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人数众多,目前又以95后学生为主,他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上均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强,维权意识强,而高校在教学管理、学业考核、学生违纪、工作人员态度等各方面,未必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生力军,学生在网络上的活跃,随之带来的就是网络维权意识的强烈,少部分学生将维权问题放到网络上,扩大影响借以引起重视,此类若问题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网络危机事件。
關键词:高校 网络 学生维权
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维权事例
随着社会法治化和思想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微博、博客走进大众视野并广为普及以后,大学生利用微博维权的事例越来越多。2015年,江西某高校因一则“高校教师打学生”的投诉微博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兰州某大学也因“问题包子”事件造成了较大的舆论危机。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维权,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维权的案例,如2013年河南大学生网络作品著作权,通过向网站投诉,权利得以维护。但由于网络环境复杂,更多大学生维权案件被媒体当做“丑闻”来曝光,抓眼球获取点击量,特别是受到微博大V的推动以及各种负面言论的干预,往往将事态恶化,对大学生维权有害无益,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引发媒体危机事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处理媒体危机事件经验不足,缺乏完善的应对机制,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恶意利用,更进一步引发网络上负面评价效应,降低学校的社会公众形象,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利用网络维权成因分析
1.高等教育改革引起的系列变化。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学生人数急速增多,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扩大教育功能,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也必须多样化。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录取标准乃至学校的各项管理方式、住宿条件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均发生了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适应社会、适应学生特点的要求。高校适应变化的情况不一,因此而引起的学生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现矛盾后如果学生在学校内部维权机制不健全或者不及时,容易引发学生通过网络其他社会投诉渠道向学校外部主张权益。
2.高校学生思想及行为特点。高校学生大多数处于18-23岁之间,他们心理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是极其敏感的群体,内心体验细腻微妙,认识事物有一定片面性和幼稚性,有时不能全面深刻准确的分析事情,价值观尚未稳定形成,但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愿望迫切,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起伏较大,容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他们也是独生子女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容不得自身利益受任何影响,维权意识极强。
3.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据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品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也就是大学生群体。另据新浪微博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2.12亿人,微博用户人群来看,高等学历占比76%。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
4.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高校所能提供的条件和学生理想中的状态会存在一些差异。而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基本是教师负责教学和科研,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的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日常工作繁重,不能像高中班主任一样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所以当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无法通过正常的教学渠道解决时,他们选择通过信访谋求自身利益不受损。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高校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无法解决时,他们反映问题的途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常规的信件、电话反映问题,而是直接用BBS、QQ或者被称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发表意见建议和自身诉求,涉及内容主要有对学校教育管理的不同意见,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校后勤设施与宿舍、食堂服务问题,也有对个别老师教学内容及方式不适应的问题。
三、网络背景下引导大学生正当维权的着力点
1.推进依法治校,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各项政策制度都在法律框架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学生法律修养,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问题。对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应尽可能地在校内或教育系统内部用调解、申诉等方式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对学生在校外遇到的不法侵害,要寻求组织的帮,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合理合法,灵活的选择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
2.提高全员育人认识,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通畅反映渠道。高校提高全员育人意识,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要满腔热情的帮助解决,不能置若罔闻,使小事托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实行问责制,避免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的现象发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学生信访办公室,努力做好学生问题反映与信访接待工作,方便学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为学生提供发表观点和阐述意见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话语权,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申诉制度,确保审查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并使大多数校内纠纷校内解决[2]。
3.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采取合理、正确的表达诉求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以及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引导学生采取合理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做任何事情前要考虑周全,在网络媒体时代,切不可在网络上随便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动,这样的结果可能是不仅不能帮助自己,反而会对自身和学校起到不好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及社会安全稳定的责任意识。
4.高度重视信息收集工作,确保不留校园信息死角。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必须重视信息收集工作,建立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为主的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反馈制度。信息收集工作触角要伸向校园的各个角落,不留死角,不拉学生,做到信息队伍人员多元化,信息内容来源多样化,定期开展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工作,确保能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
5.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网络舆情。自我、叛逆、责任感不强是95后大学生的典型标签。他们高呼理解万岁,但更多地是要求别人立即自己,很少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别人,遇到困惑,也不愿意和周围的老师同学讲,总认为这些人不能理解自己。虚拟网络成为他们诉苦的场所之一,而且是重要场所之一,随之也是他们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平台。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在虚拟网络上的舆情,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简便、高效、快捷的网络维权已经成为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方面面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新的要求,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保障学校与学生的信息对等,交流畅通,作为当代大学生也要努力提高责任意识,不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语,只有这样,才会让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
[1]许苗苗,田野.大学生维权的有效引导[J].法制与社会,2009,(5).
[2]胡神松,魏纪林.正确处理大学生维权与高校和谐稳定发展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2015年校级党建课题“学校信访分析与校园安全管理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sk60201512)阶段性研究成果.
關键词:高校 网络 学生维权
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维权事例
随着社会法治化和思想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微博、博客走进大众视野并广为普及以后,大学生利用微博维权的事例越来越多。2015年,江西某高校因一则“高校教师打学生”的投诉微博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兰州某大学也因“问题包子”事件造成了较大的舆论危机。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维权,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维权的案例,如2013年河南大学生网络作品著作权,通过向网站投诉,权利得以维护。但由于网络环境复杂,更多大学生维权案件被媒体当做“丑闻”来曝光,抓眼球获取点击量,特别是受到微博大V的推动以及各种负面言论的干预,往往将事态恶化,对大学生维权有害无益,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引发媒体危机事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处理媒体危机事件经验不足,缺乏完善的应对机制,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恶意利用,更进一步引发网络上负面评价效应,降低学校的社会公众形象,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利用网络维权成因分析
1.高等教育改革引起的系列变化。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学生人数急速增多,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扩大教育功能,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也必须多样化。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录取标准乃至学校的各项管理方式、住宿条件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均发生了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适应社会、适应学生特点的要求。高校适应变化的情况不一,因此而引起的学生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现矛盾后如果学生在学校内部维权机制不健全或者不及时,容易引发学生通过网络其他社会投诉渠道向学校外部主张权益。
2.高校学生思想及行为特点。高校学生大多数处于18-23岁之间,他们心理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是极其敏感的群体,内心体验细腻微妙,认识事物有一定片面性和幼稚性,有时不能全面深刻准确的分析事情,价值观尚未稳定形成,但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愿望迫切,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起伏较大,容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他们也是独生子女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容不得自身利益受任何影响,维权意识极强。
3.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据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品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也就是大学生群体。另据新浪微博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2.12亿人,微博用户人群来看,高等学历占比76%。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
4.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高校所能提供的条件和学生理想中的状态会存在一些差异。而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基本是教师负责教学和科研,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的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日常工作繁重,不能像高中班主任一样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所以当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无法通过正常的教学渠道解决时,他们选择通过信访谋求自身利益不受损。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高校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无法解决时,他们反映问题的途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常规的信件、电话反映问题,而是直接用BBS、QQ或者被称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发表意见建议和自身诉求,涉及内容主要有对学校教育管理的不同意见,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校后勤设施与宿舍、食堂服务问题,也有对个别老师教学内容及方式不适应的问题。
三、网络背景下引导大学生正当维权的着力点
1.推进依法治校,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各项政策制度都在法律框架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学生法律修养,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问题。对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应尽可能地在校内或教育系统内部用调解、申诉等方式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对学生在校外遇到的不法侵害,要寻求组织的帮,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合理合法,灵活的选择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
2.提高全员育人认识,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通畅反映渠道。高校提高全员育人意识,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要满腔热情的帮助解决,不能置若罔闻,使小事托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实行问责制,避免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的现象发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学生信访办公室,努力做好学生问题反映与信访接待工作,方便学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为学生提供发表观点和阐述意见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话语权,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申诉制度,确保审查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并使大多数校内纠纷校内解决[2]。
3.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采取合理、正确的表达诉求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以及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引导学生采取合理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做任何事情前要考虑周全,在网络媒体时代,切不可在网络上随便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动,这样的结果可能是不仅不能帮助自己,反而会对自身和学校起到不好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及社会安全稳定的责任意识。
4.高度重视信息收集工作,确保不留校园信息死角。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必须重视信息收集工作,建立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为主的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反馈制度。信息收集工作触角要伸向校园的各个角落,不留死角,不拉学生,做到信息队伍人员多元化,信息内容来源多样化,定期开展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工作,确保能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
5.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网络舆情。自我、叛逆、责任感不强是95后大学生的典型标签。他们高呼理解万岁,但更多地是要求别人立即自己,很少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别人,遇到困惑,也不愿意和周围的老师同学讲,总认为这些人不能理解自己。虚拟网络成为他们诉苦的场所之一,而且是重要场所之一,随之也是他们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平台。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在虚拟网络上的舆情,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简便、高效、快捷的网络维权已经成为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方面面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新的要求,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保障学校与学生的信息对等,交流畅通,作为当代大学生也要努力提高责任意识,不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语,只有这样,才会让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
[1]许苗苗,田野.大学生维权的有效引导[J].法制与社会,2009,(5).
[2]胡神松,魏纪林.正确处理大学生维权与高校和谐稳定发展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2015年校级党建课题“学校信访分析与校园安全管理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sk6020151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