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管理对策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路基质量病害及管理措施,然后分析了桥涵等结构物质量病害及管理措施,最后分析了防治管理措施。
  关键词:路基;病害;管理
  一、路基质量病害及管理措施
  很多二级公路会经过一些水文、地质条件差的地段,并且道路全线的地质水文条件不尽相同,这也给二级公路的路基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常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水平位移以及边坡滑坡、塌落等质量通病。要想较好地解决路基质量问题,就必须做好路基土石方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一)加强路基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分为一般性地基和软弱地基,遇到一般地基时,主要是要做好路基土质CBR 值的控制,若CBR 值小于6%,就应进行换土处理,否则可直接采用原土回填压实。对于软弱地基,首先要做好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并且根据现场地基实际情况对软土路基采取表层处理法(砂垫层、反压护道、土工聚合物),换填法(开挖换填法、抛石挤淤法、爆破排淤法),塑料排水板,粒料桩,石灰桩,旋喷桩等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应根据具体地勘资料进行技术和经济多方面的比选。
  (二)做好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工作
  在进行路基的土石方调配时,应注意用于路堤填筑的土必须满足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数小于26、CBR 值大于3%等条件,用于路基上路堤(0.8-1.5m)时,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CBR 不低于4%,用于路堤下路床(0.3-0.8m)时,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CBR 不低于5%,用于路基上路床(0-0.3m)时,回填土的大粒径不大于10cm,并且CBR 不低于8%。
  (三)严把路基压实关
  路基应分层回填和压实,采用40t 以下的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40cm,采用25t 以下压路机碾压时,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并且要尽量避免土石混填,以防压实不均匀,为后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留下质量隐患。对于桥头、台背及填挖交接处等压实工作难以开展的地方,应控制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20cm,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这些部位的压实度。
  二、桥涵等结构物质量病害及管理措施
  (一)外观质量差
  公路的桥涵结构物常出现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水泡气孔多、线条不顺直、颜色不一致等现象,影响了结构物甚至公路的美观。为防止这种问题出现,首先应确保浇筑这些结构物所采用的水泥是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型号的水泥,其次是要控制好砂石的级配,尽量用粒径均匀的中砂,以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此外,浇筑混凝土时,应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振捣时间、保护层的厚度等,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并且控制好拆模时间,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二)桥头跳车
  桥头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桥头跳车,从而影响行车质量。为防止这类质量病害,关键是要做好路基的施工,填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透水性好的材料,并且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在96%以上,尤其是要做好结构物周边等边角处的压实,注意控制过渡段的高程及其与台背的衔接,做好接头的清理工作,避免出现软弱夹层与缝隙。若桥头部分路基填筑高度较大,须做好沉降观测工作,待沉降稳定后再实施路面结构层。
  (三)涵洞开裂或涵墙倒塌
  涵洞的钢筋位置不准确,或者基础处理不当,出现沉降或应力集中,都有可能导致涵洞出现裂缝,为防止这种质量病害,可用双排钢筋最小间距来保证钢筋位置,并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满足要求,涵洞回填宜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土、冻土块的土。透水性材料不足时,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料,应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地进行填筑,压实度不应小于96%,这样有助于防止涵洞的基础沉降。涵墙倒塌或损坏主要是由于基底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所以涵背回填应采用CBR 值不低于8 的填料,处理好不均匀的基底,可采用高强度垫层,要将涵背处的水汇集到透水层排出,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涵洞的整体结构安全。
  三、防治管理措施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病害及防治对策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会出现裂缝、沉陷、断板、板角断裂、唧泥等各种质量病害,这些病害常由于设计、施工、外部荷载作用、气候环境等综合作用的影响而产生,但施工质量控制不当又是其中最主要、也是我们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负有直接责任的一个原因。路基处治不当、密实度不足出现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路面裂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当,配合比不合理,压实或振捣不实,养护措施不合理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病害。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1)加强路基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路基的压实度,对于特殊路基应待到处治完毕、沉降稳定之后方可进行面层结构施工;(2)加强水泥、集料等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大材料质量检验力度,对于达不到工程质量要求的产品应要求退场,严禁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合格材料;(3)科学、准确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来确定配合比的各项参数;(4)加强混凝土拌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或过早凝聚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5)混凝土的摊铺和振捣压实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摊铺混凝土时应预留"抛高",使用振动梁均匀提浆,确保混凝土表层无粗料暴露或过量浆液,均匀密实;(6)混凝土路面浇筑后要做好养护保湿工作,养护期内严禁通车。
  (二)沥青路面质量病害及防治对策
  车辙、裂缝和水损害是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质量病害,施工方面存在质量隐患是引起这些质量病害的重要原因,如路基不均匀沉降、基层局部松散、整体性差、沥青级配不合理、沥青面层孔隙率大、面层摊铺及压实质量不过关等等。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包括:
  (1)加强路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2)合理选择沥青和集料,采用高质量的重交道路沥青,并结合气候特点合理选择标号合适的沥青,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改性沥青,以提高沥青粘度和与矿料结合效果,集料应坚硬、粗糙、表面干净;(3)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来做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选择矿料级配,提高集料嵌挤力,准确选择沥青用量,并且在配合比设计期间,要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车载情况来提高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要求;(4)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控制好各环节的温度,洒好透层油、粘层油,提高沥青层与基层的粘结力,通过各个手段减小油石比、矿料级配等施工变异性,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标准,并通过加强摊铺和压实环节的施工管理来保证压实度。
  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必须在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在建设、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都要齐抓共管,才能使工程质量有根本的改观,努力建成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李建新.二级公路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管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184.
  [2] 田志勇.浅谈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管理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2,(9):268.
  [3] 肖慧,张晓艳.市政工程施工中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对策[J].赤子,2013,(6):266.
  [4] 杨喆.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问题的思考[J].房地产导刊,2013,(19):286-286.
其他文献
介绍西门子S7-300PLC实现焦化装置水力除焦的自动控翻,主要从水力除焦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典型联锁逻辑控制、与DCS系统的通讯、除焦系统CPU之间的通讯等方面进
异山梨醇类单体和胆甾类液晶单体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接枝共聚合成系列新型胆甾型侧链液晶聚合物。运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
介绍了5%甲胺基阿维菌素悬乳剂的配方筛选过程,简述了该剂型的特点、配方选择和贮存稳定性,确定了较佳配方组成:甲胺基阿维菌素5%,甲醇8%,农乳1600#1.0%,农乳500#0.5%,农乳33#
培育工匠职业素养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的重要支撑点。但目前在多元观念、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等强势因素的影响下,培育工匠职业素养在价值取向、伦理道
目的:探讨PCEA无痛分娩产程的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将10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为PCEA无痛分娩提供优质护理管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
音频信号播放速度调整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给出了实现调整的算法,从而压缩或拉长了播放时间.同时针对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相位突变,提出了解决方案,保证音频信号音调和音质不受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虚拟仪器为基础, 采用microsoft最新技术com+来构建三层结构的网络虚拟实验室方案.并对虚拟仪器与com+ 给出了简要的阐述.
在路桥施工中环境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其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软土地基的危害特别大,如果处理措施不得当或者处理技术中存在问题,肯定会影响到路桥
随着科技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我国,传统的沥青路面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为此,众多专家学者对当前使用的沥青材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
主要介绍了焦炉炭化室窜漏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包括破环加热制度、降低焦炭质量、缩短炉体寿命等。还有对炭化室空压密封技术的介绍:将密封料由压缩空气导入焦炉炭化室,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