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奋持续到课堂上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va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想,面向全体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有谁知道,刚才课间的时候,哪些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的吗?”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的第一句話。问题一出,那些打篮球的同学都显得很紧张,认为老师要批评他们,都低下了头,不敢直视老师,班级瞬间安静下来。
  教育家皮亚杰提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取的,我们应该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的突发情况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只要我们老师能依据儿童心理特征的要求和教育的原则,正确地加以引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记得有一次,我准备教学《统计图》这节课内容,在上课铃响之前我走进教室,一会儿,上课铃响了,但我发现教室里还有好几个位置是空着的,原来是几个学生在外面打球。我不动声色,继续和班级里的学生等着他们。过了近2分钟,他们才满头大汗的跑到教室门前,胆怯地喊了声“报告”,我没有说什么,让他们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上课。我知道,这时候如果学习新的内容,刚才打篮球的几个同学此时还没有能够从球场上的那种“兴奋”状态中转换到课堂的学习状态,他们现在的注意力可能在短时间内没法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怎样才能让他们及时地投入到学习上呢?我一想,面向全体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有谁知道,刚才课间的时候,哪些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的吗?”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的第一句话。问题一出,那些打篮球的同学都显得很紧张,认为老师要批评他们,都低下了头,不敢直视老师,班级瞬间安静下来。我看了看他们,又接着说:“老师没有批评大家的意思,刚才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联系呢!我希望大家都能积极配合老师,共同来学习新的知识。”听了我的一番话,打篮球的学生刚刚那种紧张的神情顿时烟消云散了,纷纷举起了手。看到这种情景,我知道现在他们已经差不多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了。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还记得刚才在打球的过程中,自己投进了几个球吗?”这问题正好问到了这些学生的兴趣上,而且他们为了利用这个机会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进球的次数。我分别把他们的姓名和各自所投进的个数在黑板上记录下来。然后,我就顺着这个话题,把学生的思维、情绪引入到课堂学习中,问:“这些数据你能通过一种形式,让它变得形象吗?”于是,学生都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把这些数据表示出来。接着,我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条形统计图,引出课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用这种统计图来反映我们班级这几位‘篮球明星’的成绩。”这样,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以及制作方法过程中,所有的同学,特别是几位打篮球的同学特别认真和投入,学习的效果出乎意料。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少儿阶段的学生,大多好动、好奇,同时也好学。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因为外界条件的干扰而涣散,只要老师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正确地引导,把教学的这种劣势结合实际情况,机智地转化其为优势,一定有利于教学进一步的深入。
其他文献
“神奇小孩”的横空出世,无疑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命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说文解字》把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西方认为,教育的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法国思想家
期刊
近段时间,很多“神奇小孩”的出现让我们深感“世界已经是你们的”:上海热播的“少年爱迪生”,有情有义的科学少年们用自己的爱、激情、创意与科学精神解决了一个个生活中的难题。但是,孩子们的这些成就不一定都是在学校里获得的,或者说不一定都是老师教会的。如今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学生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多,学习的路径也变得越来越多元,让学生学会求知才是王道。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
期刊
赵宪宇,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做过数百场教育教学讲座,主要著作有《教育的痛和痒》《教育的忏悔》《教育的错觉》《教育的觉醒》等.  曾经,新华社公布了新闻报道中禁用的一些词汇,其中,在社会生活类词语中主要规定的是报道中不能说满话,说极端的话。比如:
期刊
说到学校转型,也许是百家千言,各说一面,但归根结底,教师、课程、学生始终是绕不开的关键词。我觉得,一切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应该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定制”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学校必须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做出重大的改变。  拥抱未来,让理念在悄然间改变  未来并不遥远,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让未来成为了“当下”的“将来进行时
期刊
2017年新春,一个爱读诗词、爱穿汉服,随身携带苏轼诗集,奉陆游为男神的16岁姑娘红遍大江南北。这个名叫武亦姝的姑娘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成为新一届擂主。她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的样子,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学霸代表!武亦姝的走红,源于她的诗词文化积淀,也源于她的淡定气质。  腹有诗书气
期刊
《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在《艺术与文化》一节中指出:“在课程中,一方面增加本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内涵,使学生通过对民族艺术的学习……懂得尊重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会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时 ,它还是学校艺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综合性的课程建设应该以自己的民族艺术文化作为基石,这将会对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剪纸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
期刊
前一段时间我在微信上阅读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做着家长该做的事,而家长却干着老师该干的活》,读完之后觉得不错,就习惯地分享到朋友圈。当我分享到朋友圈那一刻,也喻示着我对这篇文章观点的认可,转发之时附上一句“老师像老师,家长像家长,学生才能像学生。”事后有位已为人母的朋友在下面评论如下“我儿子的作业几乎都是我们家长改,唉……”看来这位朋友也感同身受,言虽完却意未尽。后来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思考
期刊
北京教育考试院11日披露,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在“考查内容”及“参考样题”等方面略有调整。此前201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在《考试说明》中首次增加“经典阅读”的要求,提出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经典”“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能力。在此基础上,2017年对经典阅读的考查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中国新闻网2017年1月11日报道)  这次
期刊
喻旭初,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现执教于南京市金陵中学。  近些年来,常听到有些学校说,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或者说,要办成特色学校。但真能做到的寥寥,多半是为了引人注意而嘴上说说罢了。在我看来,每个学校应首先保持本色。本色,就是原有的性质或品质。中小学是基础教育,这一性质就决定了每所中小学的本色是:做到、做好基础教育该做的事。本应该做好的事不尽心去做,却高喊“创建特色学校”
期刊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约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主官”(管理国家藏书的主要负责人)。  老子生活在周王室衰败,各诸侯国纷争的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当时,周景王驾崩,王子朝叛变,在守藏室中带走大批典籍,此事波及到老子。本欲隐居修养的老子辞去官职,离开周都,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喜所请,写下五千余字《老子》一书,此后,便从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