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了太多的或者名家或者后学的散文,或者散文经典或者散文习作,之后,这些散文在我脑海中盘桓生根,挥之不去,也就潜滋暗长了对散文的感觉。
某杂志主编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漯河市作协会员,也算是功成名就的老作家了,但他更擅长的是咬文嚼字,这或许受益于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有过几次接触后,他就快人快语,口无遮拦说,某某的散文集你没看吧?跟你写的文名不副实呵,我看了两篇看不下去,错字病句太多。我无言以对,哈哈一笑岔开话题。原本是受老朋友之托写序,并且要得很急,也就凭借着老朋友的口述急就章。我找来此散文集,认真看了几篇,一如此主编所说,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如果此主编知我的文章还在《大河报》上发表过,流毒甚广,或许有更损的话扔过来。
我为此懊悔不迭,从此再不敢马虎、草率。朋友的面子要看,但更要看读者的面子。身在江湖,不可有违本心。
这本集子是我作序的几十本集子中最差的,几乎汇集了当今散文的种种通病。最明显的莫过于对基本语法还不自觉,主谓宾补仍稀里糊涂,此等素质如何行文状物?这些毛病如果不统统改掉,出手就是垃圾,何谈文学前途?
当今文坛,没有那一种文体能像散文一样,能够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生产运动”。因为网络媒体、报纸副刊、休闲杂志须要大批量的文章充填,这种传播空间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江水浩荡,也就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于是一些闺怨闲愁的小情调式、少趣寡情的清汤挂面式、芜杂低俗的一地鸡毛式、泼烦平庸的鸡零狗碎式散文纷至沓来,抛头露面。与品味纯正、高雅精致、庄重深刻的散文,共同创造了从世纪初至今的散文繁荣景观。于是一些苍白与贫困,甚至是触目惊心的苍白与贫困,被这些轰轰烈烈的表现所遮蔽。
散文中个体生命在社会情境中的尊严、良知和正义严重缺席;对芸芸众生的深切关注与悲悯情怀严重缺席;对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苦难意识严重缺席;对人类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深度挖掘和道德拷问严重缺席;对浓郁情感诠释与深沉哲理的升华严重缺席。因之守护散文的艺术品格成了当务之急。
散文是什么?有人的定义是:“敏感诗意的心才能捕捉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中的深度的美丽”;有人说“散文是人们心中流淌不尽的思绪。随意想,随意写,越自然便越有灵性,也就越接近艺术的至高境界”;也有人说“多讀多思慢慢写,读出感悟,思出宇宙人生自然等等物象的实质,写出诗意的散文,而不是诗化的散文。给人美感的同时,更要给人以启迪。”这些话或许太过传统,或许太过本色,或许太过抽象,其思维定势或许太过模糊,才放之四海而皆准。
提散文绕不开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1854年《瓦尔登湖》问世时是寂寞的。当它成为一本世界名著时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群是基本固定的,也都是些寂寞者。就连这些读者也在心态寂寞时才能与梭罗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著名作家徐迟先生一语中的,在繁忙的白昼有时他对梭罗与《瓦尔登湖》将信将疑,觉得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这神往了”。
这是梭罗与《瓦尔登湖》对散文的另一种定义。
梭罗研究专家沃尔特·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5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一种批判现代生活的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我最信服艾略特对《瓦尔登湖》的诠释,这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并怀念了。
散文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它对生活和文化素材的巨大吸纳性和文体上的宽泛,使这种文体不仅能够把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细部,而且也使更多的作家的写作找到文体的归属。
散文存在的意义,在于作家要始终保持着向往尊严和崇高的精神维度,把自己定位在灵魂的高处。要在思想深度、精神力度、生活厚度上,进一步提升散文的文化与精神品格,从心灵的共鸣和感应中,从审美的愉悦和激动中,引领受众向精神高地不断攀升,才能有效地消解散文的快餐化和低俗化,抵制当下散文的浮躁和浅薄。
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散文作家,或许对周围的散文习作者有更直接的启发性。舞阳县的马永红应该说是目前漯河市散文领域成就比较突出的作家,不认识她时她寄给我一篇散文“怀念父亲”,文笔稚嫩,但充满情感。情感真诚与否,让内行一眼即可辨出真伪。后来这篇散文成为她的成名作,接下来又有了《鼠患》《留在家乡的黑白照片》等等。《灶边读书人》引发了读者一片叫好声,可谓好评如潮。足见此作的艺术品格。永红还有新作《好大一棵树》《柏树下的村庄》都充盈着丰沛的乡土气息。这些作品的成功在于她从庸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感悟到闪光点,当然闪光点的引燃靠的是学养与品格。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窃以为散文有三种品格,亦可换言为三种档次:第一为静态,是状物描写的基本功。静,固状安祥。静如处子,是审美的一种形态,我谓之“花”。第二为动态,是静态基础上的提升。静生动,自然规律。动如脱兔,是审美的另一种形态,我谓之“舞”。第三为心声,有了静动结合,水乳交融,方能直抵内心。“言为心声”,就在于此,到了这般境界,散文章法业已成熟,我谓之“曲”。
就“花”而言,当冬花宿入暖房,可贵的腊梅尚在斗雪,还有料峭寒风里的迎春花,而后者更令人肃然起敬。让我忧虑的是后者如今尚属凤毛麟角。
就“舞”来说,独舞、双人舞、迪斯科、或优美,或刚劲,或奔放,或热烈,都让人感动,但更让人不能自已的是杨丽萍的舞,一个村姑,靠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两棵树”轰动台岛,“云南映象”震撼舞坛,《藏迷》一票难求……杨丽萍已经舞动了中国,舞动了世界。
杨丽萍的成功,不仅给艺人、也给作家以强烈的心灵启示:她靠什么?靠本真,靠个性,靠独态,靠艺术的原生态,靠生活的原汁原味。而这恰恰是艺术成败的最关键,也是最致命之所在。如若“花静”与“舞动”达标,“心曲”便一如春江之水,浩浩荡荡,不舍昼夜矣。
读不同品格与质地的散文,如同或赏花,或观舞,或听曲。
赏花是惬意的。散文貌美如花,读之如徜徉花丛,扑入视野的缤纷世界,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那种感觉仿佛牡丹盛开时,游历古都洛阳的王城公园;又仿佛金秋时节,陶醉于汴京的菊花展览。
观舞是惬意的。散文动感十足,观之则身临其境,如黄果树观瀑,钱塘江看潮,北戴河读海,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听曲亦惬意。最优雅的篇章,如美妙旋律浸染的湖光山色,或奔腾激荡,或涧溪潺潺,或峰峦叠翠,或巍然屹立,令人高山仰止,流连忘返。
自然、社会、生命糅合交织一起,构成散文的主题话语和精神向度:崇高。在这里,崇高不是简单的说教和意识形态的外化,也不仅仅是指人的情操和道德的高尚;崇高是散文一种内在的极富生命意义的艺术精神,是散文情理交融形成的一种审美境界,是人对内在的超越体现出的一种尊严和伟大。
一部作品,最终是作家人格的反映。散文的精神品格往往折射凸现出作家的人格力量。作家人格力量构成了散文深厚的底蕴。
散文需要补钙。散文需要强健筋骨。缺钙的散文缺乏思想深度与艺术品格,成了生活流水账,春来赞风,夏来叹雨,秋来咏果,冬来唱雪。如果还能点缀若干花里胡哨的形容词,忽悠一下中小学生,也算是对社会公器略有回报。有些简直是通讯报道,也冠以“散文”名号,真是对散文的玷污。如此所谓“散文”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某杂志主编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漯河市作协会员,也算是功成名就的老作家了,但他更擅长的是咬文嚼字,这或许受益于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有过几次接触后,他就快人快语,口无遮拦说,某某的散文集你没看吧?跟你写的文名不副实呵,我看了两篇看不下去,错字病句太多。我无言以对,哈哈一笑岔开话题。原本是受老朋友之托写序,并且要得很急,也就凭借着老朋友的口述急就章。我找来此散文集,认真看了几篇,一如此主编所说,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如果此主编知我的文章还在《大河报》上发表过,流毒甚广,或许有更损的话扔过来。
我为此懊悔不迭,从此再不敢马虎、草率。朋友的面子要看,但更要看读者的面子。身在江湖,不可有违本心。
这本集子是我作序的几十本集子中最差的,几乎汇集了当今散文的种种通病。最明显的莫过于对基本语法还不自觉,主谓宾补仍稀里糊涂,此等素质如何行文状物?这些毛病如果不统统改掉,出手就是垃圾,何谈文学前途?
当今文坛,没有那一种文体能像散文一样,能够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生产运动”。因为网络媒体、报纸副刊、休闲杂志须要大批量的文章充填,这种传播空间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江水浩荡,也就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于是一些闺怨闲愁的小情调式、少趣寡情的清汤挂面式、芜杂低俗的一地鸡毛式、泼烦平庸的鸡零狗碎式散文纷至沓来,抛头露面。与品味纯正、高雅精致、庄重深刻的散文,共同创造了从世纪初至今的散文繁荣景观。于是一些苍白与贫困,甚至是触目惊心的苍白与贫困,被这些轰轰烈烈的表现所遮蔽。
散文中个体生命在社会情境中的尊严、良知和正义严重缺席;对芸芸众生的深切关注与悲悯情怀严重缺席;对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苦难意识严重缺席;对人类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深度挖掘和道德拷问严重缺席;对浓郁情感诠释与深沉哲理的升华严重缺席。因之守护散文的艺术品格成了当务之急。
散文是什么?有人的定义是:“敏感诗意的心才能捕捉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中的深度的美丽”;有人说“散文是人们心中流淌不尽的思绪。随意想,随意写,越自然便越有灵性,也就越接近艺术的至高境界”;也有人说“多讀多思慢慢写,读出感悟,思出宇宙人生自然等等物象的实质,写出诗意的散文,而不是诗化的散文。给人美感的同时,更要给人以启迪。”这些话或许太过传统,或许太过本色,或许太过抽象,其思维定势或许太过模糊,才放之四海而皆准。
提散文绕不开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1854年《瓦尔登湖》问世时是寂寞的。当它成为一本世界名著时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群是基本固定的,也都是些寂寞者。就连这些读者也在心态寂寞时才能与梭罗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著名作家徐迟先生一语中的,在繁忙的白昼有时他对梭罗与《瓦尔登湖》将信将疑,觉得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这神往了”。
这是梭罗与《瓦尔登湖》对散文的另一种定义。
梭罗研究专家沃尔特·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5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一种批判现代生活的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我最信服艾略特对《瓦尔登湖》的诠释,这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并怀念了。
散文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它对生活和文化素材的巨大吸纳性和文体上的宽泛,使这种文体不仅能够把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细部,而且也使更多的作家的写作找到文体的归属。
散文存在的意义,在于作家要始终保持着向往尊严和崇高的精神维度,把自己定位在灵魂的高处。要在思想深度、精神力度、生活厚度上,进一步提升散文的文化与精神品格,从心灵的共鸣和感应中,从审美的愉悦和激动中,引领受众向精神高地不断攀升,才能有效地消解散文的快餐化和低俗化,抵制当下散文的浮躁和浅薄。
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散文作家,或许对周围的散文习作者有更直接的启发性。舞阳县的马永红应该说是目前漯河市散文领域成就比较突出的作家,不认识她时她寄给我一篇散文“怀念父亲”,文笔稚嫩,但充满情感。情感真诚与否,让内行一眼即可辨出真伪。后来这篇散文成为她的成名作,接下来又有了《鼠患》《留在家乡的黑白照片》等等。《灶边读书人》引发了读者一片叫好声,可谓好评如潮。足见此作的艺术品格。永红还有新作《好大一棵树》《柏树下的村庄》都充盈着丰沛的乡土气息。这些作品的成功在于她从庸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感悟到闪光点,当然闪光点的引燃靠的是学养与品格。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窃以为散文有三种品格,亦可换言为三种档次:第一为静态,是状物描写的基本功。静,固状安祥。静如处子,是审美的一种形态,我谓之“花”。第二为动态,是静态基础上的提升。静生动,自然规律。动如脱兔,是审美的另一种形态,我谓之“舞”。第三为心声,有了静动结合,水乳交融,方能直抵内心。“言为心声”,就在于此,到了这般境界,散文章法业已成熟,我谓之“曲”。
就“花”而言,当冬花宿入暖房,可贵的腊梅尚在斗雪,还有料峭寒风里的迎春花,而后者更令人肃然起敬。让我忧虑的是后者如今尚属凤毛麟角。
就“舞”来说,独舞、双人舞、迪斯科、或优美,或刚劲,或奔放,或热烈,都让人感动,但更让人不能自已的是杨丽萍的舞,一个村姑,靠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两棵树”轰动台岛,“云南映象”震撼舞坛,《藏迷》一票难求……杨丽萍已经舞动了中国,舞动了世界。
杨丽萍的成功,不仅给艺人、也给作家以强烈的心灵启示:她靠什么?靠本真,靠个性,靠独态,靠艺术的原生态,靠生活的原汁原味。而这恰恰是艺术成败的最关键,也是最致命之所在。如若“花静”与“舞动”达标,“心曲”便一如春江之水,浩浩荡荡,不舍昼夜矣。
读不同品格与质地的散文,如同或赏花,或观舞,或听曲。
赏花是惬意的。散文貌美如花,读之如徜徉花丛,扑入视野的缤纷世界,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那种感觉仿佛牡丹盛开时,游历古都洛阳的王城公园;又仿佛金秋时节,陶醉于汴京的菊花展览。
观舞是惬意的。散文动感十足,观之则身临其境,如黄果树观瀑,钱塘江看潮,北戴河读海,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听曲亦惬意。最优雅的篇章,如美妙旋律浸染的湖光山色,或奔腾激荡,或涧溪潺潺,或峰峦叠翠,或巍然屹立,令人高山仰止,流连忘返。
自然、社会、生命糅合交织一起,构成散文的主题话语和精神向度:崇高。在这里,崇高不是简单的说教和意识形态的外化,也不仅仅是指人的情操和道德的高尚;崇高是散文一种内在的极富生命意义的艺术精神,是散文情理交融形成的一种审美境界,是人对内在的超越体现出的一种尊严和伟大。
一部作品,最终是作家人格的反映。散文的精神品格往往折射凸现出作家的人格力量。作家人格力量构成了散文深厚的底蕴。
散文需要补钙。散文需要强健筋骨。缺钙的散文缺乏思想深度与艺术品格,成了生活流水账,春来赞风,夏来叹雨,秋来咏果,冬来唱雪。如果还能点缀若干花里胡哨的形容词,忽悠一下中小学生,也算是对社会公器略有回报。有些简直是通讯报道,也冠以“散文”名号,真是对散文的玷污。如此所谓“散文”很难登上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