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的疗效。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蓝芩口服液。2组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取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观察并记录退热、咳嗽消失、干湿啰音消失及喘息消失时间,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为75.6%(31/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29)。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干湿啰音消失及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312、8.740、7.350、12.467,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发热、喘息、口渴、痰黄稠难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350、16.779、18.005、17.441、23.633,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12.56±1.80)ng/L比(17.09±2.78)ng/L,t=8.758]、TNF-α[(14.08±2.15)ng/L比(20.04±2.93)ng/L,t=10.5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7/41)、观察组为19.51%(8/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4、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胆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于有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的易感人群,当出现发热、腹痛等临床表现时,应警惕该疾病的存在。近年来,细菌性肝脓肿从发病特点,高危因素,致病菌到治疗手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常见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已经成为肝脓肿的首要致病菌,其临床表现也除单纯肝脏侵犯外常合并肝外侵袭,如眼内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细菌性肝
肝癌破裂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常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起病急,进展快,再出血风险大,病死率高,是肝胆外科的危急重症。临床上对于急腹症患者结合肝炎、肝硬化等相关病史、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等可明确诊断,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其他还包括有射频消融、肝移植等。目前对于肝癌破裂的治疗适应证以及时机的选择尚未形成明确规范,临床上对于肝癌破裂的患者何时选择何种治疗方案
目的分析阐明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乳腺癌的化疗敏感性和术后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GEO公共数据库GSE25066、GSE32603共2个系列,提取临床数据包括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病理评价、术后随访复发与否及复发时间,提取如下18个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基因的表达水平:CD44、CD24、EPCAM、CD49f、PROM1、CD61、ALDH1A1、CD10、ALDH1A3、ABCG2、RANK、
目的探讨Ⅱ/Ⅲ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术后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手术的134例AEG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2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5.1∶1;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62.1岁。主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和3年总体生存率,次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随访方式主要以门诊、
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疾病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疾病,胆囊胆固醇结石是胆囊结石最常见的类型。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致使胆固醇晶体析出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病因之一。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是一种多功能膜受体蛋白,可以介导肝细胞对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进而影响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其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已初步显现。本文分析归纳了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生与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的关系,以期对胆囊胆固醇结石发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在民生问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且普遍存在就诊环节复杂、看病等待时间长等问题。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服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加入信息化的元素,比如门诊自助服务设备、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5G技术,可方便患者就医,优化就诊流程,加快现有医疗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极大地促进
目的探讨日间模式下肝囊肿手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四附属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84例肝囊肿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日间手术治疗模式。评估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就医满意度、术后7 d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时取消手术率、非计划再入院率、术后
近年来,肝细胞肝癌的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免疫治疗的特点在于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能力,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能力。前期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显示,在原发性肝癌的各个治疗阶段,免疫治疗均存在单药疗法或联合疗法的潜在优势。正如我们所知,无论是短期内杀伤肿瘤细胞,还是长期达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免疫药物起效的必要条件都是健康的免疫环境。本文对肝癌患者体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定量分析三黄片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采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0~5 min、280 n
IgA肾病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常表现为黏膜感染后出现的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黄春林教授将辨病治疗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相结合,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的不同时期入手,通过未病先防(调节免疫,预防感染)、既病防变(积极控制感染)、瘥后防复(促进恢复),有效防治IgA肾病复发及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