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术中不同体位Kappa角变化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近视患者坐位、仰卧位时kappa角的大小,坐位与仰卧位时kappa角变化关系.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 1年7~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符合行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215(395只眼),按近视程度分为低度、中度、高度三组.术前行Oculus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获得坐位时kappa角在角膜的水平和垂直偏移量,术中患者仰卧位在角膜瓣制作完成掀瓣前开启鹰视酷眼激光仪x和y轴跟踪调节程序,获得患者卧位时kappa角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偏移量,进行低度、中度、高度分组统计.结果 (1)坐位正kappa角223只眼(56.4%),仰卧位正kappa角343只眼(86.8%).(2) kappa角与屈光度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低度、中度、高度三组患者的kappa角水平偏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偏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坐位与仰卧位kappa角关系采用配对t检验,水平、垂直偏移量差异有显著性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kappa角坐位与仰卧位垂直偏移量与近视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坐位=-0.109,R仰卧位=-0.172 P<0.05).结论 坐位与仰卧位kappa角水平、垂直偏移量具有相关性.近视度数越大kappa角垂直偏移量越大.在行屈光手术时应考虑到体位变化对kappa角的影响。

其他文献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nystagmus blockage syndrome,NBS),是以婴儿早期发生眼球震颤伴有内斜视,代偿头位及假性展神经麻痹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斜视。
期刊
目的 探讨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眼视设计术后的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患者40例,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只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1只眼按术后为-2.50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记录术后3个月时患者双眼裸眼以及矫正远、近、中距离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立体视.术后6
刘××女 46岁 2008年5月28日车祸时挫伤左肩部,左前额皮下小血肿,头晕,无恶心、呕吐症状,无一过性意识丧失.血压70-120mmHg,脉搏82/min,心电检查未见异常.外科观察治疗6h后,诉视物双影.榆查视力均为1.2,眼睑抬举正常,舣眼上转、下转、内转正常,外转不能。
期刊
患者 男 74岁 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5m于2005年10月来我院就诊.患者5m前于外院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下降,术前右眼视力0.3,眼底正常,眼压正常,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第1d,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至无光感,不伴眼痛头痛,前房轻度炎症反应,人工晶体位正.双眼眼压均为12mmHg.FFA:右眼视乳头及周围的脉络膜充盈延迟,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循环延缓。
期刊
巩膜炎是由巩膜的炎性反应导致,可以与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眼部和系统性疾病相关,包括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前者为巩膜表面的薄层血管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具有自限性,预后较好;而后者病理特征为细胞浸润、胶原破坏、血管重建的巩膜基质层炎症.目前临床上对巩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不少疑惑,故熟悉该病的分类、鉴别诊断、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等,对于及时发现巩膜炎并采取适宜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十分必要。
眼部血管瘤是眼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因影响视力及美观需要积极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激素、激光、冷冻、放疗、硬化剂注射等,均有一定不尽人意的地方.平阳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因其治疗眼部血管瘤效果明显,副反应小的优点,近年来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此文将就平阳霉素在眼部血管瘤治疗的效果、机制、并发症等做一综述。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如作者为两个以上单位,应分别写出单位名称后括号内写上本单位作者姓名。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者,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
期刊
目的 探讨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或不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的分离性垂直偏斜(DVD)的手术疗效.方法 临床病对比研究.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邢台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住院的43例(83只眼)DVD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的DVD患者22例(42只跟)为A组,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的DVD患者21例(41只眼)为B组.术中对DVD眼行下斜肌前转位至下直肌附着点颞
目的 探讨0.025%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患者眼痒、结膜充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组别的研究方法,将诊断为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的229例(229只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4例,给予进口0.025%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对照组115例,给予0.05%依美斯汀滴眼液,均为2次/d,每次1滴,疗程14d.在用药前和用药后(7±1)d,(14±1)d对两组患者的眼
例1 患者女,60岁.2006年9月在收割稻谷时不慎被谷子打伤右眼,当时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用药治疗,但仍感不适,时重时轻,直至2007年8月3日就诊.检查:右眼视力为5.0,内眦部上方球结膜充血(+),水肿(+),有少许黏脓性分泌物.翻开上睑于上穹窿结膜囊内见一已发芽约长5mm的稻谷一粒,取出后.给氯霉素滴眼液治疗一周后随访,症状已消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