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音洞散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13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偶然的缘起,一个温馨的季节,我随缘而至去了马蹄寺上观音洞。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因传说中的天马下凡在此饮水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虽然我也观赏过法名寺、大佛寺、哲蚌寺以及普陀山等名寺,但是这里藏汉民族憨厚朴实的民风、偶尔遇到的来自异土他乡的信徒,没有贫富高低的门槛设置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浮躁,使我踏上这片圣地心灵就有一种清凉和安逸,这里也许就是莲花生大师布施给众生的道场吧。
  马蹄寺有1600多年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分布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也曾来此朝圣。其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是河西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的瑰宝。
  其中上观音洞带给了我别样的感受,上观音洞也称“观音洞上寺”,大小9座石窟分布于一座峻拔的孤峰顶巅之岩石侧壁,这里远离都市和交通干道,沿途艰难且遥远,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我的热情。
  路途艰难,越野车时而颠簸行驶,时而在上山时如憋气爬行,但是我时刻被所经过之处静怡的天空、遍地绿草的芳香包围着。越野车喘息着终于到达上观音洞的脚下,下车时我才发现仿佛踩在一个漫无边际的绿色地毯上,周围到处是松树,绿草和叫不上名字的山花美不胜收。
  抬头遥望上观音洞,蓝天下隐约可见最顶上一座土黄色山顶,顶上时而飘过大团白云,如护法巡视,仿佛伸手就可以抓到。周围若隐若现会看到有一些裸露的石头,上山更是没有任何便道。上观音洞竟然坐落在这么陡峭的地方,当年的施工条件和建筑情景真的无法想象。
  我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呼吸著绿草的清新和山花的芳香,开始与几个同行者往上观音洞行进,刚开始边观赏美景边踩着松软的绿草往上爬时,感觉像在地毯上玩耍也不觉得累,可快到半山腰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有几个同行干脆坐在陡峭的石头边上休息。再抬头看上观音洞时,仿佛被藏匿起来了一样,只看见一面陡峭的山墙。这里上下都这么困难,更别提在上面生活了。会有人四季在这里发心看护,我心中不禁有这个疑问。凭借以前爬山的经验,我踩着有些滑的绿草斜着步慢慢往上走。
  终于,如苦行僧般一脚登上上观音洞的刹那间,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刚才从下面看到的那个陡峭的山峰没有了,所有的山峦、丘陵与山路尽收眼底,顶端却极小,稍不小心就会掉下山去。我想这里应该是马蹄寺周围最高的地方。遍地一团团密集的马兰花竞相开放,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山花绚丽灿烂,有的马兰花还被山花簇拥着,在山风的吹拂下优雅地起舞。这里仿佛与世隔绝,美到我无法用词汇描绘这广阔天地的净土。此时,优美亲切的藏音“莲花生大师心咒”佛曲引领我进入了清净神秘的圣地——洞窟般孤独、简易又显庄严的佛堂。
  房间有里外两间,外面是用木板拼凑的一个简易床,生活用品同样简单;我恭敬小心地躬身步入里面的佛堂,虽然空间不大,但是犹如身临庙宇无二无别。被尊称为阿喀的僧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藏族出家人,朴素的僧服,憨厚纯真的微笑,慈祥的眼神中流露出的诚挚真实的信仰都让我感到温暖。在参观上观音洞附近的洞窟佛龛时,周围有几个石窟中竟然有残存的佛像,壁画和雕塑的损坏也让人触目惊心。论壁画和雕塑的成就,虽然不及那些有名的石窟,但是这洞窟本身,绝对是一大奇观。我小心抚摸着残垣墙壁,倾听阿喀略带有藏族味的汉语流利介绍:当年阿喀随信众来到这里朝拜,当时所有佛龛洞窟里,遍地都是羊粪、牛粪,这是因为下雨或者下雪时,山上的牛羊都会在这躲避。因其长期弥漫着羊粪、牛粪的味道,所以没人管理,佛像面部和壁画上的画像头部几乎被刮割的残缺不全。寺院损失惨重,石窟佛像与壁画破坏殆尽,石窟外的古建筑也荡然无存。当时阿喀发心保护文化遗产,毅然决然留在这里守护。同时在善心村民的帮助下,为了保护好文化遗产不再受到破坏,决定好好打扫这些佛龛洞窟,同时阿喀再三叮嘱大家轻点再轻点。经过打扫,洞窟逐渐显现出原来的外貌。佛像的容颜有三十五佛、五大金刚和金刚佛母、二十一度母、观世音菩萨以及噶举派的米拉日巴尊者圣像;洞外裸露的佛龛里显出的佛像有释迦牟尼佛、燃灯佛、一尊佛和弥勒佛等。自此,这块圣地再也没有任何人、动物来毁坏过。站在观音洞外新修的护栏边上,耳边仿佛响起钟鼓声,眼前百余名僧人犹如山花簇拥的马兰花围坐在草地,抑扬顿挫的诵经声、佛音缭绕,若隐若现当年庄严宏伟的法会场面——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远处云雾逐渐轻柔弥漫开来,把山峰、松林笼罩在烟岚之中,变成了白茫茫的云雾仙境,使人置身在神府仙界,纯净、圣洁。人类与自然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虽然千百年来历经不同朝代、不同时代的风云变化,始终没有阻挡一代又一代修行者的安宁,历代高僧、出家人在这里与天地交流、与自然对话以及与大地亲昵。他们的信仰始终没变,丰富的佛法智慧使一批又一批的有缘人怀着敬慕心来这里朝拜。
  夕阳捧着我满腔的灵感和净化过的激情,带着深沉的祝福爱怜地离开了地平线,略带寒意的山风中我的思绪也逐渐回归。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新疆阜康市碧琳城觉海善缘阁)
其他文献
在公共生活空间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当代公共雕塑,不仅美化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也体现着国家、地区的文化生活及城市的精神性,具有时代性的现实意义。当代公共雕塑与传统雕塑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以雕塑家理查德·塞拉的作品为例,浅谈当代公共雕塑的现实意义及其与传统雕塑的关系。  传统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从出现原始石雕、骨雕开始,一直服务于
期刊
神话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在“造人说”神话中,“泥土造人”的故事流传最广,比如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希伯来神话中的“上帝造人”以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捏人。中国及两希神话中关于泥土造人的神话,自然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本文将综合前人的研究,再次探讨三个民族的泥土造人神话的共同来源和神话中潜藏的民族心理及文化精神异同。  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斗争、
期刊
一、成立到崭露头角时期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军旅舞蹈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1950年6月,美国攻打朝鲜,无情的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一场抗美援朝的活动在我国轰轰烈烈的展开。我国英勇的人民志愿军冲锋在第一线,而中国的艺术家则抱着高涨的热情,以艺术的形式投入到这场保卫战中,于1953年出国前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建国初期的大环境下,国内正由战争阶段过渡到和平阶段
期刊
我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从小生活在东北农村,听着二人转的曲调,伴着乡音的旋律长大。如今我工作的地方——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更是二人转继承发展的盛地,同时铁岭又是全国著名的“曲艺之乡”。  二人转至今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经过前辈们多年研究、整理和总结,形成了现在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曲牌有三百多种。二人转的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连接体系结构,也叫做“曲联体”。各种曲牌紧密为剧情、人物服务,演员扮演人物
期刊
近年来,印度电影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印度电影对题材的大胆突破,尤其对争议性题材的突破,已经成了印度电影的一个标志。本文以印度片《Dangal》为例,探究印度父权社会下女性电影的现状。  印度电影《Dangal》,刚上映就获得高分评价,豆瓣上这部影片的剧情简介说“这是一部女性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并赢得尊严的励志喜剧电影”。各大媒体、公众号都在力推这部号称反对性别歧视的影片。  《Dangal》是根据真
期刊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中国向世界人民展示出了强大的实力,经济、军事等国力都让世人震惊,这就注定了全球范围内汉语热潮的持续升温。中日两国自古就有广泛且密切的联系,日本曾多次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和遣隋使。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日益频繁,并且两国留学生也加强了交流。正因为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众多日本人开始学习汉语。本文将对日本人学习汉語时比较典型的常见问
期刊
钱理群教授多次提出了“认识你脚下的土地”的口号。他说:“在全球化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这样的口号,其实就是寻找我们的根,我们民族国家的根。所以乡土教材不仅仅是增加学生对一些乡土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他与乡土(包括乡土文化、乡村的普通百姓、父老乡亲)的精神血缘联系。”在乡土文化渐失依存载体而日渐式微的当下,为了让“土”元素——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中职学校在培养合格中等职业人才的同时,应自觉肩负起传承、
期刊
随着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改革,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而教育学原则体系则是指导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笔者将以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探讨教育学原则体系的部分内容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  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国内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外语尤其是
期刊
一  刹那间,我长大了  岁月匆匆,犹如流星划过天空。忽然间,我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变成了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还没等我细细品尝,童年就离我而去了。  小时候,我真的很快乐: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数一二三,和他们一起满院子跑,在幼儿园里玩耍,在游泳池里嬉戏……  而现在,曾经多少哭笑不得的单纯语言不再从嘴里说出,曾经多么令人气愤的错也不再犯,曾经多么好玩的游戏也不能再玩,曾經多么珍贵的自由也不再拥
期刊
小时候,娘常跟我说:“丫头,你是秀玉阿嫂带大的!你小时候,她不仅常帮我带你,有时尿布、屎布都是由她洗的。”  秀玉仅比我娘小一岁,说是阿嫂,其实与我是平辈。秀玉嫁了个“好”人家——公公是地主,婆婆是地主婆。所以秀玉夫妻两个,也在身份上“沾”了光。又因为他家在村上是独姓,辈分上小了一辈,所以叫她“阿嫂”其实是对她们一家的蔑视。  让人看不起她的还有两处:一是她的小叔子是个驮背,因为驮得十分夸张,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