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沌到有序——一次习作素材整理指导的有效尝试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回放】这一周是学校的特色实践体验活动周——慧学周,内容是全体六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军事拓展训练。这三天,孩子们将背上行囊,离开父母,走出学校,走进军营,穿上迷彩服,封闭训练。这三天无疑是孩子们小学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生态环保永远在路上,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环保人必须要有一种事业情怀,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我坚信未来可期。”这是一名皖西革命老区从事环保工作30余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刻感悟,她就是现任六安市裕安区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股股长、高级工程师戴玲,也是裕安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连任3届的省人大代表。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她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深人基层联系走访群众、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将发现的问题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水利兴修、安全饮水等各方面
以高考“叙述”专题复习为例,在考试研究与学情调查双重视域下聚焦选点;贴合学生的认知与需求适时给出支架,注重架构由浅入深合乎逻辑的环节链,必要知识以精简的方式呈现,相关知识与熟悉语料互证互释;评价任务与即时反馈紧密相接,来检测“进阶”是否实现。
随着网红经济的迅速兴起,其“走红快、衰落快”的特点使“网红店如何实现持续经营”这一话题得到广泛关注。本项目以近年来广受追捧的网红新式茶饮品牌“喜茶”为例,探究其顾客再惠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感知创新性和感知流行性对顾客再惠顾意愿起正向促进作用,社会性价值在两者间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本项目为网红店解决“昙花一现”的经营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对网红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想象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文学样式来说,童话属于儿童文学,神话属于民间文学,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在小学阶段的习作要求中,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样态呈现。
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主席的文章《为人民服务》。请大家把课文翻开,读读课后的资料袋,来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师:张思德因为什么而牺牲?生:在执行烧炭任务时,窑洞突然塌方。师:他有没有机会逃出去?生:有。但是他把战友推出了洞外,自己牺牲了。师:你想用一个什么成语送给他?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单元习作教学为例,从“以本为基,强化目标意识;以生为本,重视过程意识;以学为点,突出读者意识”三大板块阐述了小学习作教学的相关策略,以达到“习作好教,学生乐写”的理想教学状态。
笔者现场观摩李华平教授执教的《杞人忧天》后,除被这节课深浅相宜的教学内容、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以及李教授高超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所折服外,还产生了一些对深度学习的思考。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进而获得发展的学习。
一、整体观照,明确目标(一)解读要素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要以单元整体意识来备课,引导学生打破单篇直入的惯性思维,渗透单元整体的缜密思维和前后内容的关联思维。教学习作单元前,先引导学生用写作思维来审视和关注单元内容,解决单元语文要素。
问学课堂,是面向未来而让学生自然生长的课堂,是以文化人让学生学以成人的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建构的一种教学的新样态。激活思维,是其实践需求和本然样态,也是其达成质效。问学课堂循着“质疑与提炼:生成问题”“理解与发现:探究问题”“表达与反馈:讨论问题”“拓展与提升:延展问题”的路径,以“问学十法+”为支架,把学生思维引向学习更深处。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一)字形反馈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们先来看一个字,这是两位同学分别写的,谁来评评,这两个字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来写?生:第一个“鲁”下面写成了“口”。第二个“鲁”缺少了中间的长横。师:那如何写好“鲁”字,谁来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