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书法教育中的默会知识理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vm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今大学书法教学中的问题与现状,阐述了默会知识理论,并对未来大学书法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反思。
  关键词: 大学书法教育 默会知识理论 现状与问题 反思
  
  书法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今书法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体制的态势,许多大学都开设书法必修和选修课,备受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大学书法教育多年以来一直在相当低的水平徘徊,为了使我国的大学书法教育更有利地摆脱种种困惑和不利的发展局面,笔者试图从默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对未来大学书法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大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对目前全国高校而言,除了美术院校或部分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以外,大学书法课的开设,大都是以公共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课时一般都在30课时左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和书写规律。但是,大学书法课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我们对这门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等均缺乏科学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具体而言,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更多注意的是书法技法的讲授和训练,包括笔画、结构、章法和各种书体的特点及其把握,而忽略或缺乏对书法艺术美学品质的探研。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经常一味地机械地“抄贴”,死记硬背。这种只注重“应当如何写”,而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写”的状态,影响了学习者主观能对性的发挥,使得书法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更谈不上到达书法艺术的彼岸。
  实际上,在大学开设书法课,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固然很重要,但我们更应从美学、哲学等角度阐述书法艺术的深厚内涵,引导学生体验和汲取书法艺术中丰富的营养。要更好地体会书法的深厚内涵,除了单纯的理论讲授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默会认识,即默会知识的展现。
  
  二、默会知识理论
  
  1958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波兰尼在其著作《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默会知识”概念。何谓默会知识,简单地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感到确有许多东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种不能明言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回顾中国书法艺术走过的历程,无论蜚声于世的“颠张狂素”,还是妇儒皆知的“颜柳欧赵”,或者“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王羲之,书法中个性与技巧的张扬都挥洒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深藏的科学道理至今也无人能说得清道得明,只留下价值连城的“真迹”供人品味与“默会”。因此,中国书法堪称一种典型的默会知识。
  从默会知识的主要获得途径来看,书法更是拥有默会知识的主要特征。
  (一)默会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如反复操练和训练的方式获得。与其父共享“二王”美名的王献之,用练完十几缸水的勇气和恒心强化书法学习,终成一代大师,靠的就是这种方法。
  (二)默会知识通过明言知识及其辩护理由的自然遗忘而获得。古往今来有不少书法家都喜欢酒后创作,类似张旭的“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和怀素的“自言初不知”等,无不展现出自然遗忘明言知识而完全依靠“默会知识”来挥洒万丈豪情的典型特点。
  (三)默会知识通过使他人默会知识外显化而获得。对他人的默会知识加以显性化、符号化,然后对它的合理性加以检验修正与利用。
  (四)默会知识通过建立师徒学艺制或类师徒制的方式获得。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书法教学是以师徒传授式的方式进行的,而默会知识则可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实现着不同程度的转移,可超越师徒制的限制,如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便悟得草书用笔之妙,他于纸上提按顿挫、运笔如飞,体现出默会知识在不同实体之间的对比借鉴中转换而习得。
  
  三、未来大学书法教育的几点反思
  
  中国书法最能表现情感、表现自我,其文字也最富有情感内涵,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并且书法有益于培养人的多方面的素质,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等等。书法,作为极具浓厚民族色彩的一种艺术,虽然教学无法照搬西方教学模式,但是迫切需要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必须敢于突破旧有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结合书法艺术自身诸多特点给予重新审视并进行大胆改革。默会知识就是一把焕发书法这门古老艺术魅力的重要钥匙。借鉴默会知识研究已经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作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大学书法教学进行思考。
  (一)积极倡导师徒制教学方式,提高高校书法教师的全面素养。从大学书法教学的角度看,学徒制方式是传递默会知识的核心途径。正确的书法教学应该既抓住时代脉搏,具有时代特征和超前观念,又不至于为各种潮流所淹没,且遵循书法教育的基本规律,既重视书法独有的特色及规律性,又由易到难,循循善诱。这就要求书法教师必须具备综合过硬的专业素质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宏观地把握当今书法教育的发展趋向,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个体体验,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水平。在书法学习中,单就笔画而言,从起笔、运笔到收笔这一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奥妙无穷。要超越就笔画论笔画,将视野开阔后去审视,在不同字体、不同书家、不同书法流派的比照中,启示学生对笔画的理解。大学书法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过书法技艺、书法理论及相关人文知识的训练,以求掌握和运用书法知识,这对学生专业的学习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此举既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迫切需要,又可以培育独具学生个性特点的“通识人才”。
  (三)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单从结构论结构,难免僵化机械,将字写死,教师的讲解既要符合字体结构的基本规律,又能将结构的审美特征和趣味传达给学生。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结合名家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同是一个“之”字,篇中出现十几个,却各有风姿,绝无雷同,亦无斧凿之痕。这种大师手笔或风范固然需要教师讲解,但是各种趣味更应该让学生在自我观察和反思种去体会,去“默会”。书法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与技法系统,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要想达到高水平的默会知识,需要长期的学识积累和反复的艺术锤炼。
  (四)建立书法艺术观。就是“要在教学中强调书法的艺术特性,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从艺术的高度认识书法、理解书法,走出书法学习的误区”。书法创作是使心中之“意”化为“象’,而书法审美则是通过“象”生发和品味出“意”在书法审美过程中,通过我们主体情感的植入和参与,创造出不可言传的审美意象,从而获得创造的快感、审美的满足感和精神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志平.漫谈大学书法教学中的审美体验[J].内蒙古师人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2]王梅,杨锦兴.论默会知识理论对教学的影响[J].广西教育,2005,(10).
  [3]万瑞杰.大学书法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大连大学学报,2005,(1).
  [4]综合大学美术教育展望——汕头大学美术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J].江苏画刊,2003.
  [5]卢强.大学书法教学浅谈[J].书画艺术,2001,(3).
  [6]陈振濂主编.书法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7]周俊杰主编.二十一世纪书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条件和保证,是其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在教育活动中。下面就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分析。    一、备课能力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化学教材是编者根据化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化学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编写的,只有结合《化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才能领会编辑意
期刊
福州怀安窑的发掘是继1982年第一次中国古陶瓷国际学术讨论会后的又一次重要的陶瓷考古发现,并有南朝梁“大同三年”和唐“贞元”的记年款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出土
本文介绍大陆机械汽车展览业务考察团考察台湾的展览业务与市场,开展对口交流,洽谈合作项目,增加相互了解,扩大展业商机等情况。
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高含量Al2O3填料对环氧树脂(E51)/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体系的固化表观活化能、热降解动力学和性能的影响. 非等温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固化动力学研究表明,
本文就如何提高命题质量开展讨论。包括:什么样的试题是高质量的试题?怎样设计高高质量试题?两大方面。并就成绩分析、试题内容等要点以及试题命题的诸要素作出了深入研讨。
氧-氨-硫化物-乙醇复合式气体传感器日本福井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日华化学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由8种半导体气敏元件构成的复合式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在输出电信号的同时,能快速、独立
摘 要: 我国法学教育体系多元化,包括高等公办院校法学院、民办本科院校法学系、成人教育举办的法学教育等。本文认为,不同法学教育体系对于法学教学方法的要求不同,民办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生源质量和法学学科的性质等因素决定了民办本科院校应注重应用型的法学教学方式。应用型法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法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法学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法学教学方式,构建具有民办本科院校特色的辩论式法学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特点    随着近十年来全国范围内高校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亟待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