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烟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来源 :中国烟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表明,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Guenee)在陕西仅分布于关中和陕南;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虽在陕西各地烟田均有发生,但主要分布于陕北和关中。从地理上看,棉铃虫在陕北延安等地严重危害烤烟;在关中则主要危害烤烟留种田和晒烟留种株;在陕南发生极少,仅开花后在花上有少量幼虫。从生育期上看,在两种害虫混发的关中地区,团棵至旺长期主要是烟青虫,而棉铃虫仅在干旱的渭北旱塬上发生,开花后则逐渐过渡到棉铃虫为主,9月以后留种田发生的全为棉铃虫。推测棉铃虫起源于
其他文献
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经成肟、环化、还原脱氨,生成β-二氢大马酮。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还原脱氨方法。对β-二氢大马酮在卷烟中的加香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1991~1995年利用钴60照射和亚硝酸处理进行了烟草蚀纹病毒(TEV)弱株系的选择及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钴60照射病毒溶液能产生弱株突变体的适宜剂量是1.29C/kg和2.58C/kg,亚硝酸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呈典型的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参数a=3.698/罩·天.Th=0.0174天;该蜂对烟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因被寄生时蚜虫龄期不同而异,而蜂幼虫的发育不受寄生
混合型卷烟是以烤烟、晒烟、香料烟以及晾烟中的白肋烟作为原料,经过不同的工艺处理混合而成的一种卷烟类型。目前,混合型卷烟已经占领了国际烟草市场70%以上的份额,成为当今世界最
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和桔斑分离技术,从陕西烟田普遍表现叶脉坏死的自然感病烟草(NC89)叶片上分离到蚀纹病毒源,经鉴别寄主测定,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和病叶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初步鉴定
40年代末发现吲哚乙酸对烟草腋芽有抑制作用以来,烟草化学抑芽制剂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先后出现过矿物油、2,4-D、α-奈乙酸、β-奈酚、煤油胶剂、豆油氢氧化钠乳剂
从烟草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植物线虫10属17种,较具经济重要性和分布较广的有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双宫螺旋线虫、饰环矮化线虫、针线虫。用爪哇根结线虫(Meloid
1996年~1997年从福建和贵州两省采集分离30个菌株,在田间分区组用21个菌株做接种鉴定。依据它们在一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可以区分为致病力强弱不同的4个苗系群,其中Ⅰ群最弱,Ⅳ群
用免疫育苗技术育苗,出苗快、齐,根系明显比常规育苗发达,在育苗期间苗床内基本不发生苗期常见病害,大田期主要病害也明显较常规育苗轻。免疫育苗的烟株田间长势优于常规育苗,产、
在5种温度(16℃,20℃,24℃,28℃,32℃)及3种相对湿度(RH93%,76%,43%)组合条件下,对烟草粉螟实验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世代平均周期T,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3种生命表参数,并且研究和分析了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