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四川彭州通济镇大坪村春意盎然,黄灿灿的油菜花、粉嫩的桃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将绿色的田间装扮得热闹非凡。在这个海拔1608多米的村庄里,廖晓义扛着锄头和村民们—起在田间干活。她看起来和农妇别无一致,无人看得出这个一身布衣的中年女子曾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访问学者,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苏菲环境大奖”(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民间人士,她还推动了“夏天26度空调节能行动”和“牛活垃圾分类行动”,让亿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0年来,廖晓义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用来做环保,希望人类能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方式。她称自己为“地球的女儿”,环保已经是刻在她的骨子里,融入她血液中的信念:“我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奔波了这么多年,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就是去做。所以我不去气候大会上吵架,而要蹲在中国乡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生态乡村筑就“乐和家园”
平时,廖晓义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大坪村,她在那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低碳生态村,取名“乐和家园”。
这个想法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时,身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的廖晓义来到大坪村,她发现村子80%的房屋都坍塌了,唯有一幢当地全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却安然无恙。廖晓义一下子被触动了,“在农村,房屋是最能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的。灾后民居的重建是让乡村建筑走上生态文明之路的最好契机。”她决定在这里建立他个生态乡村。
廖晓义一腔热血地捋胳膊挽袖子干起来。可想到钱,她真是没底,一个学者,能有什么钱去盖房子呢?好在她很快申请到了红十字基金会的项目资金,接着,她请来中国生态民居首席专家刘加平、昆明冶金建筑设计院的周伟、西南交大的董靓,还有台湾建筑业世界级的“腕”林宪德博士参与“乐和家园”的设计,将“乐和家园”建设成了节能、节地、节材的节约型生态民居。
一栋150平方米的木屋,在当地取材,造价大约5万元左右。以5口之家为例,国家补贴2.2万元,“乐和家园”给每人补贴5000元,这样下来,村民只需再掏几千元,就可以完成房屋的重建。村民们一个个喜上眉梢。可一家一户地盖房子,运块木料上山都费劲,廖晓义想:“能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大家把钱集中在一起合作建房?”她的倡议得到一片赞扬声。廖晓义趁热打铁,能一起盖房子,就能一起建集体养殖场、集体合作旅行社……很快,在废墟上,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漂亮民居拔地而起。
廖晓义在村里的威信也渐渐树立起来,走在大坪村,她经常被村民拉进屋里,出屋时,手手机总有村民送的小礼物。村民们,也喜欢听她的建议:洗衣服不用洗衣粉,垃圾分类回收;建旱厕,既省水又给沼气池供料,还存了肥;种菜不能用农药,放鸡鸭去田里吃虫子,这样纯天然的土鸡鸭、绿色蔬菜,在城里都能卖到高价,简直是一举多得;村里不开石广,不建厂用保护环境来发展农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养生产业和创意手工业,这就是“乐和生计”。“环保对农民来说不再是纸上谈兵,而给他们带来切实的生计,这才可以真正执行下去,也持续下去。”廖晓义兴奋地说。
如今,除了大坪山,廖晓义还在重庆巫溪、广西巴马建起了“乐和家园”。
为了环保当“土人”
廖晓义的老家就在四川巫溪县。从山里走出的女娃,一直走到了美国的大都市,那时她不曾想到自己有一天又会回到这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笑称自己是“土人”,而只有在这山里,她才感覺到真正的幸福。
廖晓义曾经是西方哲学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崇拜者。在四川大学教哲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搞研究期间,她最大的兴趣是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之路,思考中国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欧美。直到有一天,她在一篇哲学研究论文中看到“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理念,“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人定胜天,什么时候大家想想,我们该对自然俯首低头,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带着这个问题,廖晓义阅读了大量环保和哲学方面的中西方书籍。
1993年,廖晓义来到美国,成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在美期间,她接触了许多民间环保组织,看到西方NGO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但同时,也看到了西方社会中暗藏的问题:“在美国,冬天商场空调温度很高,进去时要穿裙子、T恤;但夏天进商场,则要带上毛衣。既浪费能源,又违背自然之道。加利福尼亚的阳光特别好,但他们有一条法律,不能在自家院子里晾衣服,否则要罚款50美元,于是人们只有使用烘干机。我一直在想,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不改变,我们有多少个地球也支撑不了。”
一次,廖晓义在美国一个分类垃圾回收站看到一个穿着时尚的姑娘,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等着处理自己带来的垃圾,她称自己是环保主义者。但当她把垃圾袋打开时,里边全是很新的衣裙和物品,完全可以开个精品屋。“这位姑娘的生活方式就是努力工作,拼命消费,再尽力回收,几乎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物质性的。”廖晓义当时就想,这样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怎么可能达到环保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这与环保的本质相背离。
更可怕的是,廖哓义发现,这种生活方式正在被中国老百姓艳羡和追随:开私家车,冬天过夏天的温度,吃山珍野味,无节制的消费……“那时我就想,真正的环保,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就想到要回国,我要向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智慧靠拢。”到了回乡的时候了
1996年,廖晓义亲手在北京创办了中国本土化的NGO——“地球村”。作为中国文化的坚守者、环保事业的守望者,她提出了影响中国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传媒”、“绿色奥运”,鼓励人们一起来倾听“地球村”背后的故事,一起踏上绿色生活之路。后来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与推动的。这个时期,廖晓义的环保生活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她家里满是大大小小的塑料盆,用来存洗衣水、洗菜水,再用它;中厕所、擦地板。为了节约用水,廖晓义甚至主张一周洗一次澡就够了。她不用空调,让皮肤自己调节,出门吃饭自己带筷子,上班骑自行车,出差尽量避免坐飞机……有人质疑她的做法:“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和现代文明较劲吗?”
这种声音让廖晓义反思:“为什么大家连吃的是什么东西,呼吸的是什么空气都不在乎?这就是现代文明吗?”她觉得必须有所改变,“不管个人,还是社会;不管是生命的回归,还是文明的生长,都到回乡--的时候了。让乡村引领城市,在那里你会真正地接触土地和阳光,感到自己活着。不是说在城里不可以做生命意识的回归,但是在一个到处都是水泥、钢筋、人造的环境里面,比起乡村的气脉,效果会差得多。”
在廖晓义眼中,乡村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砖石。她希望在民间组织的帮助下,让农民们学会自我经营,使乡村不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瓦解。而她的这些想法,与许多地方正在统筹的“城乡一体化”(乡村向城市看齐)相反。廖晓义说:“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城邦文明和商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是消耗世界资源的文明,中国的环境无法承受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我认为城乡统筹也要多元化,国家提倡建设新农村,就要让农村仍然是农村,而不是变成城市。”
两年前,廖晓义第一次来到大坪村时,看到PA家墙上供奉着一个祖先牌位,上书:“祀祖先如在其上,佑后人焕乎维新”,她看了良久。如今,大坪村村头挂起了16个大字:“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随”,这是大坪村失传已久、又被“乐和家园”重新拾起的乡约。村民们把它高高悬起,也绣在随身带的手绢上——这也许就是环保理想延续的开端。
责任编辑/唐晶
20年来,廖晓义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用来做环保,希望人类能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方式。她称自己为“地球的女儿”,环保已经是刻在她的骨子里,融入她血液中的信念:“我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奔波了这么多年,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就是去做。所以我不去气候大会上吵架,而要蹲在中国乡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生态乡村筑就“乐和家园”
平时,廖晓义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大坪村,她在那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低碳生态村,取名“乐和家园”。
这个想法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时,身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的廖晓义来到大坪村,她发现村子80%的房屋都坍塌了,唯有一幢当地全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却安然无恙。廖晓义一下子被触动了,“在农村,房屋是最能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的。灾后民居的重建是让乡村建筑走上生态文明之路的最好契机。”她决定在这里建立他个生态乡村。
廖晓义一腔热血地捋胳膊挽袖子干起来。可想到钱,她真是没底,一个学者,能有什么钱去盖房子呢?好在她很快申请到了红十字基金会的项目资金,接着,她请来中国生态民居首席专家刘加平、昆明冶金建筑设计院的周伟、西南交大的董靓,还有台湾建筑业世界级的“腕”林宪德博士参与“乐和家园”的设计,将“乐和家园”建设成了节能、节地、节材的节约型生态民居。
一栋150平方米的木屋,在当地取材,造价大约5万元左右。以5口之家为例,国家补贴2.2万元,“乐和家园”给每人补贴5000元,这样下来,村民只需再掏几千元,就可以完成房屋的重建。村民们一个个喜上眉梢。可一家一户地盖房子,运块木料上山都费劲,廖晓义想:“能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大家把钱集中在一起合作建房?”她的倡议得到一片赞扬声。廖晓义趁热打铁,能一起盖房子,就能一起建集体养殖场、集体合作旅行社……很快,在废墟上,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漂亮民居拔地而起。
廖晓义在村里的威信也渐渐树立起来,走在大坪村,她经常被村民拉进屋里,出屋时,手手机总有村民送的小礼物。村民们,也喜欢听她的建议:洗衣服不用洗衣粉,垃圾分类回收;建旱厕,既省水又给沼气池供料,还存了肥;种菜不能用农药,放鸡鸭去田里吃虫子,这样纯天然的土鸡鸭、绿色蔬菜,在城里都能卖到高价,简直是一举多得;村里不开石广,不建厂用保护环境来发展农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养生产业和创意手工业,这就是“乐和生计”。“环保对农民来说不再是纸上谈兵,而给他们带来切实的生计,这才可以真正执行下去,也持续下去。”廖晓义兴奋地说。
如今,除了大坪山,廖晓义还在重庆巫溪、广西巴马建起了“乐和家园”。
为了环保当“土人”
廖晓义的老家就在四川巫溪县。从山里走出的女娃,一直走到了美国的大都市,那时她不曾想到自己有一天又会回到这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笑称自己是“土人”,而只有在这山里,她才感覺到真正的幸福。
廖晓义曾经是西方哲学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崇拜者。在四川大学教哲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搞研究期间,她最大的兴趣是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之路,思考中国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欧美。直到有一天,她在一篇哲学研究论文中看到“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理念,“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人定胜天,什么时候大家想想,我们该对自然俯首低头,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带着这个问题,廖晓义阅读了大量环保和哲学方面的中西方书籍。
1993年,廖晓义来到美国,成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在美期间,她接触了许多民间环保组织,看到西方NGO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但同时,也看到了西方社会中暗藏的问题:“在美国,冬天商场空调温度很高,进去时要穿裙子、T恤;但夏天进商场,则要带上毛衣。既浪费能源,又违背自然之道。加利福尼亚的阳光特别好,但他们有一条法律,不能在自家院子里晾衣服,否则要罚款50美元,于是人们只有使用烘干机。我一直在想,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不改变,我们有多少个地球也支撑不了。”
一次,廖晓义在美国一个分类垃圾回收站看到一个穿着时尚的姑娘,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等着处理自己带来的垃圾,她称自己是环保主义者。但当她把垃圾袋打开时,里边全是很新的衣裙和物品,完全可以开个精品屋。“这位姑娘的生活方式就是努力工作,拼命消费,再尽力回收,几乎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物质性的。”廖晓义当时就想,这样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怎么可能达到环保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这与环保的本质相背离。
更可怕的是,廖哓义发现,这种生活方式正在被中国老百姓艳羡和追随:开私家车,冬天过夏天的温度,吃山珍野味,无节制的消费……“那时我就想,真正的环保,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就想到要回国,我要向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智慧靠拢。”到了回乡的时候了
1996年,廖晓义亲手在北京创办了中国本土化的NGO——“地球村”。作为中国文化的坚守者、环保事业的守望者,她提出了影响中国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传媒”、“绿色奥运”,鼓励人们一起来倾听“地球村”背后的故事,一起踏上绿色生活之路。后来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与推动的。这个时期,廖晓义的环保生活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她家里满是大大小小的塑料盆,用来存洗衣水、洗菜水,再用它;中厕所、擦地板。为了节约用水,廖晓义甚至主张一周洗一次澡就够了。她不用空调,让皮肤自己调节,出门吃饭自己带筷子,上班骑自行车,出差尽量避免坐飞机……有人质疑她的做法:“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和现代文明较劲吗?”
这种声音让廖晓义反思:“为什么大家连吃的是什么东西,呼吸的是什么空气都不在乎?这就是现代文明吗?”她觉得必须有所改变,“不管个人,还是社会;不管是生命的回归,还是文明的生长,都到回乡--的时候了。让乡村引领城市,在那里你会真正地接触土地和阳光,感到自己活着。不是说在城里不可以做生命意识的回归,但是在一个到处都是水泥、钢筋、人造的环境里面,比起乡村的气脉,效果会差得多。”
在廖晓义眼中,乡村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砖石。她希望在民间组织的帮助下,让农民们学会自我经营,使乡村不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瓦解。而她的这些想法,与许多地方正在统筹的“城乡一体化”(乡村向城市看齐)相反。廖晓义说:“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城邦文明和商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是消耗世界资源的文明,中国的环境无法承受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我认为城乡统筹也要多元化,国家提倡建设新农村,就要让农村仍然是农村,而不是变成城市。”
两年前,廖晓义第一次来到大坪村时,看到PA家墙上供奉着一个祖先牌位,上书:“祀祖先如在其上,佑后人焕乎维新”,她看了良久。如今,大坪村村头挂起了16个大字:“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随”,这是大坪村失传已久、又被“乐和家园”重新拾起的乡约。村民们把它高高悬起,也绣在随身带的手绢上——这也许就是环保理想延续的开端。
责任编辑/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