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副会长
今年高考前夕,各省市纷纷修改并颁布了新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加分项目大幅“瘦身”的同时,16个省份继续保留有关“思想品德”的照顾政策,有的省份将原本用在其他项目上的加分政策集中到了“思想品德”上,几个省市最高加分可达20分,体现了对“品学兼优”这一价值导向的强调,对引导学生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突出高考加分的导向作用
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反映了当下的价值追求。继续保留“思想品德”的加分政策,甚至将分值提升,就是要激励和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正气。
“道德危机”这个词,近年来常被提及。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的接连爆发,南京彭宇案、佛山小悦悦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社会影响巨大的道德案例,一次次突破人们的心灵底线。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却越来越鲜见,老人跌倒了无人敢扶等现象,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自然没能置身其外。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自主考”,做不完的模拟卷,背不动的大书包……种种教育现象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是考试分数上去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并没有同步跟上。知行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关心自己多,关心社会和他人少,缺少社会责任感;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注重对物质的追求和占有,有的甚至到了铤而走险的地步;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容易受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的影响等等。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处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坚持德育为先显得更加重要。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将“思想品德”保留在加分项目中,是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回应,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举措,更是对社会道德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引领。
二、持之以恒地引导社会道德
考生在高中就读期间,如果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可以获得加分的政策,并非2104年的新规,早在27年前就有相关的规定。
1987年4月21日,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其中第三十五条规定: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应届毕业考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决定可以适当降低分数,由学校审查录取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44条,对此进行了重申: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010年11月14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1年秋季入校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调整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同时系统清理地方性加分项目,规范加分工作流程,力图治理高考中的“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现象。这次各省市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就是落实这一《通知》的具体举措。各省市取消了大多数的学科竞赛获奖、体育比赛获奖、地方性加分项目,其中一些省市将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最高可以加20分的规定,体现在了思想品德项目上。
相关规定出台以来,各省市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都在非常慎重地运用这一加分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加了分,起到助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风气改善的作用。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想让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形成习惯,需要把一件事情重复21一天以上才有可能,而要形成稳定的习惯,则要重复90天以上。孙绍振老师说:“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从表层到深层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即使外部条件有了某些变化,但其深层是超稳定的,表层的一般调节不会影响到深层的稳定。”也就是说,简单地做上几次,看上去他已经有了改变,但这常常是表层的调节,即使他很用心在做,如果没有持续的跟进,还是会被深层结构的反调节所消解。
一个习惯的养成尚且如此困难,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建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考在27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执行“思想品德”加分政策,就是充分把握了思想品德建设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特点。
三、积极促进教育的综合改革
“思想品德”加分项目的调整,在引导学校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促进高考招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教育招生考试的公信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高考“思想品德”加分让学校更加关注德育。
因为各种考核机制的存在,当前的高中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德育方面所花费的心血不多。一些学校只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惹是生非就行,对学生日常品德养成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考加分“瘦身”的同时,保留并提高“思想品德”的加分,会让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机会。
虽然说高考“思想品德”加分的对象是那些有突出事迹的、并被社会所认可的人,但大家都明白,如果学校不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土壤,如果没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实践,就不可能有“道德模范”的脱颖而出。
其次,高考“思想品德”加分让招生操作更加规范。
在危急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学生,其品德毋庸置疑。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加分,绝大多数民众是认可的。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担心,比如是否会出现暗箱操作,是否会有权钱交易等等。为了消除社会各界的疑虑,各招生部门都设法在制度和流程的设计上下功夫,增加申报、审批的透明度,让社会来监督。这无形中也促进了高考招生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例如,在“思想品德”加分中,有不少省份特别指出给“见义勇为”者加分,有的省份还特别指明“思想品德”加分的对象就是“见义勇为”。这是因为见义勇为有较为规范的认定流程。一个省级见义勇为事迹的认定,通常要经过县、市、省三级审核,首先是县级民政、公安等部门的调查和确认,之后要报市级审核,最终还要报省级复核。省级接到地方的申请材料后,要将此前的调查程序重新走一遍。因此要造假是很困难的。
在认定规范的基础上,四川省对见义勇为者的加分又给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获得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的考生加10分,获得市(州)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的考生加15分,获得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英雄”考生加20分。有了这些具体的认定程序和加分细则,再加上加分前要经过学校、市县、省相关机构的三级审核、三级公示,相信可以打消众人的担忧和疑虑。
见义勇为者的认定程序和加分办法,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思想品德”加分项目提供借鉴。先明确认定办法,得到社会认可之后再制定加分的规则。这样坚持下去,高考加分的规范化程度就会越来越高。
最后,“思想品德”加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合力。
从全国的情况看,哪个地方对见义勇为行为表彰、奖励到位,哪个地方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就多,社会风气也就要好一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高考加分作为一种嘉奖的形式,同样能引导全社会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就共同的话题开展沟通和交流,形成教育的合力。■
责任编辑/杨艳利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副会长
今年高考前夕,各省市纷纷修改并颁布了新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加分项目大幅“瘦身”的同时,16个省份继续保留有关“思想品德”的照顾政策,有的省份将原本用在其他项目上的加分政策集中到了“思想品德”上,几个省市最高加分可达20分,体现了对“品学兼优”这一价值导向的强调,对引导学生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突出高考加分的导向作用
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反映了当下的价值追求。继续保留“思想品德”的加分政策,甚至将分值提升,就是要激励和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正气。
“道德危机”这个词,近年来常被提及。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的接连爆发,南京彭宇案、佛山小悦悦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社会影响巨大的道德案例,一次次突破人们的心灵底线。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却越来越鲜见,老人跌倒了无人敢扶等现象,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自然没能置身其外。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自主考”,做不完的模拟卷,背不动的大书包……种种教育现象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是考试分数上去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并没有同步跟上。知行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关心自己多,关心社会和他人少,缺少社会责任感;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注重对物质的追求和占有,有的甚至到了铤而走险的地步;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容易受不良现象和影视作品的影响等等。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处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坚持德育为先显得更加重要。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将“思想品德”保留在加分项目中,是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回应,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举措,更是对社会道德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引领。
二、持之以恒地引导社会道德
考生在高中就读期间,如果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可以获得加分的政策,并非2104年的新规,早在27年前就有相关的规定。
1987年4月21日,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其中第三十五条规定: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应届毕业考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决定可以适当降低分数,由学校审查录取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44条,对此进行了重申: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010年11月14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1年秋季入校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调整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同时系统清理地方性加分项目,规范加分工作流程,力图治理高考中的“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现象。这次各省市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就是落实这一《通知》的具体举措。各省市取消了大多数的学科竞赛获奖、体育比赛获奖、地方性加分项目,其中一些省市将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最高可以加20分的规定,体现在了思想品德项目上。
相关规定出台以来,各省市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都在非常慎重地运用这一加分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加了分,起到助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风气改善的作用。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想让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形成习惯,需要把一件事情重复21一天以上才有可能,而要形成稳定的习惯,则要重复90天以上。孙绍振老师说:“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从表层到深层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即使外部条件有了某些变化,但其深层是超稳定的,表层的一般调节不会影响到深层的稳定。”也就是说,简单地做上几次,看上去他已经有了改变,但这常常是表层的调节,即使他很用心在做,如果没有持续的跟进,还是会被深层结构的反调节所消解。
一个习惯的养成尚且如此困难,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建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考在27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执行“思想品德”加分政策,就是充分把握了思想品德建设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特点。
三、积极促进教育的综合改革
“思想品德”加分项目的调整,在引导学校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促进高考招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教育招生考试的公信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高考“思想品德”加分让学校更加关注德育。
因为各种考核机制的存在,当前的高中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德育方面所花费的心血不多。一些学校只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惹是生非就行,对学生日常品德养成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考加分“瘦身”的同时,保留并提高“思想品德”的加分,会让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机会。
虽然说高考“思想品德”加分的对象是那些有突出事迹的、并被社会所认可的人,但大家都明白,如果学校不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土壤,如果没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实践,就不可能有“道德模范”的脱颖而出。
其次,高考“思想品德”加分让招生操作更加规范。
在危急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学生,其品德毋庸置疑。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加分,绝大多数民众是认可的。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担心,比如是否会出现暗箱操作,是否会有权钱交易等等。为了消除社会各界的疑虑,各招生部门都设法在制度和流程的设计上下功夫,增加申报、审批的透明度,让社会来监督。这无形中也促进了高考招生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例如,在“思想品德”加分中,有不少省份特别指出给“见义勇为”者加分,有的省份还特别指明“思想品德”加分的对象就是“见义勇为”。这是因为见义勇为有较为规范的认定流程。一个省级见义勇为事迹的认定,通常要经过县、市、省三级审核,首先是县级民政、公安等部门的调查和确认,之后要报市级审核,最终还要报省级复核。省级接到地方的申请材料后,要将此前的调查程序重新走一遍。因此要造假是很困难的。
在认定规范的基础上,四川省对见义勇为者的加分又给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获得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的考生加10分,获得市(州)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的考生加15分,获得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英雄”考生加20分。有了这些具体的认定程序和加分细则,再加上加分前要经过学校、市县、省相关机构的三级审核、三级公示,相信可以打消众人的担忧和疑虑。
见义勇为者的认定程序和加分办法,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思想品德”加分项目提供借鉴。先明确认定办法,得到社会认可之后再制定加分的规则。这样坚持下去,高考加分的规范化程度就会越来越高。
最后,“思想品德”加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合力。
从全国的情况看,哪个地方对见义勇为行为表彰、奖励到位,哪个地方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就多,社会风气也就要好一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高考加分作为一种嘉奖的形式,同样能引导全社会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就共同的话题开展沟通和交流,形成教育的合力。■
责任编辑/杨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