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本身就属于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所以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应该要学会做到应对自如。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必须要学会如何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且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要对教学活动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反思,最终能够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探究;问题
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认知不够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素质化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地得以深化,这也使得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就成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师们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以实践性为前提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许多小学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但我国现在的教学制度依旧是一个分数为主的教育模式。而许多的教师对于数学教学实践性的认知也不够,并且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而只是不断地给学生们强调课本上的知识以及习题的解答。从而让学生们沦为了提升成绩的工具。
(二) 实践性的教学实施尚且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
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们也开始重视起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性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实际性的教学其安排的课时远远不够,教师们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更贴近实际的教学,这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增强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导致了实践性教学工作不能够有效地开展。而且师范生们的教学技能提升需要着经验丰富的教师们的亲自指点,但是实际状况却是几十个师范生们只有一个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就导致了师范生们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而任何一项改革的成功,都必须有着一个完善的体系作为支撑,但是我国现在的实践性教学依旧没有一个相对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这也就导致了整个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其教学的内容、评价、考核等环节也缺乏一个相对的标准,从而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 数学课题的选择
课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其选择关系到教学实践的质量。首先要注意的是课题选择的合理性,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低。任何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是超过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选题,都会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小学数学课题的选择必须要与小学生的整体特征相联系,确保课题内容与课堂知识一致。例如,教师在进行長方形面积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假定现在有两个长方形的玩具卡片,一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4∶3,二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 5∶3,让学生求两个玩具卡片的面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唯一答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开思维,不用担心出错。
(二) 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
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尽量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材料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内容与目标;其次是学习材料与框架;第三是学习要点与成绩的评价。运用整体教学必须突出体现教育课程与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例如在进行100以上数目的认识教学中,选择具有启发、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书本的编排方式和目的,在满足学生身心发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三) 挑选相应的辅助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相对复杂,仅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不同的课程教师以及不同阶段的数学课程任课教师的配合。如数学学科教师对本领域的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理解能够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师范生今后的数学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其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经验的传授,让师范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步骤,让师范生在实践活动之更容易上手;再如通过心理学教师分析小学生整体的心理水平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量,丰富师范生的知识储备,多元的知识掌握结构可以对教学活动产生辅助作用。
(四) 创建学习共同体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实际运用要求师范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适当地吸取数学教师的经验。所以,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师范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师范生对团队进行分组并选择负责人。平时开展各种活动,交换各自的思维方式,分享资源和经验,小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交由大学教师检查和指导。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师范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吸取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改进自身,更好地将小学数学教学论应用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去。
(五) 成果的评价
创建有趣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探讨,实施整体教学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学生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总分为50,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平时的理论知识运用状况、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老师的配合情况以及小组回答提问的积极性,每一项设置为10分。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做出表扬、而表现不好的学生予以鼓励,并指正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其次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材料的选择、知识的讲解水平、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五个方面,同样的每项设定为10分。通过分数的直观展示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身不足的了解,并根据现状进行改进。
三、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对于教师以及师范生的整体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选题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满足典型性要求、课程材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创建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师范生的整体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浦祝志.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25).
作者简介:
徐通武,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屏山县新安镇中心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探究;问题
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认知不够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素质化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地得以深化,这也使得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就成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师们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以实践性为前提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许多小学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但我国现在的教学制度依旧是一个分数为主的教育模式。而许多的教师对于数学教学实践性的认知也不够,并且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而只是不断地给学生们强调课本上的知识以及习题的解答。从而让学生们沦为了提升成绩的工具。
(二) 实践性的教学实施尚且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
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们也开始重视起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性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实际性的教学其安排的课时远远不够,教师们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更贴近实际的教学,这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增强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导致了实践性教学工作不能够有效地开展。而且师范生们的教学技能提升需要着经验丰富的教师们的亲自指点,但是实际状况却是几十个师范生们只有一个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就导致了师范生们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而任何一项改革的成功,都必须有着一个完善的体系作为支撑,但是我国现在的实践性教学依旧没有一个相对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这也就导致了整个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其教学的内容、评价、考核等环节也缺乏一个相对的标准,从而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 数学课题的选择
课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其选择关系到教学实践的质量。首先要注意的是课题选择的合理性,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低。任何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是超过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选题,都会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小学数学课题的选择必须要与小学生的整体特征相联系,确保课题内容与课堂知识一致。例如,教师在进行長方形面积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假定现在有两个长方形的玩具卡片,一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4∶3,二号卡片的长宽比例为 5∶3,让学生求两个玩具卡片的面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唯一答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开思维,不用担心出错。
(二) 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
数学课程材料的选择尽量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程材料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内容与目标;其次是学习材料与框架;第三是学习要点与成绩的评价。运用整体教学必须突出体现教育课程与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例如在进行100以上数目的认识教学中,选择具有启发、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书本的编排方式和目的,在满足学生身心发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三) 挑选相应的辅助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相对复杂,仅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不同的课程教师以及不同阶段的数学课程任课教师的配合。如数学学科教师对本领域的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理解能够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师范生今后的数学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其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经验的传授,让师范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步骤,让师范生在实践活动之更容易上手;再如通过心理学教师分析小学生整体的心理水平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量,丰富师范生的知识储备,多元的知识掌握结构可以对教学活动产生辅助作用。
(四) 创建学习共同体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实际运用要求师范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适当地吸取数学教师的经验。所以,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师范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师范生对团队进行分组并选择负责人。平时开展各种活动,交换各自的思维方式,分享资源和经验,小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交由大学教师检查和指导。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师范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吸取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改进自身,更好地将小学数学教学论应用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去。
(五) 成果的评价
创建有趣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探讨,实施整体教学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学生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总分为50,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平时的理论知识运用状况、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老师的配合情况以及小组回答提问的积极性,每一项设置为10分。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做出表扬、而表现不好的学生予以鼓励,并指正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其次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材料的选择、知识的讲解水平、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五个方面,同样的每项设定为10分。通过分数的直观展示可以及时地发现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身不足的了解,并根据现状进行改进。
三、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对于教师以及师范生的整体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选题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满足典型性要求、课程材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创建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师范生的整体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浦祝志.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25).
作者简介:
徐通武,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屏山县新安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