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qv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项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快速、高分辨率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造影检查,OCTA更加快速、安全且避免了传统造影剂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如今OCTA已经逐渐应用于眼科疾病的诊疗与随访。通过对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实时成像,可以用于观察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的进展。本文就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木郁达之”理论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收治的64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41.21±10.22)岁;对照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40.72±10.41)岁。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基于“木郁达之”理论给予疏肝理气
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细胞中,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维持多细胞生物稳态、血管生成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白内障、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中会表现为异常活化,调控着相关眼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做简要综述。
青光眼是一组以进行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近来研究表明青光眼的病理损伤不仅局限于视网膜及视神经,而是累及整个视觉通路。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系统损伤并非传统认为的完全不可逆,而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也有研究表明青光眼的视觉通路的神经元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可能进行修复及重塑,从而恢复一定的视觉功能,这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向。
目的:研究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在硅油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手术后的测量屈光误差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08/11来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硅油眼并发性白内障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41例,将其分为2组:高度近视组18例18眼和非高度近视组23例23眼。收集并记录患者使用IOL Master的测量数据,所有数据使用SPSS 20.0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组和非高度近视组组内球镜度数、散光度数比较均无差异(P>0.05)。
高度近视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主要致盲性疾病之一,而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更是一种高致盲风险的复杂性白内障,目前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由于高度近视可导致眼内一系列复杂改变,相比正常眼轴眼而言,术后更易产生屈光误差以及屈光漂移,本文就术前生物学测量准确性、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选择、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变化等几部分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目的:探究年龄对水合氯醛诱导的小鼠急性可逆性晶状体混浊及Na+-K+-ATP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青年(3月龄)和老年(24月龄)C57BL/6小鼠各12只,4%水合氯醛(400mg/kg)腹腔注射诱导急性可逆性晶状体混浊。在注射后10、20、30、45、60、90、120、150min分别应用裂隙灯观察晶状体混浊程度,根据晶状体混浊评价系统记录混浊程度分级情况并拍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晶状体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晶状体Na+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SBL-3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09/2020-07收治的57例68眼白内障患者。其中植入区域折射型MIOL SBL-3者33例36眼(SBL-3组),植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ZCB00者24例32眼(ZCB00组),对比两组术后3mo裸眼和矫正远、中、近视力、离焦曲线、OPDIII客观视觉质量、QoV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及术后脱镜率。结果:术后3mo SBL-3组和ZCB00组裸眼和矫正远视力Lo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65岁以上人群视力损害和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国第三大致盲性眼病,主要影响中心视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已成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反复注射或不应答,因此需探索新的治疗方式进一步完善当前治疗,为今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发病率逐年提高且有低龄化趋势。且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爆发,儿童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地网络上课加速了近视发生发展的速度。近视所导致的视力障碍以及高度近视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质量。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防盲协会及我国卫生部门已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工作提上日程。然而其病因复杂,现多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就此展开简要论述。
斑马鱼因其视觉系统与人类的相似性和其视网膜再生的巨大潜能,成为目前研究眼变性疾病的热门模型。眼变性疾病特别是视网膜变性、视神经变性会严重影响视力,并且病变后再生修复十分有限,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与哺乳动物相反,斑马鱼能修复视神经轴突损伤,刺激视网膜Müller胶质细胞去分化为多能祖细胞,从而实现视网膜神经元及神经轴突再生,恢复正常视功能。本文主要从斑马鱼模型在眼病方面的应用,斑马鱼视网膜神经元和Müller胶质细胞响应损伤启动再生修复的关键信号通路方面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