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 可持续的绿色闭环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它们只是资源放错了地方”。它们可以变身成为有机化肥,也可以变身成为环保砖,还可以转换为电能……各种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而当它们被合理分选开来就是资源。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垃圾的资源潜力,换来的是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在珠海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与督促下,珠海市垃圾收运环节逐步完善,新的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启用。随着垃圾处理链条规范与细化,未来所有的垃圾都将会“各回各家”,构建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闭环。


  中转站:收集点高效转换厨余垃圾
  下午3点,珠海市香洲区香华西路垃圾中转站,两扇拉闸门大开。垃圾站内不见垃圾,取而代之的是两台大型机器。“这是两台垃圾处理设备。左边这台是垃圾压缩机,主要用于处理其他垃圾,垃圾压缩后可以减少运输次数与运输过程二次污染。右边这台是厨余垃圾生化处理机,现在我们站收到的家庭厨余垃圾就是用它在处理。”朱远达介绍道。
  垃圾中转站旁边的三好名苑小区是珠海市垃圾分类示范点。小区居民分类好的厨余垃圾收运到垃圾中转站后,工作人员摁下机器上的“上升”按钮,装有厨余垃圾的垃圾桶缓缓上升,自动将垃圾倾倒在分拣带上。工作人员随即用高压水枪对垃圾桶进行清洗消毒,并现场再进行一次分拣,分拣好的垃圾会通过传输带进入发酵仓。操控台的显示屏上,舱内温度、发酵时间、投料重量等信息一览无余,整个过程几乎闻不到异味。
  “现在我们一般5到7天出一次有机肥。以后垃圾量升高可以1天出一次。”朱远达介绍,这台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机垃圾处理能力最大能达每天2吨,通过加入生物菌种,微生物以有机垃圾养分为载体,进行代谢分解,将厨余垃圾制作成有机肥料。不仅如此,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油会转换为生物柴油,污水会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味,也会先进行除臭净化再排出。整个过程无公害、无二次污染,符合国家要求“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原则。
  “有机垃圾减量率达到85%以上。”垃圾中转站门口的展示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小袋装的棕色粉末。“这就是我们转换出来的有机肥,一部分用于城市园林养护,一部分擺放在这里给居民免费取用。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居民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好处,鼓励大家垃圾分类。”朱远达表示,现在收到的厨余垃圾偶尔会有少量玻璃、筷子等硬物混入,为了保证出肥质量,工作人员必须再次检查,亲手将混入物品拣出。“随居民分类意识提高,垃圾分类更准确,将来转换效率会有更明显提升。”


  收运:强大运输网络联通两端
  下午4点,前山污水处理厂停车场,一辆餐厨垃圾运输车缓缓驶入。车辆停好后,两位身着灰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下车,围车绕圈检查车辆情况,对驾驶室进行消毒,并做好登记。阳光下的垃圾运输车闪闪发亮,走近车辆,闻不到半点异味。很难想象,这辆车每天都在运输垃圾,又每天洁净如新地回到停车场。
  “我们有好几个车辆停放处,这是其中一个。每天工作人员下班前,都会做好车辆检查与消毒,保持车辆干净整洁。”汪维斌介绍道。“我们主要负责珠海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目前有27条线在运作,一线员工有55人。平均一台车一天内跑30到40个餐厨垃圾回收点。2019年12月疫情之前日收运量144.48吨,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4月日均收运量71.28吨。”
  根据来源不同,厨余垃圾主要分为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前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和剩饭剩菜,来自千家万户;后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数量相对集中、分布广的特点。要想做好餐厨垃圾可循环利用,对责任单位的收运环节与终端处理环节都有着高要求。
  “2017年珠海市出台《珠海经济特区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后,我们就在做这项工作。如果餐厨垃圾没有规范处理,再次回流餐桌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问题。2019年珠海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后,加大了对餐饮行业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督与宣传。”为了保证收运环节规范,海宜洁源餐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的每一辆垃圾运输车都加装了GPS和视频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每一辆车的实时工作情况。“根据市里要求,我们正在将每一辆车都进行统一涂装,既美观又能让市民可以随时监督我们的工作。”目前,海宜洁源餐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负责珠海市香洲区、高新区、横琴新区、保税区、斗门区等8个大区餐厨垃圾处理工作,已签约服务826家餐饮单位(不含拱北辖区已经通过中转方式完成的约400家)。“我们接下来还会打造智能网络,让科技与大数据为管理提供支持,将来垃圾运输的过程与信息还会更明晰。”
  同时,珠海中信生态环保产业园厨余垃圾处理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将通过预处理工艺,实现混合收集的厨余垃圾的杂质去除和油脂高效分离,回收油脂等资源。有机物料进入发酵罐进行厌氧处理,产出沼气进行发电,提取油脂进行资源利用。按照工程规划,近期(2020年)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可达300吨/天,远期(2030年)总建设规模将达到600吨/天,为珠海市厨余垃圾处理加入强有力的终端设施保障。


  终端:物尽其用 垃圾变废为宝
  富山工业园西北部,珠海市最大垃圾处理厂——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一个长55米、宽30米的垃圾储坑,12000余吨垃圾堆成了一座高达33米的垃圾山。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两条巨大的机械臂正在垃圾山上空的轨道上忙碌。随着操控员指挥,机械臂落下,一把重达7吨的垃圾被轻松抓起,准确投入焚烧炉。中央控制室内的电子检测墙监控显示屏上,垃圾焚烧情况、焚烧炉内温度一览无余,工作人员正通过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焚烧过程我们称‘一进四出’,意思是一个垃圾进来,最后分为灰、渣、气、水四部出来。垃圾焚烧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炉渣综合利用,如建设用地砖等,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经过逐级净化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回用于生产水系统,实现零排放。”高冠雄介绍道。
  “垃圾从进厂到处理完大约需要5到7天。垃圾运输车运进厂区,经地磅自动称重后送至垃圾储坑,整个卸料平台以及进料栈道全密封。垃圾池保持微负压,空气只进不出,臭气不外泄。所以在整个厂区非常洁净,丝毫闻不到臭味。”不仅如此,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还被评为“国家最高级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目前,每天约有 160 车,日约 1400 吨垃圾运送至珠海信环环保有限公司,日发电60万度,“大部分电量并入了南方电网,能满足3000户普通家庭一个月用电量”。为进一步提高珠海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二期也已经部分投产,将逐步完全开放,二期工程最大日处理生活垃圾可达 1800 吨。届时,珠海市垃圾发电厂、珠海市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一期项目、二期项目垃圾焚烧处理总规模将达3600 吨/日,可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目标。
  “传统观念中,垃圾厂都是脏乱臭。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非常欢迎市民过来参观了解。我们公司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烟气排放量等数据实时对外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打消大家对我们的疑虑与担心。”
其他文献
“清其流者,必先清其源”,如果垃圾产生的源头得不到有效控制,任其泛滥,必然会给下游处理带来巨大压力。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在珠海启动,珠海各区纷纷设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区,立足自身实际,各展所长,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工作,强化设施配套。由点及面推行,垃圾减量逐渐成为珠海各区“看得见”的分类实效。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人加入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中。  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办公区垃圾分类氛
期刊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千家万户开始关注起家中的垃圾桶。“丢垃圾”再也不是一件小事,同时也让不少珠海市民对“垃圾分类”产生疑问:珠海生活垃圾现状究竟如何?目前珠海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如何?……为此我们收集一些市民所关注的问题,邀请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伟明逐一做出权威解答。  Q: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A:就目前来看,垃圾分类需要增加人工、设备、资金的投入,是麻烦的事;但
期刊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午后,园区宁静,光影纵横,每扇明亮的窗户内,都孕育着欣欣向荣的创业公司。在这一片“新”意中,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依然有些与众不同——它是广东省第一家联合香港、澳门、内地建设领域专业人士的三地联营形式的设计顾问机构,由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澳门的栢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以及林同炎李国豪工程顾问香港有限公司联合经营,成为横琴工程建设领域发挥和落实引智引才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高秉江教授曾经在《家园与人性》一文中认为,“家园”为我们提供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庇护,“家园”有两个基本意义,一个是“阻隔自然风雨的遮蔽物”,一个是人的“止息和安顿之所”。  无论是家还是工作室,能安放心灵的地方,大概都是有治愈力的“家园”。今年许多人开始意识到,有一个有治愈力的“家园”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不仅是容身之所,更是安放我们的愉快或者悲伤、欣喜或者愤怒、成长或者颓废的地方。  从
期刊
夹竹桃档案  中文名:欧洲夹竹桃  英文名:Nerium oleander L.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合瓣花亚纲目:捩花目 科:夹竹桃科 属:夹竹桃属  生境分布  全国各省区有栽培,尤以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栽培;长江以北栽培者须在温室越冬。野生于伊朗、印度、尼泊尔;现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夹竹桃为常绿直立灌木,高度可达5米,叶3-4枚轮
期刊
她们是强大的,她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大家口中救死扶伤的天使。但是,她们的强大不在于她们的职业,也不在于每次有危难时她们总是奋战在一线,而是她们本身就是强大的,她们善于倾听,乐观开朗,拥有强大的内心,在工作中见证着许多人的大喜大悲,也经历着自己生活中的喜乐和分离。  爱与温暖  2020年1月25日中午1点50分,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急诊科的高雪伟护士长,刚刚结束上午忙碌的工作,回到办公室,等待她的
期刊
抗战时期曾为国家追回被敌伪劫走的两千余件文物的著名学者王世襄,被推为北京学人中真正精于烹饪的,他还曾为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名菜谱 北京风味》撰写序言,细说北京菜的由来与特色。而让王世襄的烹饪技法一举成名的是一道“焖葱”。汪曾祺在《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中,记载了王世襄自创的一道神菜“焖葱”,说它“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  而王世襄则在《答汪曾祺先生》一文中回复,“又说我提了一捆葱去
期刊
扣子老师落座时,手中拿着一本书,名叫《独立日:我能去你家看看吗》。“这本书主要是说现在人们经常会往外跑,觉得外面的氛围好,但到最后还是要回到家里——这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不是很契合?”  作为一名整理师,扣子老师已经带动了十期线上整理训练营,每一期均有十几名学员参与,累积下来影响了一百多个家庭。整理,正是面向每个人自己的家与心灵。  多面整理 由内而外  扣子老师是一名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也是
期刊
“只要有一台缝纫机,有网络,有电脑,我就能在房间里活一辈子。不,一万年!”MOMO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你去过MOMO的卧室,就能理解她为什么会这么说。推开MOMO的房门,你的眼睛就会忙碌起来。电脑桌上摆放着一台电动缝纫机,桌面上放着不同類型的手工材料、工具,以及做到一半的手工品。两个巨大的实木柜靠墙而立,里面放着MOMO的私人收藏:小布娃娃、盲盒玩具、手办等。然而看到这些,眼睛还并未完成它的观看之
期刊
绛紫色的旗袍,量体而制,优雅大方,袖口内缝制一圈低调而美观的黑色蕾丝花边,内里是一层触感舒适的素绉缎。初见艾蔻,很难不被她的穿着所吸引。  这件旗袍是艾蔻亲手为自己缝制的,作为一个手工制作旗袍爱好者,艾蔻在家中开辟了一处属于她和旗袍的小天地。  寸尺案台上的手工之美  艾蔻将家中的书房改造成制作间,一案、一柜、一书架,这就是房中所有的摆设,简单素净却充实温馨。占据了房中主要空间的案台上,摆放着裁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