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艺术的公共设施设计与审美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bb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需与公共艺术相辅相成向大众传递出一种独特、丰厚的城市和社会精神文明价值。公共设施作为公共艺术的实质物体,公共艺术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让其具备独有形态特点,可以十分简单明了的提示使用者如何使用该设施。公共艺术与公共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先进程度必要的参照标准,而公共设施的形态更是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与演变。
  1.前言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公共设施还泛指城市公共环境和场所所构成的一切人的活动场所、领域所必需的是指物体。公共设施也被称为“街道家具”、“城市配件”和“户外道具”等。公共设施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将人与环境、人群活动与城市空间有机和谐的联系在一起。公共设施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完善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以及精神追求。
  公共艺术是指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雕塑、喷泉、车站站牌、路灯以及公共座椅等。公共艺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标志,它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城市环境和建筑科技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公共设施的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公共设施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共艺术同样也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逐渐受到许多城市的重视,成为现代都市的追求亮点。
  2.基于公共设施的公共艺术表现特征
  公共设施的公共艺术表现特征主要有五个: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标识功能、展示城市面貌和体现时代烙印的功能。
  城市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便利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所以实用功能在四个特征中市占主要地位的。设计者在进行相关设计时,既要注重公共设施功能的科学性和人性化,又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采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设计出不同的造型以增加公共环境的情趣性和变化性。同时设计者还要考虑到公共设施与环境之间在材料、色彩、造型上的和谐统一以及设施的安全性,力求做到公共设施与环境融为一体,方便使用者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其审美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设计公共设施的同时应该注意其造型、材料、色彩和比例,并且运用夸张、象征、联想、强调等手法,使其能够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公共设施常常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能够体现出城市的发展过程。比如一些城市中著名的雕塑,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历史事件。不仅如此一些城市中极具代表性的公共设施往往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名片。西安的公共设施如路灯等往往以古建筑为灵感来源,体现出其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底蕴,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公共设施常常具有现代化的特点。
  公共设施因为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可以凸显出城市的文化内涵或某种主题。公共设施能够体现时代的烙印,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公共设施设计的特点不同,代表着时代的含义。此外,公共设施的变化和发展还可以反映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反面的特点,可以作为展示城市面貌的展示窗口。
  3.公共艺术的形式美感体验
  公共设施的形式可以暗示其功能,因此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应该注意设施的造型与形式或形态相符合,有意识的用形态特点提示或引导使用者使用。这种思想其实提倡的是一种人性化设计,它提倡设计从人的角度出发,让机器或产品满足人的需求。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人性化设计就是设计师将产品优化,在产品的造型和形式方面考虑增加人性化的因素,在产品原有的功能和形式造型上进行再设计,使其更加方便、舒适,不仅满足人的使用需求,也满足其心理需求。
  例如设计大师阿尔托设计的维普里图书馆,他充分考虑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地处北极圈附近,冬季日照时间非常短,这一点对人的心理影响巨大,由此设计出了维普里图书馆,此图书馆利用人工照明暗示白天和黑夜的正常时间差距,因而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好评,他将公共艺术的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极大地增加了使用者的体验。
  产品的造型就像人的穿衣着装,人们的眼球都会被漂亮的外表吸引,所以公共设施的造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它的颜值体现。如今中国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所以人们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他们希望自己所使用的产品不仅好用,还要好看。同样人们在看到好看的、造型新奇新颖的公共设施时,也会有想要体验和使用的欲望。所以在设计公共设施的时候应该注意产品造型的创新性、新颖性,避免造型过于老土和呆板。
  4.总结
  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设施不能仅仅为了满足实用功能这一目的,更需与公共艺术相辅相成向大众传递出一种独特、丰厚的精神文明价值。公共设施作为公共艺术的实质物体,公共艺术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让其具备独有形态特点,可以十分简单明了的提示使用者如何使用该设施。公共艺术与公共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先进程度必要的参照标准,而公共设施的形态更是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建造而来的公共設施可反应出当时社会的审美特点和人文蕴含,独具匠心的公共设施又可作为一个城区的标志物,鲜明的展现一个地区城市的风貌与文明。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生活的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中的每一处公共设计理应满足人性化的需求最为最基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
  项目编号:201810146052,辽宁科技大学大创训练。
其他文献
摘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文中简称赖特)倡导的有机建筑论和新的建筑空间概念是世界建筑史中的里程碑。1920年以后赖特开始尝试设计直角以外的圆形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摩登的特征。本文阐述了圆形及衍变形的几何学特征、审美心理学特性,选取赖特晚期作品中圆形要素运用的例证进行剖析,提出圆形要素在建筑中起到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圆形要素;运用;螺旋体建筑  一、圆形及衍变形的特性  1.圆形的几
期刊
第一节 光影在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及意义  古代中国画家对光影的认识与西方有所不同,并在绘画中有一套自成的应用体系。中国有数千年的绘画历史,同时也有相当久远和精深的畫学。我们从中国古代画论可以了解到,有很多关于光影的理论。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就在《画云台山记》中写到:“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而吐于東方。清天中,凡天及水盡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映日西去。”这应该是中国画论中最早提出关于物体在光的作用下
期刊
摘要:互联网+模式强势渗透课堂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态、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型。本文从互联网+母语化教学模式出发,阐述识字、写字、阅读等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环节,细分相应的智慧教学策略,并通过相关教学片段的分析,探析每种智慧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联网+; 母语化教学;应用  互联网+模式在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和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来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对其真正理解的人又少之又少。本文从两个个部分来分别阐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作者认为创造性与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精髓,所以想要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先理解中国人的创造性与中国哲学的一些内容。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造性;中国哲学  一、创造的重要性  在我上的研究生课程中,老师都说过,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的创造力
期刊
摘要:随着基本均衡教育向优质均衡教育的发展,各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进,使得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的实践探索已经逐步开展。继承各校优良传统,融入中华民族精髓,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有效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打造一校一品尤为紧迫。接下来本文将对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的实践探索,进行一定分析探讨,并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民族文化;校园
期刊
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音乐考级成热门,也成为了家长对自己孩子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和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就经常听到很多家长非常自豪地说:“我的孩子已经过了某乐器十级!”从语气中不难看出家长,对于付出了多年辛苦收获而来成果的心理满足。考级已经成为众多音乐学童的攀登阶梯,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步的一个参考量。  学童们从一级一直学到十级,这个过程都是由音乐考级在起着记录、促进、鉴定的作用。对于不从事
期刊
摘要:欧亨利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其刻画的各种市井形象栩栩如生,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同时也讴歌出人性的真善美。《麦琪的礼物》、《女巫的面包》以及《爱的奉献》作为欧亨利3篇爱情名篇,体现了残酷现实下依旧纯真的爱情,歌颂人性的真善美。  关键词:欧亨利;爱情;现实  1、欧亨利其人和作品  欧亨利(1862-1910)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与契科夫、莫泊桑齐名,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生活的年代
期刊
摘要:本文对清代名满天下的清官和书画家--钱沣的为人从政和书法艺术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其本人神交颜公,鉴其形而得乎神,扼要的阐述了钱沣的人品和书法的共同特点:结体方正、简约极致、拙朴古雅。观其书而知其人。  关键词:笔随意发;品高妍雅;字正不阿;书简品清;笔拙性韧  生平简介  钱沣,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生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卒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代名满天下的清官和书画大家。
期刊
摘要:《白色城堡》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两个同貌人身份交换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揭示出:导致东西方文化对立冲突的原因并非民族身份问题,解决这种对立的根本途径在于认同双重身份,实现文化整合。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白色城堡;文化身份;双重身份;文化整合  一、文化身份的假命题  文化是帕慕克一以贯之的创作主题,他说:“我所有的小说写的都是东方与西方的隔阂与融通。
期刊
摘要:受中越边境金水河口岸多元文化的影响,沙瑶服饰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服饰的款式结构、面料、色彩、图案、工艺等方面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沙瑶服饰是瑶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沙瑶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  关键词:沙瑶;服饰;设计美学  地处国家级口岸——云南省金平县金水河镇的瑶族以门瑶支系为主,沙瑶属于门瑶支系的一个分支,因与壮族沙人风俗来往故称“沙瑶”。沙瑶世居中越边境的大山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