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IPv6协议出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IPv4协议所带来的地址短缺问题。近两年来,在业界趋势和政策导向的双重作用下,IPv6的前景似乎是一片坦途,而IPv4则多少让人感觉有些穷途末路。不过,在Blue Coat首席科学家李庆看来,IPv6的应用前景仍然在面临着诸多挑战。
“IPv6要想真正产业化,目前还存在两点不足。首先,部署经验较为欠缺;其次,投入产出比不好评估。”李庆说,首先将IPv6成规模应用起来的是一些跨国企业。跨国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众多,各个区域和国家的IT环境不尽相同,因此,企业的部分分支机构会在一个片区内根据自身条件,首先进行IPv6的部署。这种对IPv6的“尝鲜”一旦成功,跨国企业就会在其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进行推广。
实践证明,在企业内网中部署IPv6,为这些跨国企业带来了更好的端到端安全、更便捷的移动办公体验以及更加丰富的应用。不过,由于IPv6在广域网应用上的“乏力”,即使企业的内网已经“IPv6就绪”,但是在连入广域网时依然需要进行协议过渡。
李庆认为,现有以隧道、翻译为代表的IPv4/IPv6过渡技术并不完善。首先,这些技术从设计初期即是以基础设施为立足点,而不是以应用为前提;其次,这些传统过渡技术的部署不仅复杂而且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最后,目前还比较欠缺针对这些过渡技术的IPv6安全网关和广域网优化解决方案。
正是在此背景下,李庆介绍了Blue Coat在协议过渡方面的解决方案。他表示,Blue Coat的解决方案并不属于隧道、翻译或者双栈等传统技术范畴,而是采用了反向代理的方式。其IPv6解决方案主要关注应用与服务,包括对各种网络传输协议以及内容检索的支持。这样一来,使得用户可以在协议转换过程中享受到同IPv4时代一样便利的应用。
据悉,目前Blue Coat的代理服务器、安全网关、性能优化以及网络管理产品都已经支持这一IPv4/IPv6过渡解决方案。
“IPv6要想真正产业化,目前还存在两点不足。首先,部署经验较为欠缺;其次,投入产出比不好评估。”李庆说,首先将IPv6成规模应用起来的是一些跨国企业。跨国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众多,各个区域和国家的IT环境不尽相同,因此,企业的部分分支机构会在一个片区内根据自身条件,首先进行IPv6的部署。这种对IPv6的“尝鲜”一旦成功,跨国企业就会在其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进行推广。
实践证明,在企业内网中部署IPv6,为这些跨国企业带来了更好的端到端安全、更便捷的移动办公体验以及更加丰富的应用。不过,由于IPv6在广域网应用上的“乏力”,即使企业的内网已经“IPv6就绪”,但是在连入广域网时依然需要进行协议过渡。
李庆认为,现有以隧道、翻译为代表的IPv4/IPv6过渡技术并不完善。首先,这些技术从设计初期即是以基础设施为立足点,而不是以应用为前提;其次,这些传统过渡技术的部署不仅复杂而且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最后,目前还比较欠缺针对这些过渡技术的IPv6安全网关和广域网优化解决方案。
正是在此背景下,李庆介绍了Blue Coat在协议过渡方面的解决方案。他表示,Blue Coat的解决方案并不属于隧道、翻译或者双栈等传统技术范畴,而是采用了反向代理的方式。其IPv6解决方案主要关注应用与服务,包括对各种网络传输协议以及内容检索的支持。这样一来,使得用户可以在协议转换过程中享受到同IPv4时代一样便利的应用。
据悉,目前Blue Coat的代理服务器、安全网关、性能优化以及网络管理产品都已经支持这一IPv4/IPv6过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