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e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就业意识不成熟,择业意识形成滞后;专业素质低,操作技能差;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欠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社会适应力差。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迫在眉睫,应该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就业教育,健全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高等院校要从多方面着手,全面利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主要途径
  
  “就业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国际劳工局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指个人从事具有市场和社会价值工作的能力,它不仅包括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技能和工作经验,而且包括人们接受和应对社会变化,积极抓住未来机会的能力。
  随着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发凸显,总体感觉供大于求。但事实上,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看,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没有过剩,甚至还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就业鸿沟”,即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1]。如何跨越“就业鸿沟”,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09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研究分析了200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在各高校中,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居于就业能力榜首,上海交通大学位居第二,北京大学在“211院校”中和复旦大学共居第三位,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就业能力也较高。从本科各专业的就业率来看,前20位的专业全是理工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异,在学生个体之间同样存在差异,有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总的看来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就业意识不成熟,择业意识形成滞后。
  就业意识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滞后,现在的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但受前期“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宣传的影响,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依然严重;再者职业期望值过高,有一些学生对社会现实了解不够,对最低收入水平和职位的预期比较高,而自身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定位。
  由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从高年级开始,大多数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择业意识形成滞后,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将来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位几乎毫无头绪,更谈不上科学规划,使得他们面对就业时手足无措。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2]。
  2.专业素质低,操作技能差。
  高校扩招过快,造成高校办学资金、教学设施的短缺与招生人数剧增之间的矛盾,师资力量也不能完全跟上,部分高校的新增专业的办学定位与培养模式没有经过社会的检验,整体培养要求存在不足,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操作技能差,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造成高校毕业生失业与市场岗位空缺并存。
  3.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欠缺。
  现在的毕业生生长在经济发展的改革开放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富裕的物质生活也让一些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出价值取向扭曲。比如缺乏艰苦风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观念较差,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等等。許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过于看重经济价值,重利益、轻奉献,忽视职业道德,把工作仅作为谋生工具,自然不会被用人单位欣赏。
  4.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社会适应力差。
  北京大学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3]。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区域,社会场所和资源很少被利用进行教学,这使很多学生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相关职业的各种情况知之甚少,更不要说积累实践经验了。
  面对社会的挑选,学生最需要的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受挫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由于安全第一的校园氛围,学校开展的相关的辅导与训练很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使学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挫折与挑战心存恐惧,对自己信心不足。这一情况必然会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自卑胆怯、患得患失等。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不适应现象。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约631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超过7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进入“就业大众化”阶段。就很多毕业生而言,就业迷茫远超过了就业困难,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毕业生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高校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等多方面着手,共同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培养出社会需要,同时可以适应社会的人才,这就需要从教育理念着手,小学、初高中以升学为主,家庭教育以学习成绩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必然导致高等教育需要为前面的教育补课,比如学生的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等。这就会将大学教育的前半段时间用来适应大学生活,适应障碍的话会影响后面的学习、生活,更不要说把精力放在自我提升就业能力上了。所以从初等教育开始的素质教育要不断推进,使学生初步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拥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的情操、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
  过去,几乎所有高校都认为高级专门人才就是知识丰富、学问高深的学者,所以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以知识多寡、深浅为主,甚至将其作为唯一的标准,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会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几乎是空白。现代大学制度下建构新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调整大学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以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与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大学教育除了加强专业教育外,要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争取素质全面拓展。
  2.开展就业教育,健全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1)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指一个人对其步入社会将从事的事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规划和设想,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及早地思考自己的前途,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有利于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己在就业时的竞争力[5]。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机构,从政策、人员、设施到资金都要真正落实到位,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到专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分为自我和社会评估阶段、明确目标阶段、职业准备阶段、职业选择阶段、评估与调整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使他们“在大学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及以上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6]。
  (2)个性化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的保障。
  就业指导的内容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流程、简历制作与修改、面试指导、落户手续办理、出国留学程序指导、就业心理调适、自我定位、行业了解、就业信息如何获得、角色转换与社会适应等,开展就业个性化辅导工作,包括针对不同专业的集体辅导及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个体沟通和交流,从各方面给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
  (3)加强社会交流: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在就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边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一边走出去了解市场行情。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切实的职业指导。高校应将用人单位请进来,多开展就业讲座、模拟面试、与单位面对面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了解面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强化应聘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走出去,通过实践、参观、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便于学生在就业大众化的时代按照社会化的要求塑造自己,在走上社会后顺利完成角色转化。
  (4)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
  大学阶段是由学校向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思想道德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等,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清是非、坚定立场、明确社会的价值导向。同时,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避免盲目就业,拥有积极、主动的择业心态。
  安利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玉珠说,每个企业都希望招聘到有才能的人,但最关键的环节还在于人品。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良好品格的养成,如诚信、道德、责任心、毅力、团隊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
  (5)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补充。
  创新及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较强,能为就业开辟新渠道,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会得到良好补充。而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还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期望,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加全面,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的竞争。
  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为出发点,从多方面着手,全面利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龙.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6):2057-2058.
  [2]易果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68-270.
  [3]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关于大学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EB/OL].http://www.hunbys.com/web/0/200706/251333105311html.2006-08-07.
  [4]构建合理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http://tieba.baidu.com/f?kz=222722058.2007-07-04.
  [5]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07,(4):124-127.
  [6]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6,(4):13-15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研究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三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社会 特征 要求 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
<正> 轨行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电瓶车牵引。搅拌筒旋转的动力由两个传动机构提供:一个是在运行状态下,由运输车的轮轴输出,动力经变速机构传递给搅拌筒,另一个是在停车输出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人生智慧的传承与培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的体现,是新课标的要求,研究它,是国家教育改革现状的要求,是历史课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
目的:比较CT与MR对肝癌插管栓塞化疗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分析71例共162个肝癌病灶行插管栓塞化疗后同期的CT与MR表现。结果:MR提供更多肝癌治疗后的细节,MR上肝癌插管栓塞
大学生社区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社区.它除了具有社区的一般性之外,还具有某些个性特征。然而这方面目前尚无深入的研究。研究大学生社区的特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
<正> 一、前言 铁路施工通风方式无论是压入式、吸出式、混合式通风,一般情况下管路布置简单,计算也不繁锁。而对于两个工作面同时开挖,平导断面或通风竖井断面小,只能按装一
<正> 香荚兰属(Vanilla)被西方国家发现作为一种食用香料之后,其用途不断扩大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在香荚兰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获得极好的声誉,可是,作为一种药物和催欲药,现
<正> 概要能够在非常困难的软土地质条件下用机械开挖隧道,应感谢隧道开挖机械技术的发展。用机械开挖隧道的两个最重要的目的是:(1)开挖隧道时可靠地支护土层;(2)衬砌时通过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和MR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残余心肌血流的诊断作用.方法 7只犬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AMI动物模型,行活体MCE及离体灌注MRI检查,伊文思蓝
在这个世界上,昆虫也许是最微不足道了。但是,它们有种情感,是一般人无法超越和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