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符合新教材德育课的要求,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讨论式”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德育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 ,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教化的认知内驱力和情感内驱力,实现道德教化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激发学生道德思维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 中学德育 积极效应 具体运用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并以此来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其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而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通过教学活动刺激学生道德认识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水平,以增进学生解决道德问题的实际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德育的实效。
一、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在中学德育课中的积极效应
(一)符合中学生新教材的课程特点,变“灌输式”教育为“讨论式”教育。
新教材体现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现代教材观,其知识体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新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概念,观点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材料,例证和基本事实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得到体验与教育。由此可见,中学德育课的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知识课,而是一门融育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品德修养课”。因此,在中学德育课教学中,要防止道德教育知识化,教条化,应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其在情感上认同,接纳,遵守这些规范,进而达到真正的德育效果。
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就是利用两难事例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道德推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以往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育为“讨论式”教育,达到理论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明辨是非,拒绝诱惑》(首师大版)中的《善辨是与非》一课中,教材在阐述“生活中的是与非很复杂,有时但是非与自己的利益相联系时就难也判断”这一问题时,我插入了一个两难问题:“假若你发现父亲有贪污受贿行为,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应不应该向有关部门举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分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教化的认知和情感内驱力,实现道德教化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传统的单纯的灌输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化中的主体作用,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成功的标志,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客观上使学生成了一个“被塑”的客体,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抹杀与泯灭。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德育理论家科尔伯格指出:道德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没有用的,道德教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德育实践也告诉我们,人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不是靠“灌输”和外界“给予”,而在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体自身建构。两难讨教学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在于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的德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促成学生德性的自主发展。它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决策的机会,利用道德的两难问题把学生引入道德问题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道德教育过程的主体。学生置身于教师设置的熟悉的道德环境中,面对来自于生活实践的熟悉道德选择困境,自觉主动地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虽然有价值观的碰撞,但最终都能在更高层次上获得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实现德育理论的内化。
(三)能有效促进德育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
在我国,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由于学生的阅历浅,难以理解高度抽象化了的德育理论,因此,总是停留在认知与识记的层面上。而两难讨论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把典型、形象、直观的道德两难问题的感性材料展观在他们面前,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理论。同时,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道德的感性认知能主力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自觉指导其思想和行为,学生在两难道德案例的讨论中,能运用相应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根据需要针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设置两难。如“发现好朋友考试舞弊,该不该揭发?”;“对于癌症病患者,医生和家人隐瞒他的真实病情,是对是错?”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抉择能力。
二、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中学品德课中如何运用道德两难教学法来提高德育效果,一直以来是德育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在实施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时应做到:
(一)上课前要精心准备道德两难案例。选定的两难案例故事要有两难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意见分歧,且有利于学生讨论。在两难案例选择过程中要遵循几条原则。其一,所选的两难案例要符合德育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其二,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与现状,找准学生对某些道德问题的困惑点。其三,要突出情趣性,抓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教师在选两难案例故事时,应选择学生关注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关材料,正如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要抓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使其内在需要和教育目标相结合,就能达到其德育目标与主体期望值的最佳统一。其四,要突出开放性。教师所选案例要具有多种答案,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真正进入思考、讨论、探索的开放性学习状态,以开放、求异、发散思维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克服其思想上的局限性和面性,让学生从僵化的、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例如我在讲七年级《明辨是非,拒绝诱惑》一课时抛出“我一人在家上网,无意中进了一个不健康网站,我很好奇,我看还是不看?”;“昨天作业忘了做,同桌给了我一本做好的作业,老师还没有来,我抄还是不抄?”等两难案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意见分歧,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
(二)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与引导
首先,教师在给学生出示道德两难案例时,应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懂或听懂案例的具体内容,使学生能真正明确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其次,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在思路上予以启发,讨论时可采用先分小组进行,然后再集中的办法,让每个学生均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以体现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新理念。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引导概括并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与疑问进行剖析与讲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引导过程中不要有倾向性的提示或结论,因为这样会对学生的思考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就不同的理解进行比较,辩论,引起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冲突,讨论不要追求意见的一致性,而应通过讨论达到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有平等观念,不要以权威自居,要转换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由于道德两难案例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讨论的结论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关键是看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合理,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无法理解时,教师要适当引导,使学生朝看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和理解,直到学生疑问冰释,茅塞顿开。让学生领略到“跳起来摘到了桃子”的乐趣。教师的最后概括总结要针对案例所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和理论指导,进一步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曲直,拓宽学生的思维视角,对学生两难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鼓励和表扬,并帮助他们继续思考,当然,这不等于给出问题的最后答案,对学生只应当起参考作用,为其课后的进一步思考预留一定的空间。
三、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成效
几年来,本人在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运用、完善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改变了过去德育课枯燥无味的现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法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泛泛谈,学生被动听,不求甚解的灌输式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闸门,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中明白事理,得到启发,获得知识,从而使自己的道德水平不断以提升,该教学法将道德讨论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并在道德讨论中增加一些对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讨论,使道德判断的发展能更多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实践性很强的两难案例中不断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沟通;该教学法让他们有展示的自我,充分张扬个性的机会,每次讨论都能让学生积极主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提高,成就感得到充分满足。
实践证明,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当前新课程德育教学的教学法,也是学生十分欢迎的教学法,它对改变当前德育教学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美]Dale Scott Ridley,Bill Walther.《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董远骞.《教学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戚万学.《冲突与事例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哲学》.圣弗兰西斯•哈伯诺出版公司,1981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永嘉县实验中学)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 中学德育 积极效应 具体运用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并以此来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其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而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通过教学活动刺激学生道德认识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水平,以增进学生解决道德问题的实际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德育的实效。
一、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在中学德育课中的积极效应
(一)符合中学生新教材的课程特点,变“灌输式”教育为“讨论式”教育。
新教材体现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现代教材观,其知识体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新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概念,观点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材料,例证和基本事实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得到体验与教育。由此可见,中学德育课的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知识课,而是一门融育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品德修养课”。因此,在中学德育课教学中,要防止道德教育知识化,教条化,应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其在情感上认同,接纳,遵守这些规范,进而达到真正的德育效果。
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就是利用两难事例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道德推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以往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育为“讨论式”教育,达到理论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明辨是非,拒绝诱惑》(首师大版)中的《善辨是与非》一课中,教材在阐述“生活中的是与非很复杂,有时但是非与自己的利益相联系时就难也判断”这一问题时,我插入了一个两难问题:“假若你发现父亲有贪污受贿行为,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应不应该向有关部门举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分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教化的认知和情感内驱力,实现道德教化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传统的单纯的灌输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化中的主体作用,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成功的标志,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客观上使学生成了一个“被塑”的客体,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抹杀与泯灭。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德育理论家科尔伯格指出:道德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没有用的,道德教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德育实践也告诉我们,人的德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不是靠“灌输”和外界“给予”,而在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体自身建构。两难讨教学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在于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的德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促成学生德性的自主发展。它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决策的机会,利用道德的两难问题把学生引入道德问题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道德教育过程的主体。学生置身于教师设置的熟悉的道德环境中,面对来自于生活实践的熟悉道德选择困境,自觉主动地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虽然有价值观的碰撞,但最终都能在更高层次上获得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实现德育理论的内化。
(三)能有效促进德育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
在我国,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由于学生的阅历浅,难以理解高度抽象化了的德育理论,因此,总是停留在认知与识记的层面上。而两难讨论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把典型、形象、直观的道德两难问题的感性材料展观在他们面前,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理论。同时,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道德的感性认知能主力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自觉指导其思想和行为,学生在两难道德案例的讨论中,能运用相应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根据需要针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设置两难。如“发现好朋友考试舞弊,该不该揭发?”;“对于癌症病患者,医生和家人隐瞒他的真实病情,是对是错?”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抉择能力。
二、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中学品德课中如何运用道德两难教学法来提高德育效果,一直以来是德育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在实施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时应做到:
(一)上课前要精心准备道德两难案例。选定的两难案例故事要有两难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意见分歧,且有利于学生讨论。在两难案例选择过程中要遵循几条原则。其一,所选的两难案例要符合德育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其二,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与现状,找准学生对某些道德问题的困惑点。其三,要突出情趣性,抓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教师在选两难案例故事时,应选择学生关注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关材料,正如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要抓住学生思想上的兴奋点,使其内在需要和教育目标相结合,就能达到其德育目标与主体期望值的最佳统一。其四,要突出开放性。教师所选案例要具有多种答案,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真正进入思考、讨论、探索的开放性学习状态,以开放、求异、发散思维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克服其思想上的局限性和面性,让学生从僵化的、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例如我在讲七年级《明辨是非,拒绝诱惑》一课时抛出“我一人在家上网,无意中进了一个不健康网站,我很好奇,我看还是不看?”;“昨天作业忘了做,同桌给了我一本做好的作业,老师还没有来,我抄还是不抄?”等两难案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意见分歧,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
(二)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与引导
首先,教师在给学生出示道德两难案例时,应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懂或听懂案例的具体内容,使学生能真正明确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其次,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在思路上予以启发,讨论时可采用先分小组进行,然后再集中的办法,让每个学生均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以体现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新理念。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引导概括并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与疑问进行剖析与讲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引导过程中不要有倾向性的提示或结论,因为这样会对学生的思考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就不同的理解进行比较,辩论,引起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冲突,讨论不要追求意见的一致性,而应通过讨论达到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有平等观念,不要以权威自居,要转换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由于道德两难案例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讨论的结论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关键是看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合理,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无法理解时,教师要适当引导,使学生朝看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和理解,直到学生疑问冰释,茅塞顿开。让学生领略到“跳起来摘到了桃子”的乐趣。教师的最后概括总结要针对案例所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和理论指导,进一步引导学生辨清是非曲直,拓宽学生的思维视角,对学生两难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鼓励和表扬,并帮助他们继续思考,当然,这不等于给出问题的最后答案,对学生只应当起参考作用,为其课后的进一步思考预留一定的空间。
三、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成效
几年来,本人在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运用、完善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改变了过去德育课枯燥无味的现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法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泛泛谈,学生被动听,不求甚解的灌输式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闸门,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中明白事理,得到启发,获得知识,从而使自己的道德水平不断以提升,该教学法将道德讨论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并在道德讨论中增加一些对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讨论,使道德判断的发展能更多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实践性很强的两难案例中不断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沟通;该教学法让他们有展示的自我,充分张扬个性的机会,每次讨论都能让学生积极主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提高,成就感得到充分满足。
实践证明,道德两难讨论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当前新课程德育教学的教学法,也是学生十分欢迎的教学法,它对改变当前德育教学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美]Dale Scott Ridley,Bill Walther.《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董远骞.《教学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戚万学.《冲突与事例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哲学》.圣弗兰西斯•哈伯诺出版公司,1981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永嘉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