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破于形,“化”而生新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4802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创新活动过程中以“化”为跨越式思维颠覆式地改变形态与洞察隐性联系点,最大限度地探索非凡形态地表现奇迹。通过系统分析“化”的形变式创新下“巧、藏、适、变、意、真”的思维逻辑,进而探索“化”陈出新的设计美学思考,实现创新型的思维战略。同时,在“形意场”理论指导下,从思维的“动”态感知“形”的常异变化与“意”的精神态势,获得新的视角可能性。以此增强创新设计的效能,探索具有开创新的审美价值意识。
  【关键词】化;质变;创新;思维逻辑;设计美学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3-145-03
  【本文著录格式】焦国松.“巧”破于形,“化”而生新[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3):145-147.
  引言
  在形意场理论下的各类创新手法中,“化”的动态思维表达尤为新颖独特,其质变过程中对既往痕迹的超越与常态基因的跨越决定了“化”的思维有分别心。形态创新活动过程中,常态思维方式形成系列范式图谱,在相互支持依赖之下保持一般的属性归位,而无法上升特殊的意识建构。为了跳出“常态圈”所带来的趋同性与均衡性,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尝试以特定的思维方式探索异样的形态,思考不同形态所带来的能量价值与情感关照。“变则化”(《正蒙·神化》)即强调了“化”的形式突变,变亦是根本的。“化”的形变式动态思维给形变体系提出了挑战,与“仿、换、调、饰、合”形成了巨大反差。通过人类智能思维的跳跃与关联性的紧密结合衍生“化”的创新手法,建构起完整且独立的新“形态”。
  一、“化”的形变式创新
  “化”的形变式创新指在不同事物形态间寻找联系点,并在形态的跨越式转变过程中确定事物形态的方向[1]。“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系辞传·上》)即针对“器”与“道”的交感化育、互为裁节对事物“形”的变化进行了本源抉择判断。而创新设计的本源也在于保持原始的生长状态和复杂的变动融合中,通过思维的万变与逻辑的辩证寻觅多样性的契合点,完善演进轨迹中的形态“短板”,确保“形”的独具特色和“态”的态势感知。
  受惯性思维及主观思维判断的体悟与意会,“化”脱离常规视角下带来的平庸化与趋同化,尝试从不同事物的形态规律与能量动机中探寻结合点,并以之为楔子,跨越“常态”的认知范围,建构起质变的“异态”逻辑体系。就认知结构模式而言,“化”的形态要素建立是对事物知识信息、能量聚焦、价值意义的关注,同时也是对时代特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外观形态的情感内涵地把握。就思维方法模式而言,“化”是对不同事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心理定势等因素的联系点契合,寻找某种属性的创新或视觉观感的创新,突破常规形的束缚,获得异样的新生。“化”的形变式创新,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感受过程中,借助自身“动”的价值保留自己的存在,并带给人类美地感受与精神思考。
  二、形态转换中的思维逻辑
  思维作为一种主观精神活动,是人类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和反映以及自觉地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2]。“化”的形变式动态思维联想方式以“巧”的智慧动机出发,将功能与形式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在“适”的恰到好处中巧捷万端、嬗变自如,转换形态的异样状态,并在“事物”价值呈现中回归“形”与“意”的真质。它们之间的联系不仅是程度与状态地表达,更是巧思妙想中设计思维的有序建立。从形态创新到创新形态,有赖于“化”在“联系”过程中的精心推敲。
  (一)藏巧于拙,因应时发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在人类智能的思维模式与创新模式之下,事物常常以咬合、收缩、旋转、楔进、化生、折叠等方式作为形态变化的“机关”,或显于外,或藏于内,达成既往形式的“破”与“立”,不带任何演进轨迹。如中国古代记载的家具图——《匡几图》,其在拼装组合的过程中是对“巧”的思考。巧妙地利用榫卯组构出立体式的博古架,并考虑了拆卸搬运因素,使所有构件尽可能收纳于一匡箱中,以适应不同时需、不同物需、不同视感,追求多样化的设计语言。其在交叠收纳的过程中是对“藏”的一种提前“预谋”,具体形态的交叠关系、具体“匡”与“板”尺寸的精工打造都是为了迎合“藏”的适宜,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力”的别具匠心。正如朱启铃先生在《匡几图序》中所描述:“不假铰链之力而解合自然牢固,诚巧制也。”其在形态呈现过程中,从有序到无序的状态建立是刻板符号的打破,从无序到有序的状态回归是相互联系点的触发。(图1)藏于谋,巧于拙,变而异。所谓“形化”“物化”(《庄子·齐物论》)即在跨越变易的过程中确定事物由一物转化为另一物的状态呈现。
  “人尽其才”(《淮南子·兵略训》),物尽其用。形的质变贯穿于“巧”的联系,“巧”的造化得益于人的智才,人的智才来源于物的适用致思。面对多样主观物质需求和多元能量信息构建,“形”在质变过程中孕育了情感内涵、时代特色、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的动因,达成物尽其用的同时,还聚焦能量信息的“对话”,筹谋精准无误的“时变”,带来多种创生性的质变样态。因于形,应于人,时而发,多通道建立起特殊的新样式。“化”的精心安排使得形态充满准确表达,并在准确表达中应然于人的主观需求,应然于空间要素的建立。
  (二)应适嬗变,除旧布新
  巧于形变,适得其“用”。以“变易”为核心的致思倾向是创新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化”的形变式创新在人类智能有分别心地处理过程中,形成含苞到待放、粗糙到精细、豁用到精心以及复杂到简形的形态质变意识,更充分地表达了变易过程的邏辑。其应于人的主观憧憬表现出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变于形的客观表达化育不同以往的形态塑造,适于用的实用观念回归物因人用的本质要求。如Robert van Embricqs公司设计的《飞变系列》,正是以“化”的手法对家具形式与内容进行简易捷利设计。(图2)以“变”为核心,依据“巧”的嬗变和“适”的所宜呈现变化多端的形态样式。当适应功能用途需要时,以绽放的方式嬗变出耳目一新的“立体”新样式,并满足物品搁放功能。当适应空间收纳需求时,以叠合的方式融合成“片”状,并同时满足置物价值。当迎合主观审美意识时,其展开的角度可因人而异的需求随意掌控调节,既可随环境差异变化,也可随人的主观调节变化,带来多样嬗变可能新样态。应于人,变于形,适于用,多视角下表现出形态质变过程中联系点的认知。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各类户外音乐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品质,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也显得日趋重要.基于此,文章以迷笛音乐节为例,研究中国户外音乐节视觉形
“西藏”是汉语流行歌曲中的一个长盛题材,众多创作者基于“他者想象”或“自我言说”的角度,对“西藏意象”进行建构,所构建的西藏大体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但这样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华的浓缩,也是我国人民精神的支柱,指引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前进道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丰富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各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风俗丰富多样.在中高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素养渗透,对学生来说很是重要.因为,学生要接受爱国教育,首先要了解国家的地理构造以及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国的工笔画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变化,在信息化爆炸的现代社会中,工笔画的走向具有了多样性与复杂性,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工笔形式.其中,以张见为代表的具有
湖南地区出土的商代时期的人面纹方鼎以其人面纹闻名于世,这其中带有着许多的猜测,本文的研究从先商代背景与湖南地区开始分析,第一章根据地理、气候、经济等因素分析了商代
文章以阐释中国经典动画中的传统装饰美学,唤起对传统艺术传承和创新的责任感为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对比现代审美,总结其可传承之处以及该如何创新;研
什么是黄河精神?它与黄河文化是什么关系?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关系?要弘扬黄河精神就必须做出回答.rn(一)黄河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rn有什么样的河流,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黄河
期刊
探讨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Explore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summed up some of the lessons lear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