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正在逐步展开,建设和完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高校教育管理新体制,是一个变革和创新交互作用、宏观和微观相互渗透的过程。积极探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未来模式,创造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者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教育的本质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如何理解社会?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个层面是社会制度层面、如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第二个层面是区域层面,如社区;第三个层面是特定的群体系统,如学校。我国高等院校可称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系统,因为它满足社会的四个重要特征:它以知识的生产活动为物质基础;它以特定的核心理念为联系纽带,如校史、校训等;它具备有组织的管理控制体系,有自己独特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利益满足机制,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于一身;它是一个具有弹性的结构,等级序列分明,而且有强流动性。
二、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瓶颈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仍然沿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高等院校仍以事业单位的角色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教育管理的不适应是可想而知的。
(一)教育管理模式与教育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
计划经济下的教育管理是服务于国家和上级政府下达的教育目标的,是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或管理条例来管理学校中的各个部门,也包括广大的教师与学生。其主要特征是“管”,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代表上级部门在高校中行使管理职能,以确保上级政策、指示的贯彻执行,而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关心不多。
(二)教育管理体制的滞后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要求的矛盾
在十二五规划“惠民”主旨思想的促动下,高校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不管从高校招生规模,还是从高校办学层次来看,都是发展很快的。招生人数的增加和办学层次的提高,都要求高校的软硬件设备能及时跟上,以确保教育质量。但是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二线工作,教育管理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后与专业研究工作的缺乏之间的矛盾
在不少高校中,教育管理工作者整天忙着原有体制下的事务性工作,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做专门的研究,因此很难真正从大局上改变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完全的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这个大前提出发,开展系统的、全面的、联系本地区、本校实际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是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四) 教育管理机构的臃肿与第一线教师缺乏的矛盾
当前教育管理机构的最主要特征是条块分割细,管理部门多而重复,管理机构臃肿。一方面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机构中人富于事,在学校编制上,与一线教师的比例严重倒置,大部分高校中机关与后勤人员占高校总人数的60-70%。精简管理机构,大幅度地缩减管理人员,提高教育管理机构的办学效率,已成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
随着高校的产业化进程的深入,许多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将导入高校,当然也将涉及到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要以信息化为依托,改变管理组织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改变信息传递方式,使其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要完善管理方法,以目标管理为转移,从决策、组织、控制、协调方面,从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技术等方面都有创新,建立一个适应国际化的教育管理新模式。
(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社会化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与社会有机融合,才能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有利于高校人才与社会人才的交互更替,敦促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
(三)教育管理的研究工作要更加专业化
这要求现行高校中应该有一支专门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研究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分析现行教育管理中的缺陷及根源,提出相应的体制改革方案与建议,更重要的是还应该随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教育目标、人才标准的要求,使高等教育跟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并起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
(四)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的军事化
高校的军事化教育管理就是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世界著名的组织所运用的管理模式引进来,学习军队的管理模式。借鉴军事化管理模式来管理和规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把学生培养成既具备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又具备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实用型人才。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总体任务就是应该为最有效的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教育管理的服务职能的体现程度,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高校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目标的超前性、多变性,就要求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可以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提供一种机制,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为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翠.浅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新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范全欢.如何解决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3).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一、高校教育的本质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如何理解社会?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个层面是社会制度层面、如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第二个层面是区域层面,如社区;第三个层面是特定的群体系统,如学校。我国高等院校可称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系统,因为它满足社会的四个重要特征:它以知识的生产活动为物质基础;它以特定的核心理念为联系纽带,如校史、校训等;它具备有组织的管理控制体系,有自己独特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利益满足机制,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于一身;它是一个具有弹性的结构,等级序列分明,而且有强流动性。
二、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瓶颈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仍然沿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高等院校仍以事业单位的角色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教育管理的不适应是可想而知的。
(一)教育管理模式与教育管理要求之间的矛盾
计划经济下的教育管理是服务于国家和上级政府下达的教育目标的,是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或管理条例来管理学校中的各个部门,也包括广大的教师与学生。其主要特征是“管”,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代表上级部门在高校中行使管理职能,以确保上级政策、指示的贯彻执行,而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关心不多。
(二)教育管理体制的滞后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要求的矛盾
在十二五规划“惠民”主旨思想的促动下,高校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不管从高校招生规模,还是从高校办学层次来看,都是发展很快的。招生人数的增加和办学层次的提高,都要求高校的软硬件设备能及时跟上,以确保教育质量。但是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二线工作,教育管理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后与专业研究工作的缺乏之间的矛盾
在不少高校中,教育管理工作者整天忙着原有体制下的事务性工作,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做专门的研究,因此很难真正从大局上改变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完全的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这个大前提出发,开展系统的、全面的、联系本地区、本校实际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是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四) 教育管理机构的臃肿与第一线教师缺乏的矛盾
当前教育管理机构的最主要特征是条块分割细,管理部门多而重复,管理机构臃肿。一方面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机构中人富于事,在学校编制上,与一线教师的比例严重倒置,大部分高校中机关与后勤人员占高校总人数的60-70%。精简管理机构,大幅度地缩减管理人员,提高教育管理机构的办学效率,已成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
随着高校的产业化进程的深入,许多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将导入高校,当然也将涉及到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要以信息化为依托,改变管理组织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改变信息传递方式,使其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要完善管理方法,以目标管理为转移,从决策、组织、控制、协调方面,从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技术等方面都有创新,建立一个适应国际化的教育管理新模式。
(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社会化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与社会有机融合,才能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有利于高校人才与社会人才的交互更替,敦促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
(三)教育管理的研究工作要更加专业化
这要求现行高校中应该有一支专门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研究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分析现行教育管理中的缺陷及根源,提出相应的体制改革方案与建议,更重要的是还应该随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教育目标、人才标准的要求,使高等教育跟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并起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
(四)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的军事化
高校的军事化教育管理就是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世界著名的组织所运用的管理模式引进来,学习军队的管理模式。借鉴军事化管理模式来管理和规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把学生培养成既具备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又具备纪律严明、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实用型人才。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总体任务就是应该为最有效的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教育管理的服务职能的体现程度,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高校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目标的超前性、多变性,就要求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可以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提供一种机制,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为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翠.浅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新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范全欢.如何解决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3).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