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去创新? 我认为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有推陈出新的资本, 才能打破教师在课堂上教, 学生被动地学的思维定势。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丰富学习方式,才能让师生一起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创新。
  一、营造良好气氛,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如坐春风。首先,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更相信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次, 课前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 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保证教师在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应把微笑带进课堂, 献给学生。再者, 课堂上教师要时时刻刻有“人”的观念, 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营造崇尚真知, 追求真理氛围。还有,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引领大胆质疑,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贵有疑”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疑是创造思维的火花。“疑”之所以可贵, 就是因为它是大脑思考、分析的产物。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 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 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有所提高。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为了鼓励学生质疑, 我认为教学中应创设问题, 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背景, 激励优秀学生创新, 促进中等生进取, 帮助学习困难生提高。不应呵斥质疑学生, 不讽刺标新立异的学生, 每上完一单元, 安排一环节学生考老师, 要用微笑和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提问。再者, 使教学过程成为创新意识的过程, 疑为主轴, 鼓励学生多问,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 把问的权利和问的天性重新赋予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权威, 不迷信老师。教学《伤仲永》一文时,我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质疑:题目“伤仲永 ”的“伤”是什么意思? 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读懂课文后回答:“伤” 是“哀伤、叹息”。我又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 ”生答:一个神童因“不受之人 ”最终“泯然众人”。 这样从“文眼”入手,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使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 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质疑, 无论是课始预习性质疑、课中探究性质疑, 还是课尾延伸 性质疑, 教师的态度都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 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 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如“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被学生回答为“三个阶段”时, 我顺势问道:“这三个阶段是平均用笔吗? ”有学生答道“不是平均用笔, 而是有详有略。”这时, 我提醒大家“有没有疑问要解决”, 马上有学生质疑道“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第一个阶段——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 ”我让同学们自主思考、讨论交流这个问题。经过小组展示,补充,师生总结,明确了“所以然”,归纳出了详略得当的写法。
  三、适当训练求异, 激励学生努力创新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求异能力的培养, 是学习创新方法的钥匙。既然是求异, 就要让学生不死书本, 不局限于条条框框, 要有独到的见解, 变换的思维, 至新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 提倡学生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个实验多种方案, 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 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学习高尔基的《海燕》理解文中多种事物的象征意义。文中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而且通篇的象征义只是蕴涵在形象之中并没有揭示出来。其中“海燕”的象征意义探索引发了学生“争鸣”,有的说,此文创作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前夕,高尔基用“海燕”象征了当时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有的说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有的说,海燕由“碰着”到“掠起”,由“飞翔”到“飞舞”,都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它的越战越勇、乐观和自信,联想到勇敢坚强的解放军战士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海燕”;还有的说,张海迪、史铁生(二十岁以后)身残志坚,依然用人前的微笑和背后的汗水谱写着他们生命的奇迹,更给别人带来了生活的阳光和希望,是时代的“海燕”……课堂上,学生们把一个个新时代的“海燕”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赋予了“海燕”更新颖、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学生们通过自己思考,读出了海燕的多重意义,发散和聚合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提升。
  四、教学统一要求, 训练注重分层创新
  课堂教学要缩短讲的时间, 不搞“满堂灌”, 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吸取知识, 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上要精讲多练, 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 要分层要求, 不能淘汰哪一类学生, 要让每一类学生都有所得。在一节课上完之后的练习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帐篷、美景、温馨、广阔无垠、神清气爽, 让全体同学先听写这几个词语, 听写后让不会写或有错误的同学继续练习, 直到会写, 让全对的同学用带点的词造句, 造句对而快的学生再用这些词写一段话。这样训练有梯度, 激发了各类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又如学习《苏州园林》, 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 比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 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学生思路大开, 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 都很精彩。
  五、营造探究氛围,丰富创新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同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 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总之, 我们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创新能力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积极 钻研, 精心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 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莆仙信俗文化,顾名思义应是莆仙一带的民众信仰宗教、主义、人物而形成的习俗文化,是莆仙学子们身边的带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是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语文,让莆仙信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通过收集资料,走访调查,资料比较整合,探究结论,编写校本、撰写小论文等多样形式实现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堂中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相结合,既拓展课文课堂的容量,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动”心去触
期刊
摘 要:少儿的培养、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化教育机构,对于提高少儿读者的综合文化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图书馆少儿读者的服务工作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工作;实践与探索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可谓是极其重要的。少儿图书馆特有的社会教育职能就是对未来人才的教育培养,使少儿养成良好
期刊
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因此,在语言教育中,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幼儿对 语音,语句,语法的掌握,是幼儿只会讲故事,图片,不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会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情感。从幼儿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和未来生活的需要出发,幼儿语言教育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价值观,从单纯的追求幼儿获得正确的语言技能为目标的语言学科教育,使语言教育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期刊
摘 要:找准问题的基点,让疑难问题的解决成为课堂教学改进的支点,能有助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提高,为有效教学夯实基础。本文对初中学生科学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常见思维缺陷及纠正措施予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思维;缺陷;原因;措施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遭遇思维困境,学生的思维困境往往是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认识不足,或者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所以,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发展,可见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能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本文拟从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以身作则,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
期刊
创新是人类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 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要使我国迅速发展成科技强国, 就必须在基础教育中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除了使学生获得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应用技能外, 还着重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始终要坚持“以生为本”,以情育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之以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优良师生关系,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的工作是要面向学生,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与老师在一起,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和学生搞好关系, 和
期刊
摘 要:为适应当今世界的大变革,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而英语启蒙教学的成功与否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在新课改理论的正确指引下,践行着由知识积累向能力拓展的蜕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英语教学成绩齐头并进。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心得。  关键词:义务教育;新课改;素质教育;教学成绩一、充分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课前
期刊
一些农村学校因为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使得不少拥有美术天赋的学生得不到理想的美术教育,美术课堂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课,要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就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展美术教学。  一、处处留心,一枝一叶随意取  1.树叶贴画造型出最美的生活。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
期刊
众所周知,语言学科突出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情感人。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充满着精妙的语言,描绘着动人的形象,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课的训练,必须紧紧地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利用语文课来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训练语文基本功,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抓怎样造句、归纳段意等,忽视课文本身的感情,课堂上没有师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语言文字的训练实际上成了枯燥的支架。许多教师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