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电集团:勇担制造强国使命 撑起国民经济脊梁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也将走过完整的70年征程。7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哈电集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近年来,哈电集团通过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仅自身实力、竞争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也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实现“从零追赶”到“部分领跑”的跨越
  70年奋斗,哈电集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之一。
  哈电集团是从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6項发展而来,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摇篮,也是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研制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之一,其70年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亦是我国发电设备行业乃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缩影。回望新中国成立伊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各项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用电需求急剧上升。而在新中国解放前夕,四川龙溪河下硐水电站3台发电机组被四川军阀杨森部队用几吨炸药炸毁。这一事件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东北电工局全力抢制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要求迅速恢复发电。当时正在从沈阳搬迁到哈尔滨的东北电工局第四厂,也就是现在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机公司”)接到了来自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后,开始组织抢制一台 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面对当时生产条件差、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等困难,胸怀报国理想的老一辈哈电人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们从“零”起步,边建设、边设计、边生产,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最终向共和国交出了第一份优异的答卷,为我国发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初步基础。
  从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开始,哈电集团先后参与了新安江、刘家峡、葛洲坝、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等我国诸多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87岁的电机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刘光宁回忆,1957年他曾在电机厂磨制过800千瓦的下硐转轮,退休前参加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100万千瓦水电机组攻关。“800千瓦到100万千瓦,翻了1 250倍。”他说。
  历经70年,经过几代哈电人的接续奋斗,哈电集团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煤电、水电、核电、气电、风电、电气驱动装置、电站交钥匙工程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布局,累计生产发电设备4.2亿千瓦,产品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装备了海内外500余座电站。一个个发电设备制造业的辉煌成就显著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0年发展,哈电集团成为关键技术领域的“压舱石”。
  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无畏奋进求索,到打破国外众多技术垄断,重要关键设备国产化,攻克无数个“卡脖子”技术……哈电集团在旧中国薄弱经济基础上起步,创造出200多项“共和国第一”,启动了我国加快工业化的大幕。
  水电迈入世界水电技术“无人区”,清洁煤电攻克多项世界性难题,树世界标杆。三代、四代核电技术自主创新打造中国核电“国家名片”,燃气轮机国产化摘取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远程智能诊断系统填补我国在电站智能运维方面空白……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是哈电集团在开放创新中活力迸发的生动诠释。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等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行业发展的龙头,担负着全面创新的历史使命。中央企业要在重塑中国产业链、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扩大国内需求、提升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出骨干作用,努力增强中国经济内循环。”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强调。
  近年来,哈电集团瞄准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重点谋划新时期发展蓝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强化考核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技术资本结合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打通创新血脉。2016年,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成立,并开展前瞻性技术、基础技术和集成技术研发,同时整合哈电集团中小电机研发资源。在工程研究中心下新成立了舰船动力研究所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所,进一步增强中央研究院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创新引领能力,为企业提质增效赋能。“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加大长期稳定的科技投入力度,年均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23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年来,哈电集团稳重而坚定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关于如何深度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能源革命,哈电集团有着深度的考量和战略支撑。2021年5月15日,哈电集团与兴湘集团合作,对湘电风能公司进行重组。新设立的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目前具备年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 000台的能力,双方将发挥人才、装备等优势,打造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
  全面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70年拼搏,哈电集团在深化改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实践表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国有企业就一定能做强做优做大,就一定能全面发力、破局闯关。近年来,哈电集团瞄准市场化转型,“真刀真枪”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竞争观念深入到企业内部各层级,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主体企业全覆盖,哈电集团总部部门岗位压缩32%,总部人员编制压缩41%。拿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全部88户企业、17 333人安置工作。取消非优势业务,所属企业陆续实现铸造、锻造、标准件等业务社会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2020年,哈电集团一家下属企业与5家金融资本、民企及员工持股平台签署《增资协议》,集团首家混改企业落地,既获得了外部资金支持,又引入了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哈电集团在稳健运行的基础上,同样在推进经营转型上快马加鞭。从探索进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成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所,到参与黑龙江省新能源产业联盟建设,与黑龙江省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从与海水综合利用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与滨海新区国资委独资子公司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哈电融资租赁(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哈电集团围绕着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蹚出了一条多维度的改革新路。
  一系列改革举措成效渐显。“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42.9%,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复合增长率11.9%,人均工资年复合增长率7.6%,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
  对于央企来说,改革带来的还有不惧任何困难稳发展的底气。就哈电集团而言,尽管改革没有完全完成,但之前的诸多改革让哈电集团身子骨越来越硬朗,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大。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哈电集团在做好疫情防控、保证自身平稳运营的同时,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充分发挥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与上下游各類企业共渡难关,保证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住了发展“基本盘”。
  在更高水平开放中推进国企海外形象建设
  70年开拓,哈电集团深耕海外市场,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以高质量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引领企业走向世界一流,是哈电集团一直不变的追求。1983年,哈电集团承担国家援外任务,承建巴基斯坦古杜项目,实现了中国国产大型电站设备走向世界的梦想,哈电集团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走出去”承揽海外电力项目的企业。借“一带一路”倡议东风,哈电集团充分发挥央企主力军作用,加速从市场开发国际化向运营模式、服务标准国际化同步转型。2016年,哈电集团签订了集中国投资、中国融资、中国总包、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于一身的迪拜哈斯彦4台60万千瓦清洁燃煤电站BOO(建造-拥有-运营)项目的EPC(项目总承包,又名“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合同。这是哈电集团进入中东市场的首个EPC+BOO项目,实现了哈电集团在海外市场中由总承包领域向投资领域的延伸和跨越。
  近年来,哈电集团不断落实以“走出去”为主线、以“走进去”为落脚点、以“走上去”为跳板的“三步走”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借船出海”和“自驾出海”为双轮驱动,相继签订了巴基斯坦必凯1180兆瓦联合循环电站项目长期运行维护合同和巴基斯坦贾姆肖罗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总承包合同及5年运行维护合同,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在世界电力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哈电集团深耕“一带一路”,不仅带去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提供电力智慧和解决方案,更带去了中国倡导的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行动,使得国际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苏丹、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厄瓜多尔、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阿联酋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50多个大型电站交钥匙工程和提供电站成套设备,总装机容量近5000万千瓦。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领域一批标志性工程由哈电集团勇于担纲,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也为哈电集团在更高水准的国际化道路上奋进提供了根本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哈电集团将继续勇担制造强国使命,撑起国民经济脊梁,在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不断为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提供强劲动力。
其他文献
研究的背景分析  新时代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一些模糊认识、错误观点时有出现。如何更好地引导舆论、凝聚共识、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新时代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迅速普及,新媒体日益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新媒体“新移民”与
期刊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的职责。要完成这一职责,需要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支持、正确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管理体系、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但更重要的,还需要一种为国为民真诚奉献的精神、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支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作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及充分组织起来的职工队伍。因此,国有企业更应
期刊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桥公司”)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业从事基础设施业务的国际型、创新型、服务型、综合型企业,组建于2006年12月。公司注册资本90亿元,在职员工1 049人,资产总额达到1 557亿元,经营规模逾5 000亿元,获得中诚信国际AAA信用评级,该评级是目前国内建筑类企业的最高信用评价。  近年来,路桥公司品牌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期刊
2020年,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为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相匹配的“强总部”,切实解决困扰集团总部人才结构问题,破除“纺锤形”年龄结构下总部后生动力不足的束缚,创新探索与实践了以“四验三观”与“三课两践”为导向,涵盖公平选才、学习铸才、实践砺才等专项工作的人才选育机制。通过这次探索与实践,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18人,使集团公司总部的人才结构、学历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油气勘探开发主战
期刊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与品牌建设历程,中国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形势、新要求、新发展格局下,加强品牌建设是实现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是弘扬中华
期刊
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以下简称“汕头供电局”)是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属下的供电企业,供电面积2 199平方公里,供电客户213万户,最高负荷405万千瓦。汕头电网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地市级电网,南方电网公司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世界首台160千伏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超导直流限流器等世界级先进技术及设备落地于此。2019年汕头供电局供电量达到201.89
期刊
他的名字,与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紧紧联系在一起,与追求光明的民主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图强求富的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战争年代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他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奉献给了招商局的事业。  他就是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原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  斯人已去,精神永垂。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今天,这位有着77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光辉事迹、传
期刊
百年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在国企人手中绘就。  百年峥嵘,初心如磐。国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这早已不是责任,而是本能。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那些国企人的精神风骨、那些国企发展历程中的苦乐更迭,总是会在某个特殊时刻大放异彩。  历史总是让人震撼。国企人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赓续红色血脉,在一次次披荆斩棘中续写国企辉煌……  (一)  国企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这个荣誉称呼的背后,是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有企业走过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光辉论断蕴含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历史证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