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文献综述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一。中国的土地改革是成功的,有很多经验,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资料非常详实,但不同的学者在分析这些资料时采取的方法角度不同,有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本文在前人的文献综述基础上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以使我们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土地改革;富农;两极分化
  一、目前研究概况
  学界对土地改革研究的文献浩瀚庞杂,相关的文献综述也很多比如:郑有贵等:《土地改革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6期;郭德宏:《土地改革史若干问题论纲》,《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张一平:《三十年来中国土地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卢惠:《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综述》,《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10期。这些文献综述从不同的角度,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其中卢惠将近30年来大陆学者对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归纳为十个方面:关于土地改革的准备情况;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关于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偏差问题;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总体评价;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的比较;关于土地改革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关于土地改革过程中的民众心理;关于土地改革中发动群众与和平土改的争论;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阶级路线和政策;关于地区土地改革运动。鉴于相关的述评对前三个方面的问题已作了充分的论述,所以卢惠只对后七方面的研究状况加以总结。①张一平在他的文章中择要述之,探讨了四个问题:(一)土改的依据和政策;(二)地权变动与经济绩效;(三)社会重构和阶级理论;(四)农民社会心理变迁。②可以说以上两篇文献综述基本上涵盖了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问题的主要内容。
  关于土改的研究,以下学者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对这段历史进行总结概述。其中李良玉认为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步骤方面较之民主革命时期的土改运动有相当变化。在划分阶级成分方面有十一点新精神,在对待富农的政策方面有四点新内容,在土地财产的分配政策方面有六个新特点。新区土改的这些政策改进,基本保证了避免掠夺性的乱挖浮财,扩大了受益面,保护了农业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和现代技术基础,减轻了社会震动。③佘君认为对于这场土地改革,理论界过去的分析多集中于生产关系和土地政策的变革,主要从民主革命的角度阐述其伟大意义,强调其政治性和革命性。他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出发,对这场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中国大地上的土地制度变革进行再认识,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伟大的历史影响和时代意义。④陶艳梅在考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背景和原因的基础上,论述土地改革的政策措施、实施过程和成功经验,并充分肯定土地改革的历史成就。⑤
  二、土地改革中的富农问题
  关于研究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政策的研究很多,这也是研究重点。比如王东:《建国初期“暂时不动富农”政策的形成》,《党史纵横》1988年第2期;肖长培:《建国初期我国新解放区土改“中立富农”政策的产生及特点》,《福建党史月刊》1993年第6期;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王瑞芳:《土改后的中国富农:从保存、限制到消灭》,《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这些文章大多从政策的形成以及成效的角度进行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前人补充,下面是分析角度比较新颖的一些研究:
  尤国珍通过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制定了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过程中,地方各大区之间却存在较大差异。中南区和华东区作为两个典型地区,因地方调查情况、领导人思想倾向和基层干部群众经历不同,在执行政策结果上出现较大差异。中南区对富农经济的打击相对严重,华东区的富农经济则保存较好,土地改革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较中南区更为迅速,也为此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地区之一。⑥
  三、土改后是中农化还是两极分化问题
  关于土地改革后是两极分化还是中农化,苏少之在其文章作了详细解释,他认为(一)农业生产力迅速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走向繁荣,绝大部分农民上升,中农化是农村形势的基本特点。(二)富农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力量逐渐减弱。(三)仍面临困难的农民大部分经济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困难严重、经济下降的是极少数。在土地改革以后,认为农村开始了两极分化,其重要证据就是农村中存在着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雇佣关系。苏少之认为土地买卖、雇佣关系、租佃关系大量的是发生在劳动群众之间,又多是调剂生产、调剂劳力的性质。因此,不能简单地列举上述现象作为两极分化的依据。⑦田利军持有类似观点。⑧
  苏少之在另一篇文章中,通过数据分析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新富农产生的规模与分布,支持了他原有的观点。他认为新富农的产生,并没有改变农村中中农化的总体趋势。当然,土地改革后农民在走向富裕的道路上不可能是齐步走,在农民小商品经济的竞争中,有很少部分新富农的产生,还有少数农民上升缓慢或仍面临困难等现象,也是中农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要用“分化”一词来描述,那也绝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两极分化。由于政府在土地改革后实行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对贫困农民积极进行救助和扶植,这种分化是可以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⑨席富群认为截至1952年底土改结束,农村社会的分化呈现着以下特点:1、出现分化的范围不大。2、分化程度不深。3、整体趋向中农化。⑩关于土地改革后是两极分化还是中农化的看法,之前存在争议,但是目前学界基本趋于统一,认同土地改革后是中农化的倾向。(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注解:
  ① 卢惠:《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综述》,《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② 张一平:《三十年来中国土地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③ 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④ 佘君:《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5期。
  ⑤ 陶艳梅:《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述论》,《中国农史》2011年第1期。
  ⑥ 尤国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区和华东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执行差异解析》,《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5期。
  ⑦ 苏少之:《论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后的“两极分化”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⑧ 田利军:《土改后土地出租、买卖和雇工不是两极分化的反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⑨ 苏少之:《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新富农产生的规模与分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⑩ 席富群:《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社会分化问题的认识》,《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美国印第安纳州财产税制度自1973年至2005年间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从中可窥见涉税财产评估方法、评估周期、财产税制的横向公平、税收负担以及地方政府的效率对财产税制度变迁
信访自古有之,源远流长.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非常时期,也是社会各种矛盾和各种不和谐事件的高发期,信访作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深入对
胶质含量是评定汽油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GB/T 8019-2008测定车用汽油胶质的方法,并对车用汽油胶质含量的测定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审计的声音、人大常委们的声音、省长的声音、声声入耳;职能部门的事情,地方政府的事情,都是国家的事情,事事关情.一年一度的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从1996年开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奋起反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世界反
2005年,山东省滨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市级“节水型社会建设先进单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园”、“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他们管理
本文通过对作为“社会人”的利益相关者特征分析,从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机制的内容安排.
根据参与国和缔约国的不同政治经济状况将的成员国分为欧盟、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等四类.利用博弈论对之后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进行分析.指出后时代国际碳减排利益分配不均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系统培训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深刻的认识.但是,事实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除了解决在企业内部,在培训过程中对企业的引进、材料的分配、实习生的性别构
自然垄断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垄断的特性它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自然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需要政府来对其进行规制.本文从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