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来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同样是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作文用的是文字,音乐用的是声音符号。显然,两者关系密切。音乐知识传达、音乐感受的扑捉、音乐形象的流传、音乐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写作,只有通过文字,才能清晰传达音乐经验、思想,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的传播,而音乐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深邃的思想、起伏的感情、铿锵的音韵,极大地丰富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性情,引起学生联想,促进学生更好的作文,二者息息相关。因此,笔者尝试将音乐带进作文课堂。
  一、音乐让作文有了声音,有了色彩。
  一直来,作文课都是以枯燥乏味、悄无声息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脑海里,学生对作文充满了排斥感。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作文课变成了无趣、无聊的代名词,就像万物衰亡的冬天,毫无生机可言。而音乐让作文课变得生动起来,让作文课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我们追随音乐的节奏,可以领略到祖国的山川大地,可以感受到扑鼻而来的海风,可以嗅到青草的香味,可以漫步在蓊蓊郁郁的林间小路,可以聆听到鸟儿的歌唱,可以了解到各地的风情人俗……音乐让作文课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充满色彩。如凯利金的萨克斯曲《归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舒伯特的《小夜曲》,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等一些意境深远的曲子,让人从感伤中解脱出来,变得心情畅然、兴奋,且充满自信,对生活这个写作素材的摇篮充满了希望和向往。
  二、音乐让作文有了笑声。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全仗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这里说的主动精神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这样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和快感。而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写作,是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而非自愿。音乐的引进让学生变得快乐起来,由被动变主动,主体愉悦了,就会主动、积极地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凭借自己的天赋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从而自发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音乐的渗透让作文变得简单而快乐。
  三、音乐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音乐欣赏是极富幻想的,它可以使人超越一切。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它也体现在人生理上的反应。轻松欢快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的音乐能使人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旋律优美的音乐能使人安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增强生活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显而易见,音乐对精神、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情绪的高涨将会刺激到学生脑神经的运动。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同时学校课程也没有安排适量的时间让教师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以致使学生的作文量不足、作文面不广、作文能力不强、作文感受力弱、作文情感苍白。学生拿到作文后,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达。比如我们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一篇关于父母亲的记叙文时,学生竟然无从下手,想不起能感动自己的事情。继而启发,结果他们对父母亲平日里做得一切熟视无睹,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自然而然,毫无感动、感激之情。于是我将音乐引进课堂,播放低沉舒缓哀伤的音乐,目的是通过音乐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感动。为了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我配乐朗诵黄方国的《父亲》,随着内容的推进,我本人已被感动,同时学生也受到了感染,感动于其中。读到细节处,有人开始哭泣,开始静心思考,脑海里闪现出父母平日里对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熟悉再熟悉不过的唠叨,一个百看不厌的背影……所以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有意义。学生的情绪开始波动,开始反省,情感的闸门逐渐打开,渐而如潮水般涌来。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点也不错。伴随着低沉缓慢的音乐,学生将脑中闪现的画面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篇至情至真的作文就这样完成,且是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高尚的道德提升了文章的品味,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敏锐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其书写的文字才能够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我们做到了。
  四、音乐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作文中,更需要发挥个体的想象力,文字便是想象内容的载体,而音乐则很好的起到了引导和润色的作用。我们感受肖邦的心灵,可以倾诉一腔爱国激情;感受贝多芬的心灵,可以谱写田园之章,冲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的心灵,可以架着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欣赏天鹅的舞姿...... 研究表明良好的音乐能扩大人的感受、感觉和体验的领域,又能使听音乐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结构得以提高。如我们写一篇关于春的写景文章,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具有鸟鸣山涧、冰雪融化、小雨淅沥声响的乐曲,让生闭上眼睛,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伴随着跳动的音符,插上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在春天的空间里。想象万物复苏,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睡眼: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桃树、杏树开满了花赶趟儿,一切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然后用文字进行再创造,一篇优美动人的写景散文就这样在音乐的催生下诞生了。
  五、音乐丰富了作文的内容。
  音乐种类繁多,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素材。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赏析歌词,说说我们野外活动的情景,分享一下快乐的时光,写一篇文章,记叙我们到大自然中的一次活动。《月光曲》、《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首经典名曲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情景,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凸显人性的光辉。欣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想想平时老师的辛苦,和自己相处的点点滴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歌词,并结合歌词内容扩写成一篇赞美园丁的文章。欣赏《童年》,体会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写一篇文章,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生活。
  音乐和作文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都很好地诠释了生活,是思想活动的外在体现。音乐对作文教学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音乐的应用使我们的文章充满感动的音符,流淌着美妙的真情,音乐让作文活了起来,亮了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习 自学能力 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学习能力依赖于学习兴趣、
摘要: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分析了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偏低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了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的五条策略:1、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学习2、争取家长支持,共同教育学生3.加强听力方法指导,提高听力技能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听力能力5.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听力理解,学习动机,听力技巧,自主学习。  美
文章对于汉代戏车运动的发展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汉代画像石中的戏车表演的描述,对于当时戏车发展盛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the
期刊
用传统的方法来分析调节系统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对于较高阶的系统,往往十分麻烦,评价调节系统的动态品质经常只能用间接的方法,例如根轨迹法、频率法、积分法等,而间接的评价
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的总结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我们不能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物理概念以及习题的解决过程告诉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力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上,增强学生力学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我把学生解题过程看作是“提取信息、开动思维、整理思维、强化思维”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解题上,抓了“明确对象、弄清概念、运用规律、设疑点拨”四个方面。  一、认真审题、明确对象、明确过程、提取信息。  力学习题有的给出一个物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企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尤
摘要:数学教学中会遇到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及时捕捉,启发学生运用归纳、类比、猜想的思维方法,将问题横向联系,纵向拓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能很有帮助。为此,从一道与椭圆有关的解析几何题出发,运用猜想方法,由表及里,探求出问题本质;用归纳法纵向延伸,归纳出一般结论;用类比法横向拓展,类比椭圆、双曲线共有的两个性质,实现从解一题到通一类、会一法的跨越。  关键词:纵向思维;中学
台湾大地震过去50多天了,大陆记者的目光依然关注着海峡对岸的同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蓬在残垣断壁中,采访了台湾震后重建、经济恢复、民众生活及两岸关系等情况。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