。北方“恐怕”通常还带有其起始义“恐惧”,很大程度上没有“可能”的意义。“想”和“想必”目前在大部分地区使用。如:我想他识字。|许他不来。|他也许来,也许不来。|海先生今天没有来,想必家里有事|恐怕他在码头上。|多半是他自己的错[ 4 ]。(2)表总结的词:“到底”和英语短语to come to the end of意思一样,即,最终说并做了,达到了特定的结论或最终阶段——英语是到了“最后(end)”,汉语是到了“底部(bottom)”。汉字和短语——究,竟,归,期,终久,始,末和“到底”意思一样。以下组合都来源于这些词:finally、after all、in the end等:究竟,归期,终久,始终,归根,末了,末末了,末后[ 4 ]。(3)“若”和“要”是用来表达假设的最常见的词语,还有其他一些词常用于书面和受教育的人的口语中,如何翻译取决于语境和用法:倘,倘若,设若,假若[ 4 ]。(4)“差”可组成很多表达概数的词,以下是最常用的一些词:差一点|差不多/差不离|差得多/差得远|差也差不多[ 4 ]。(5)其他和“大概”“上下”等意思类似的短语有“大约”“约有”“光景”“将近”“前后”,如:早三年的光景。|约有六千人。|他将近五十岁[ 4 ]。
  对联用关系网络的建构如:除了第九课的词语,以下和钱有关的词语经常使用:值、赚、折、赊、欠、利、押、搭、扣。“住”做助词不能跟所有动词结合,不过可以和以下出现过的动词结合:守、钉、吃、骑、坐、站、靠、管、对、拿、贴、忍、闲、定、止、记、保、点、受[ 4 ]。
  2 语法的比较
  2.1 英汉比较
  1) 代词。人称代词:欧洲词汇和汉语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后者没有单复数、时态和语态的区别。汉语通过助词或词序表达英文通过屈折和词形变化表达的意思。(第1页)“们”做复数标记:英语的them和they用于人和物没有区别,汉语没有中性的第三人称代词,them用于事物或者包括在动词中,或者必须给出所谈事物的名称。上文给出的复数标记“们”用于谈论人,即可和代词一起用,也可和专有名词一起用,如:先生们[ 4 ]。
  2) 量词(numerary adjuncts)的描写和比较。(1)英语的有些名词,短语需要使用特定的词语,像 a piece of music, a plot of ground等,但英语的这种特例在汉语中则是规则,因此几乎每个名词都要带上相当于piece和plet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要跟数词结合。比如,如果要说“一段音乐”,指的是一段,如果说一块地,指的是一块,如果说这块地,或者那块地,就理解为这“一”块地。如果要说明大于一的数量,这一点就很清楚。因为不能说两音乐,而必须说两段音乐。因此,在问句中会问“多少段音乐”而不是“多少音乐”,或者问“哪一段音乐”而不是“哪一音乐”。因此,这些词和数词以及这、那一起使用,也和多少,哪一起用,在书中叫做数量修饰语,用N.A.表示,因为它们和数词连在一起且跟名词一起用。有两种数量修饰语,一种可以说无意义,无需翻译,另一种是有意义的,需要翻译。“大概有50个常用的数量修饰语,所有的都附在课后并编了号。”[ 4 ]用给定名词的专用量词更好,也更准确,因为正确的量词N.A.对口语和听力不好的人很有帮助。(2)说重量、尺寸和距离时,如磅,盎司,尺,英寸,米等,如:买三两。(3)有些东西填充或部分填充,覆盖或部分覆盖另一些东西时,这种情况下第一个名词变成量词,如:一桌子书,一碗茶。和量词一起使用的名词常常可以理解。特别是在回答问题时,这种情况下它已经说过了。英语回答问题时,你有多少椅子?可以回答八。但汉语不能只说八,而是要加上量词“把”,说“八把”。如:他有几张桌子?五张。|他要几支笔?他要三枝。
  英语问“哪个人(which person)”“哪件事(which thing)”时,省略“一”不影响理解问的是“哪(一)个人”“哪(一)件事”,不过“一”以外的数词则不能省略,如“哪四本书”,相应的汉语短语无论“一”还是其他数词均不能省略,后面跟着所问人或事的量词。如:你要哪兩本?[ 4 ]
  3) “的”表施事。英语中,很多词通过添加or、er等后缀表施事,如:hatter、professor。有定名称用来指从事特定行业的人,这些名称通常有指出所谈论行业的特别之处,如:paper hanger(造假币的人),汉语也是这样来区别的。“的”用来指施事者替代er、or等。因此,其作用相当于he who,或they who,如挑水的。some的构成类似,如有挑箱子的,有挑桌子的,即有些人挑箱子,有些人挑桌子。有时“有的”就在名词前,如:有的挑箱子,有的挑桌子。|有卖肉的,有卖鱼的。|他们是洗衣裳的。|叫做鞋的明天早晨来。|他是个念书的[ 4 ]。   4) 语序的比较。汉语和英语短语有区别。汉语说“张、把、碗这三个字”而不是“这三个字张、把、碗。”列举名字时顺序相同,不说“三个绅士Brown、Jones和Robinson”,而说“Brown、Jones和Robinson三个绅士”[ 4 ]。
  时间的顺序中,英语一般从最小的说起,钟点、天、星期等;汉语相反,从最大的说起,年月日。年不加量词除非前面有形容词,低一级单位跟着高一级单位要用“零”。那些年他没有钱。如:五六年|二年零六个月|早四年。月加“个”表示一个月两个月,如果表顺序不用“第”也不用“个”。他来了三个月。|他说三月来。|三个半月。
  “天”跟“年”一样,也不加量词。1~10号的日子用“初”,肯定否定形式都要用。三五天。|十几天。|他这月初八去。|去年三月初九。|今天初几。|今天十几。|今天二十几。今天初六[ 4 ]。
  5) 结果补语。英语常用through、by来表示动作的结果,汉语通过动词后接形容词或其他词,即,动词表示原因,后面的词表示结果。如:他的眼睛哭坏了。我的衣裳挂脏了。这双鞋子穿坏了[ 4 ]。
  6) “了”的用法。过去时标记“了”:汉语中过去时的定义比英语宽松得多。如果行为是过去的,常常省略时态标记。另一方面,有些特定形式和组合需要“了”。口语中“了”在句尾经常简化为la/loh。如:写了没有,写了。|买了碗么,买了[ 4 ]。
  7) 程度表示法。“很”可用于助词“有”和“要”前,也可用于大部分动词前,形容词和否定词前也可以。“死”在口语中通常用来说那种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大致相当于英语口语中dead tired、worried to death等类似用法。如:他至少要四十个钱。|他至多二十岁。|他很会骑马。|他们很有钱。|这样办事很不可以。|我今天冷死了[ 4 ]。
  8) 表示英语的each、every、each、every,different等意义,有3种方式:(1)通过在名词前用“各”。“各”重叠时,可以用own来翻译,如:各样石头都有。各人有各人的意思。(2)部分名词重叠,如:人人都爱他。家家都有灯。(3)重叠正在谈论的量词,比如:这些衣裳件件都要洗。这十张钱票张张都是假的[ 4 ]。
  9) 如何表示假设(supposition)。表示假设或条件的句子由“若”或“若是”,“要”或“要是”构成,也可通过“不是……就是……”后面跟着“就、也、还”和其他词。“若”是否单用取决于音韵是否和谐,加“是”并不影响意义。
  假设经常是隐含的而不表达出来。在句子第二部分开头用“就”或“也”就足以表示假设了。就像在“若”和“要”之间口语中用“要”而非“若”,“若”多少有点儿书面化,如:我若看见他就告诉你。你若要我就给你。若不是你说的我就不信。你若要去也可以。若是他不骂我,我还能打他么?不是李先生就是张先生[ 4 ]。
  10) 如何表达同时发生。序数在数词前用“第”,表事件的次序不用“第”,而用跟英语in the first place、the next place、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both……and……等相当的词,如“一层”“一面”“一边”“一来”“二来”“又……又”“随……随”“一不”“二不”。如:我一层没有工夫,二层没有钱。|他一不肯,二不能。|一来医生没有本事,二来药不灵。|那个孩子随走随哭。|他一面走,一面传教。|李先生有钱有地[ 4 ]。
  此外,有读数法、比较范畴等的比较等,还有大量对英语中某一表达方式汉语如何表达的说明,如:怎么说either……or……;neither……nor……等。除了汉英对比,鲍康宁对汉语中近义副词的辨析也值得重视。
  2.2 汉语内部近义词辨析
  都/拢总:表示all;all在汉语中用得比英语自由得多。“都”在名词后有总括之前所有事物的特殊功能。如果在之前提起的两个东西后,可以翻译成both,前面有否定词时句子意义会转变,意思是“不是任何……都……”。
  另一方面,“攏总”或类似词语位于名词前,如果后面跟着“都”,两个词都大致对应于英语中的in all、the whole of等。在这里拢总有三千人。|我家里一个大钱都没有。|那些衣裳都洗了。|他们都不来。|念书,写字,打算盘,他都会。|男人女儿孩子拢总都才走了[ 4 ]。
  非/不:“非”表否定时否定意味比“不”强,用于书面语。不过已经进入口语,有些组合中使用很自由。如:惹出是非来、非钱不行、非请他不可[ 4 ]。
  才/就:“才”用来介绍条件句的第二部分,表示做了一定的事情后,就会有一定的结果。此时和“就”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就”表现自然顺序或者和“才”一起表示:(1)在时间次序上“然后”“不早于”;(2)在情态(moral)顺序上,表“然后”和“只有”,如:等他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去吃喝。
  转折连词“倒”:在“他是个好人,但他不被尊重”这句话中,“但”的结果和期望相反。从第一句话中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是人们会尊重他,但在此情况下并不能得出自然的结论。这就是“倒”的功用。它因而带有其原始义“上下翻转”,它的用法使可以得出的想法或结论被翻转。因此,教师可以用but、yet、nevertheless、on the other hand、at the same time翻译,或者任何可以把第二个句子或分句置于和前面句子相反意义的词或短语。当这种反义是一种有利的特性时,“也”通常跟随其后。比如:虽然他有本事,这件事他倒做得不好[ 4 ]。
  3 语用的比较
  3.1 称呼
  称呼用于人名后,不像英语用于称呼前,比如:钱先生[ 4 ]。列举人或者物时,人们很少使用“和”,在会话中会有短暂停顿,作用相当于“和”[ 4 ]。   3.2 否定句的使用
  汉语对否定式有很大偏好,比如,英语一般说“人很多”,汉语更常说“人不少”。双重否定英汉都一样,都是表肯定。比如“狗什么都吃”和“没有狗不吃的”意思一样,不过后者在汉语中更有力。又如:狗没有不吃的。|没有不要钱的[ 4 ]。
  3.3 姓名和年龄
  1) 在问句和答句中“你”“我”通常都省略,用“贵”“敝”来替代。有些地区没有特定方式,“贵”“敝”都省掉,不过外国人最好还是用上它们。谈及一个不在场的人时,会说“姓什么什么”,不用“贵”。问孩子的年龄时用几不用多少。问小孩时说“几岁”[ 4 ]。
  2) “老先生”的“老”不一定指年龄老,常常是表尊敬,类似于英语中的old fellow[ 4 ]。
  3) “中国人计算年龄的方式跟我们非常不同。我们在孩子出生一周年时算孩子一岁,中国人则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年就算一岁。第二年(从新年那一天算起)孩子就两岁了,因此孩子可能跟英语足一岁才算一岁的算法相比大两岁。可见根据中国的算法,一个人的年龄比用英文的算法至少要大一岁,有时大两岁。中国新年的开始不同,在一月的第21天和二月的第十九天之间。从新年到我们下一个生日,中国人算的年龄比我们自己算的要大两岁。而从我们的生日到下一个中国新年,中国人算的年龄比我们自己算的大一岁。”[ 4 ]
  3.4 “是”的用法
  “是”在汉语中用得比英语中少得多。名词、代词和动词间常常不用,处所介词和副词前也不用,如:他写字。|我的东西在那里。|在这里[ 4 ]。
  3.5 “岂”的用法
  “岂”加强疑问句的力度,构成的一些书面短语有些已经进入了口语用法,如:“岂敢”表示说话者担当不起赋予他的光荣或表扬;“岂有此理”是没有这样的道理。通常传达惊讶或意外的意思,如can it be……?Is it possible……?如:我岂不知道他的意思么[ 4 ]。
  3.6 副词和介词的用法
  英语和汉语同一个词可能同时是副词或介词,他在门外头。|他在外头。讲地方时,单用“在”即可,说别的时,“在、上”都需要。他有个儿子在中国。|碗在桌子上[ 4 ]。
  3.7 “宁可”及其关联词
  英语一般说It is better to die than to sin.(死了比有罪更好)。汉语则说“死了更好,而不是有罪更好。”通过否定词not来表达than的意思,“宁可/肯”相当于it is better to……或rather than,后面用“不”“也不”“不可”“不肯”,如:宁可死不做贼。|宁可报恩不可忘恩负义。|宁可挨骂受打,不可撒谎,|宁可受逼迫不可行邪路[ 4 ]。
  又如:“给”可对应于to或for,“给”在动词前可以翻译成for,如:给我买两条毛巾。|给我写两个字。在动词后翻譯成to,如:把这本书带给他。|我先讲给你听,你后来可以讲给我听[ 4 ]。
  4 鲍康宁比较法的得失
  上文所述词语、语法、语用的比较无论是思路还是具体的分析都值得借鉴,之所以做各种角度的比较,目的只有一个,即让学生尽快掌握汉语。鲍康宁对第一语言学校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汉语教师须知:教法须知”中指出教中国人和外国人不同,二语须教五音。首先,教五音:上下平,上去入。其次,教唇齿喉舌。三教送气不送气。
  李晓琪认为产生语法偏误的原因很多,但有两点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第一是语法和词汇分家。语法规则的应用范围要由可能出现在这一结构中某一位置的词来划定。如果只讲语法规则,不讲语法规则的使用范围,容易使学习者误以为语法规则是普遍规律,从而使语法规则扩大化。第二点是语法和语境脱离。知道哪些词可以出现在哪个语法规则中也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些语法格式孤立地看是正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就文不达意。在“动词 得/不 补语”这一格式里,“惯”充任补语,一般出现在谈论“习惯不习惯”的语境里,“起”则与谈论钱的话题分不开。鲍康宁非常重视语用,通过各种比较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语法,且重视语言的各种变体,如书面语/口语、官话/方言、使用场合等[ 6 ]。
  Casey Keck与YouJin Kim认为:使用和习得语言的能力受有限的注意资源的限制。学习者是否可能同时顾及语法形式和意义?用正在学习的语言交际涉及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而用人们熟悉的语言交际则牵涉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 7 ]。
  鲍康宁对于英汉差别非常大的,都特别强调,甚至做了标记。比如,50个常用量词附在了书后。有些则语焉不详,如:“把”的位置和用法,“还/也/再”的区别。有些例子有偏误,如:把两碗中国茶拿来。我再不要甚么[ 4 ]。又如,在比较英汉数量短语中“一”能否省略时,认为英文中“一”可以省略,汉语中则不能省略,不符合语言事实。有些解释明显是套用西方语法框架来观察汉语的。如:“是”表示被动:这个钱是他出的。这也是当时西方人描写汉语普遍的局限所在。如,瓦罗也认为“是”“所”“为”“被”置于动词前表被动。对性、数、格、时、体、态的描写同样是套用英语语法的结果。
  5 结束语
  鲍康宁的《英华合璧》是针对西方人的汉语教材,有明显套用英语语法体系的痕迹,但是其英汉对比的视角独特,有些分析非常精准,今天仍然适用于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其体系对西方人来说“自然且简便”,是亲切易学的东西。19 世纪的西方人编写的教材本来就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其“实用语法”的痕迹明显,而这方面正是汉语国际教育亟需加强的。
  参考文献
  [ 1 ] 郭利霞.汉语国际教育史视野下的鲍康宁和《英华合璧》[ J ].国际汉学,2017:87-93.   [ 2 ] 呂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2):4-18.
  [ 3 ] 陆俭明,王黎.开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语法研究[ 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 2):7-13.
  [ 4 ] F W Baller.Mandarin Primary[ M ].Shanghai:Shanghai China Inland Mission and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11:1-448。
  [ 5 ] 常敬宇.汉语词汇的网络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 3):13-18.
  [ 6 ] 李晓琪.关于建立词汇——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 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 1):23-29.
  [ 7 ] Casey K, You J K. Pedagogical Grammar [ 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4:163.
  Abstract F W Baller′s Mandarin Primary was revised and reprinted as more as 14 versions within fifty years. It is an overall embodiment of Baller′s ideas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Chinese.The most prominent part is studying Chinese by comparison, which including not only comparing Chinese and other languages but also comparing within Chinese,such as comparison of pronunciation,expression,grammar and pragmatic. Mandarin Primary′s grammar system is "natural and simple" to western and has high reference value so far.
  Keywords F W Baller;Mandarin Primary;comparison;teaching idea
其他文献
[摘 要]论述的主旨是,“人为万物灵,厥(其)性智且才。穷通由己。”如何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全靠自我的主观努力去探索。古圣先贤指出:为学,需要有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的意志情感,要在良师益友指引帮助下,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并在逐步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过程中达到成功;教人,要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力潜能、能动性与创造性等发展因素,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把人的正心
[摘要]本文从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入手,结合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基本策略,以期对我国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1-0005-05    1教育生态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虽然江湖如此水深浪大,还是有更多的人身涉其中而后退无路。他们饮酒高歌之中,有着浅浅的无奈和深深的渴望。    把酒问青天    记得电影《东方不败》中,任盈盈坐在房顶边饮酒边吟出这样一首诗:“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表达出江湖儿女的不羁与无奈,豪迈与沉郁。   我喜欢令狐冲对酒的态度,他洒脱的性格和坦荡的胸襟,正是与酒相得益彰。整部《笑傲江湖》,酒几乎贯穿
[摘要]在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兼顾教师主导作用,结合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手段,将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与能够撰写出较为规范的常用应用文书放在一致高度,将科学思维路径的指导视为写作任务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突出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将“授人以渔”落到实处,虽然任重而道远,却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可行之道。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程;思维能力;项目
那一年我在灵集小镇的中学当老师,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所有的日子都清澈地流淌着,像镇子中间那条闪闪发光的小河。    我喜欢初夏的季节,天气将热未热,四周的绿阴也将浓未浓。每天上午上课的时候,屋外都有柔柔洒洒的阳光。课讲完后,便让学生上自习,我站在窗前,让目光越过那片操场,操场那边是一大片建筑工地,尘埃飞扬,机器的轰鸣远远地传过来。正对着我们教室的,是一个木板搭的工棚,可能是工地上的厨房。常能看见几
枪的形状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即便是5岁的小孩儿都答得出来。实际上,枪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枪械也衍生出了各种“非主流”的外形或結构。现代的“异形”枪械主要满足军事用途之外的自卫、防暴或特种作战的需求,为此针对性地进行了结构调整与改进,虽然杀伤效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战功能得以丰富,功能得以健全。  “歪把子”机枪俯视图可以看到,弹匣中装填的是五发一组的步枪弹夹,瞄准具偏离
[摘要]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专业建设中,突出“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需求”的专业建设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理论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考试考核方式,强调“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开放型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环节,倡导多样的学生科技活动及创新的毕业设计工作。  [关键词]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
[摘 要] 2019 年秋季,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新投入使用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的亮点。以课文《荷塘月色》为例,通过新旧教材之间“同文异样”的比较,发现本篇选文在两种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出了种种“异样”。出现这些“异样”的原因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和以学习任务群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教材编制模式。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异样”,教师要更新语文教學目标,调
[摘要]从中小学教科研的尴尬处境出发,挖掘了小课题研究的属性,论述了其对中小学教师的适切性与必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提出了从事小课题研究的四个切入口。  [关键词]小课题;特长;反思;观察;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8)04-0120-05  0引言  课题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应该不是个陌生的名词。教师从事课题研究
[摘要]首先,借助第三方统计工具,采用独立访客数分析了网络教学平台的访问规律,确认了访客的群体类型和数据的有效性;其次,采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内部统计数据,了解了学生和访客的兴趣点和需求;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的需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学生对课程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的认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分析;教学改革;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