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成为了基础工程施工的重点,我们在城市周围随处可见的房屋、写字楼、厂房都属于这类建筑物的建设范围。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的增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添加外委护结构设计,能够为建筑的美观度和整体效果增色不少。但是,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在有关外围护结构设计中仍存在很多不足,无法与时代的审美要求相适应。本文就结合建筑发展的新方向,简单阐述了如何搞好外围护结构设计工作,从而改善建筑物的美观度,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关键词:工业;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1-32
工业与民用建筑属于我国基础建设行业中的代表,由于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建筑物设计工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还要做好整体设计,考虑它的通风、技术、材料等各种因素。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对建筑物外部实施建设工程,它不仅能够使建筑物的实用性得以提升,还可以增加美观度,保证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理需求。下面我们就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实际设计情况,谈谈做好外围护结构设计的模式,并搞好整体化设计,促进建筑物朝着更加实用与美观的方向发展。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的要求
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施工的一个辅助环节,在实际设计和规范化建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准则实施操作。具体而言,它要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遵循合理实用原则。实用性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围设计必须符合的规范要求,设计出的建筑物要与百姓对外围护的要求相符,并加入运动学与建筑美学风格,注重对建筑物的全面性设计,关注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处理,确保它与人们的生活相适应。
第二,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能源。众所周知,我国的资源能源数量非常有限,人均资源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建筑物外围护设计一定要尽可能的选择环保能源,只有当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才可以选用不可再生能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污染问题,还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金投入费用。
第三,尽可能的使用环保能源。实用环保型能源是对工业和民用建筑进行外围护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首要探讨的问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能源的总量在世界上的锐减速度非常快,只有在能源上做出创新,才能走在市场的前沿。所以说,我国在开展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外围护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利用起环保型材料,如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需要。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的策略
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围护设计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进行施工,找到设计出最合理的外围护结构的对策。
(一) 通过外围护体形系数做出结构的精确设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外围护结构的设计中必须要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建筑,在施工前首先要探究清楚体形与层数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建筑层数在外围护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多少、高度、面积都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最佳层数与体型系数之间的关系公式如下:
另外,建筑总面积与体型系数之间也存在一个关系示意图。当建筑物的建筑总面积及层高一定后,建筑物的体形系数随着建筑物的长宽比的数值的增大而增大。
(二)保暖设计策略
我国冬天气温偏低,尤其是东北地区更寒冷,通过外围护结构做好设计施工,能够对居住地起到保暖的作用,阻隔外面寒冷的气温,维持好内部温度。从物理性质上来说,K代表外围护结构隔热功能,D表示对温度波动和反抗的水平,X代表任意系数。此时,当K变大的时候,保暖水平就很高,D数值越大,那么对热流与温度波动的反抗能力也就更强。我们要大力开展和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利用铺砌法和现浇法提高保温层的能力,并保证其厚度达到墙体内厚度的一半以上,提升建筑物的保暖能力。
(三)通风设计策略
通风设计是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都必须在外围护设计中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依靠风力资源实施自然通风,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也是最符合人们降温方式的策略。所以说,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开展外围护设计的时候,要通过热压原理,对通风口的设计结构位置开展实地考察,结合建筑物周围四季风压的变化情况,以夏季为主,选择合适的角度及位置设置通风口及导风设备,并采用尽可能多的窗体实施设计,降低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减少资金投资,从而保证设计符合人体特点,做好外围护结构设计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我国基础建设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外围护设计是对建筑物进行的保温、通风等多项内容的施工。我国以往的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关注点不明确。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设计中一定要做好材料的选择工作,利用最适宜的材料施工,采用环保和节能措施,并注重细节,加强计算能力,从而完善外围护结构设计,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鲜卫平.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策略分析[J]. 科技资讯. 2011(30)
[2] 张晓丹,戚豹. 钢结构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与经济评价[J]. 城市住宅. 2015(11)
[3] 张东华.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和问题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2)
关键词:工业;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1-32
工业与民用建筑属于我国基础建设行业中的代表,由于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建筑物设计工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还要做好整体设计,考虑它的通风、技术、材料等各种因素。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对建筑物外部实施建设工程,它不仅能够使建筑物的实用性得以提升,还可以增加美观度,保证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理需求。下面我们就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实际设计情况,谈谈做好外围护结构设计的模式,并搞好整体化设计,促进建筑物朝着更加实用与美观的方向发展。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的要求
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施工的一个辅助环节,在实际设计和规范化建造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准则实施操作。具体而言,它要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遵循合理实用原则。实用性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围设计必须符合的规范要求,设计出的建筑物要与百姓对外围护的要求相符,并加入运动学与建筑美学风格,注重对建筑物的全面性设计,关注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处理,确保它与人们的生活相适应。
第二,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能源。众所周知,我国的资源能源数量非常有限,人均资源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建筑物外围护设计一定要尽可能的选择环保能源,只有当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才可以选用不可再生能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污染问题,还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金投入费用。
第三,尽可能的使用环保能源。实用环保型能源是对工业和民用建筑进行外围护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首要探讨的问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能源的总量在世界上的锐减速度非常快,只有在能源上做出创新,才能走在市场的前沿。所以说,我国在开展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外围护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利用起环保型材料,如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需要。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的策略
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围护设计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进行施工,找到设计出最合理的外围护结构的对策。
(一) 通过外围护体形系数做出结构的精确设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外围护结构的设计中必须要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建筑,在施工前首先要探究清楚体形与层数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建筑层数在外围护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多少、高度、面积都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最佳层数与体型系数之间的关系公式如下:
另外,建筑总面积与体型系数之间也存在一个关系示意图。当建筑物的建筑总面积及层高一定后,建筑物的体形系数随着建筑物的长宽比的数值的增大而增大。
(二)保暖设计策略
我国冬天气温偏低,尤其是东北地区更寒冷,通过外围护结构做好设计施工,能够对居住地起到保暖的作用,阻隔外面寒冷的气温,维持好内部温度。从物理性质上来说,K代表外围护结构隔热功能,D表示对温度波动和反抗的水平,X代表任意系数。此时,当K变大的时候,保暖水平就很高,D数值越大,那么对热流与温度波动的反抗能力也就更强。我们要大力开展和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利用铺砌法和现浇法提高保温层的能力,并保证其厚度达到墙体内厚度的一半以上,提升建筑物的保暖能力。
(三)通风设计策略
通风设计是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都必须在外围护设计中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依靠风力资源实施自然通风,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也是最符合人们降温方式的策略。所以说,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开展外围护设计的时候,要通过热压原理,对通风口的设计结构位置开展实地考察,结合建筑物周围四季风压的变化情况,以夏季为主,选择合适的角度及位置设置通风口及导风设备,并采用尽可能多的窗体实施设计,降低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减少资金投资,从而保证设计符合人体特点,做好外围护结构设计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我国基础建设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外围护设计是对建筑物进行的保温、通风等多项内容的施工。我国以往的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关注点不明确。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设计中一定要做好材料的选择工作,利用最适宜的材料施工,采用环保和节能措施,并注重细节,加强计算能力,从而完善外围护结构设计,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鲜卫平.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策略分析[J]. 科技资讯. 2011(30)
[2] 张晓丹,戚豹. 钢结构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与经济评价[J]. 城市住宅. 2015(11)
[3] 张东华.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和问题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