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和史学研究》读后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版图上,有一个风格鲜明的史家类型常为时人和后世研究者所乐道。这个类型,便是习称的“中西兼通”。如果我们讲得更确切和谦逊一点,或许可以名之为“中外兼治”。这类史家具有哪些普遍性特征,在史学史上具有何等地位,各自的学术成就如何、具体特色又何在?杨俊光博士新著《齐思和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回答了这些问题,作者在细致阅读原始文本、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齐思和(1907—1980)先生的史学成就,着意于提炼其治史风格,个案探索中不乏对于中、外兼治型史家之普遍性特征的思考,本书对于我们认识齐思和的风采和中、外兼治型史家群体的品格皆有助益,多有引人深思之处。
  就中、外兼治型史家研究而言,没有对其中每一个体的确切认知,要勾勒全貌只能勉为其难。个案研究是综合性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齐思和史学研究》的价值首先是奠基性的。全书主干,以生平事略与师友交谊开篇(第一章);继而全面考察其学术成就(第二至五章),展现其在中国史、外国史与中外交通史、史学批评与史学理论、史学史等研究领域的风采;进而提炼其史学风格、评定其在现代史学史上的地位(第六章与结语)。书末有附录二则,即学术年表与著述编年,虽然皆以时序为基本框架,然各有侧重。前者以事系人,人是主体;后者以著述为经,学术为要。读者可根据需要检索,一目了然。这种研究模式和篇幅布局,不乏论世知人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考察,而对复杂人事的纠葛一般所涉甚少,将重心放在了学术成就的剖析上,虽然读起来少了逸闻趣事的跌宕起伏和引人入胜,但关键的学术建树却有了着落。
  在对于齐思和学术成就的剖析上,该书设计颇具匠心,评价亦斟酌审慎。先中国史、世界史,后史学批评与史学史,这样的考察理路是由客观历史研究而至史学自身的反思。如关于中国史研究领域的成就,仅以两节标目,即“先秦史研究的主要成就”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成就”。看似简单,实际上合乎齐思和在中国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实际,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其研究旨趣。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仅就前者而言,正如齐思和自己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讲:“中国古代社会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春秋战国,而新制度形成于秦汉”;“学者于战国制度不肯措意,而此二百六十年间政治社会嬗变之迹遂晦而不明,湮而不彰”。故而,他在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繁多的具体选题中,对急剧变动的大转折时代多了一份特别的学术使命感。
  由于齐思和所涉领域特别广泛,如何评价也就成了一个难题。就总体原则而言,纵向比较中加以鉴别无疑是一个根本方法。而在一些具体观点的处理上,该书有三点做法很好地体现了史学研究的求实态度:一,以考古发掘检验齐思和的论断,明确给出肯定的意见。如关于周族是否起源于渭河流域、稷是谷子还是高粱、《战国策》的写作时代等问题。二,对于一些尚有争议的问题,不急于给出最后的评定,而是引用学有专长者的评价供读者参考。如关于匈奴西迁路线等问题,即以戚国淦、马克垚等人的论说作结。三则,以其自身论断的前后矛盾为据,径直指出其不足。如对于郭沫若的《十批判书》,齐思和在1946年所撰的书评与1949年10月发表的《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一文中给出了大相径庭的评价,前者多抑而后者多扬。作者对此未作细致考察和明确解释,仅言齐思和“不可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和回味余地。虽然语焉未详,然则指出这一事实,已足见不为贤者讳的态度。
  有全面考察和实事求是之分析,提炼齐思和史学风格也就有了着落。不过,作者并未将思考视阈局限于齐思和本身。通过列表呈现二十世纪上半期“中西兼通”史家的成就、综合考虑各自的学问根底和求学路径等多种因素,进而比较分析,作者得出齐思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通的史学风格”这一论断。具体言之,“他的史学风格不仅仅是中西兼通,还表现在古今兼通,历史与史学的兼通,历史考证与历史解释的兼通,史学研究与文献整理的兼通”。很明显,作者尝试在同类型史家内部揭示齐思和这一个体的特色。在多重比较中明同异、求特色,这样的研究路径是值得肯定的;说齐思和史学具有这些风格,也合乎实际。不过,要说这种风格成其为“独具特色”,似乎尚有待推敲。首先,如果于专注于中国史或外国史的研究者来说,齐思和具备了“中西兼通”的特点,自然可以成立;不过,除此之外的其他风格就难以成其为“独具”的特点了。其次,如果将其置于中、外兼治型史家群体审视,即与作者所列出的王桐龄、何炳松、李泰棻、张荫麟、陆懋德、雷海宗、陈恭禄、金兆梓、周谷城、周一良等人相比,则“中西兼具”也难言为其所“独具”了。其史学风格中真正的独特性何在?这个烦难问题的解决,或许尚有待于逐一个案研究后的细致比较和理论分析。
  对于齐思和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可以置于齐思和自己划分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史学发展的两阶段论中来加以定位。在齐思和看来,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是中国史学的“破坏时期”,以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人为代表;二三十年代以来,逐步进入“建设时期”。作者认为,齐思和正是中国史学在“‘建设时期’的重要力量”。主要依据即在于,自1935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回国后直至1952年燕京大学历史系并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期间,“是齐思和著述的巅峰时期”;同时,他先后主管多家学术机构并任杂志主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地位。由此来看,如上评价是合乎实际的。不过,如此定位又引发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安置齐思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术贡献?在院系调整后,齐思和“为了新中国的史学建设,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将治学重心转向世界中世纪史,编著《世界中世纪史讲义》,翻译鲁滨孙《新史学》,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鸦片战争》,并参与编撰《中外历史年表》等工具书。作者认为:“这些资料编辑工作,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即是说,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资料纂集等基础性工作来说,齐思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术贡献亦是巨大的。那么,为何又特意将其史学地位分新中国成立前后两段来加以定位呢?或許这与作者的评价标准和视角不无关系。在作者看来,“从学术成果的类型或层次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研究成果居多”,成立后“则是资料编辑居多”。虽然“仍有《中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世界中世纪史讲义》、《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等佳作问世,但是……较其早年的学术成果,远远逊色”。前后联系起来看,作者界定齐思和在史学史上的地位,所注重者乃其研究性学术成果的水平和规模,由此难免轻视了资料纂集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而也只能刻意划分成两个阶段予以分别定位。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齐思和将工作重心转向世界史和中国近代史资料编纂,固然是“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但同样也是其学术兴趣的自然延续,是其一贯的学术责任感的继续。他在1946年所撰《中国史学界的展望》一文中,便深切地指出:“在过去的中国史学界,西洋史与中国史向无关系,教中国史的不管西洋史,教西洋史的也不管中国史,是判若鸿沟的两门学问。试问教育者自己不将两者熔铸为一,如何能让学生融会贯通?所以我们感觉中、西二史应打成一片,最重要的是要用比较方法……所以我们研究西洋史,对于选择材料,应用中国人的眼光,不可完全循西人的成规,而且要用比较的方法。这样自然对中国文化特点可以明了。我们的口号是‘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研究西洋史,以西洋的方法来整理中国史’。”如此视野和理念,不惟当时不落后,当下也正在引起广泛的重视。相应的,它也说明了齐思和后来接受组织的安排,将工作重心转向世界史的研究与教学,实际上有其思想的线索。
  伴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因应于时代的变化,齐思和对待唯物史观的态度亦发生了变化。作者注意到这一事实:在新中国成立前,齐思和对于唯物史观,是“持部分接受的态度”;新中国成立后,齐思和逐渐学习、“服膺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作者认为,这种转变“开启了他学术生涯的新起点”。对于这一转变过程的详细情形和心中幽曲,作者未展开进一步的考察。如果要在该书中寻绎其线索,当然也是可以找到的。如齐思和对先秦农史的研究、对“掌故派”与“社会史派”各自优长与缺陷的认识,此类研究实践和理论分析,都为其最终接受和服膺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改造,让大部分曾经的“旧史家”完成了在指导思想上的转换,并努力将之运用于学术研究的实践。但他们如何以此开启学术生涯的新起点,唯物史观是否以及怎样提升了他们的研究境界?诸如此类的问题实有仔细分析的必要。因为这关系到新中国史学成就的评价问题,也与正确认识所谓“民国之后无大家”的类似论调密不可分。如果能就齐思和在这方面的具体情形予以分析,无疑可以为进一步综合比较和总体评价二十世纪上、下半叶的史学奠定坚实的个案基础。就笔者有限的阅读来看,其实正面的例子也可以找到一些:如吴于廑先生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史研究,无疑是开辟了其自身学术研究的新境;刘家和先生的中外历史与史学比较,其论述实较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草创开辟之作加密转精不少。前者属于“旧史家”的新提升,后者大致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转变后学术失败的例证当然在在多有,以至于一提到中、外兼治的“中西兼通”,人们往往会聚焦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那个气象万千、生机勃勃的时代,并下意识地将之与下半叶尤其是前三十年的情形相比较。其间的差别及其原因,到底何在?哪些是外在环境的问题,哪些是个人机缘的问题,哪些是理论指导本身的负面影响问题?实有赖于扎实的研究作答。
  二十世纪上半叶人才辈出,得益于开放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具体而言,就是作者在考察齐思和教育经历时所指出的“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教育方针”。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说:“燕京的目的,在将中、西学识熔为一炉,各采其长,以求多获益处。因此参用西学,乃使学生获得广阔之训练,而为将来进取之准备。同时,对于国际情形,既能洞悉无疑,则爱国热忱自不难油然而生。吾人所同心企望者,固在本校如何始能对中国有所贡献,则必须训练一般人材,对中、西精彩皆有相当了解,然后方能成竹在胸,應付自如。”处于古今中西交汇的时代,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复古保守论者、西化论者皆开出了自己的药方。相较之下,司徒雷登将中、西学识融于一炉的观点更显通达,齐思和求学于此,深厚的经学素养和考据学基础,济以西学的系统训练,养成博采中、外之长的格局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他文献
顾随生前曾在一次讲课后感叹“惜不能有学生以笔记记之”。相比其在诗、词、曲、散文、小说、诗歌评论、佛教禅学方面公开出版的著作,顾先生或许认为形诸文字的论著不足以囊括其识照、学力、性情与胸襟。不想学生中竟有有心之人:如今名满天下的叶嘉莹教授当年不仅认真记下笔记,还在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一直随身携带,晚年更陆续整理出顾先生讲授先秦《诗经》、楚辞,魏晋三曹、陶潜以及唐诗、唐宋词、宋诗、元曲、静安词、《人间
案头上《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刚刚翻完。  这种书不可快读,只能细品,所以食不厌精,三五天看一点,慢慢地看,你会发现越看越上瘾,尤其是看过的部分,等你忘了夹书签,信手打开一页,不管是否读过,再看一遍依旧能会心一笑。  典型的如武大郎,大家都认为武大郎又丑又穷,是书一番梳爬对比,竟然发现他这小日子过得可以;再如明清的官场,大家都熟悉“十万雪花银”这句评价,但是读了这本书,你才发现他们其实很穷苦;大家可
黄维樑,1947年出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先后任美国Macalester College及四川大学客席讲座教授等,著有《中国诗学纵横论》、《香港文学初探》、《文化英雄拜会记》、《中西新旧的交汇》、《壮丽:余光中论》、《文心雕龙:体系与应用》、《黄维樑散文选》、《迎接华年》等约二十种。历任香港作家协会主席,曾获多个文学奖、翻译奖,作品入选各种选集及编入中学语文教材。  潘建伟(以下简称“潘”):黄老
在《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中,有所谓“新红学”一说,谓胡适于1921年发表的《红楼梦考证》乃“新红学”的开山之作。甚至有人把所谓“新红学”视为红学史分期的标界。  然而,此说甚为可疑。  从事实上考察,“新红学”实际上是个伪命题。理由如次。  (一)从“新”与“旧”这一时间概念上看。  《红楼梦》自从清乾、嘉时代以手钞本形式流传以来,再由摆字本、石印本到铅印本,便有脂砚斋、王希廉等等一大批评点家的大量
《书屋》2016年第8期发表王晔的《初梦·里之前·朝颜·嵯峨野——扶桑记忆中的几个汉字》一文,副题中将日本代称为“扶桑”,我以为是不妥当的。  自古以来日本就从未称过“扶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和考证接连写出了《扶桑不是日本的旧称》及《扶桑为东方理想国说》两文,用扎实的资料和确凿的事实否定了“扶桑为日本的旧称”的历史误传和《辞海》上关于“扶桑”词条相沿以为日本的
在美国联邦制国家建立之前,由十三个邦制宪会议代表制定的宪法草案提交给各邦批准通过的过程中,在各邦展开了一场激烈而又理性的关于建立什么样全国政府的辩论,这场辩论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这场辩论的双方分别被称作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本文试图对他们主要观点的差异作一些浅述。保守与变革  由于被邦联国会授权的“全权代表会议”越过邦联国会授权,将“修改《邦联条例》为唯一而明确宗旨”的会议
一  《洛阳伽蓝记》是一本关于洛阳一地的人文地理著作,也是一本关于佛教寺庙的专著。首都在洛阳时期的北魏王朝,是佛教最盛的时段,其间到宣武帝元恪和皇后胡氏掌权的时代更达到了顶峰,有大小伽蓝即庙宇一千多座。  该书的作者杨衒之是北平(今河北遵化)人,活动于北魏后期至东魏间,当过秘书监、期城郡守等官。他在北魏末年看到皇室和王公大臣们为兴建寺庙大笔花钱,侵渔百姓,很不以为然。后来因为战乱,首都由洛阳迁至邺
中国古代极力架构的金字塔大致轮廓是:底层是黎庶四民,其上是各级地方官,再上是宰相统领的中央政府,最顶尖则是称孤道寡的“天子”。  高处不胜寒。最高宝座金光闪,引得多少猛人权欲狂飙,必欲独霸而后快,于是,天子作为权力中心就战战惶惶,有如走在钢丝上。走钢丝,玩心跳,一路走下来,就有了几百个成功的、失败的、残暴的、窝囊的、草莽的、昏庸的、荒唐的、淫荡的中寿短命的帝王(长寿的极为稀缺),就有拱卫同时也胁迫
现在许多读者都很感兴趣我们那几届研究生的经历,我也常被邀请写点回忆录之类的散文或读书心得,可是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后,最早考上研究生班(当时还没有研究生院)的人数太少,比如在整个复旦大学,1978—1979年的头两届研究生才几十个人,而且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寻常,所以写起来不容易,没有一个成熟的套路。  我是1979年夏天入学的,1982年9月底离开上海复旦大学,去北京报到上班
作为对一定时期生活的原始记录,日记是一种珍贵的史料,农民日记因其少见而弥显珍贵。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农民侯永禄的日记《农民日记》便是这堪称“珍稀”的农民日记中之一种。  侯永禄,1931年生于今陕西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1944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合阳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其间于1947年和邻村姑娘赵菊兰结婚,1949年回乡务农。作为共青团员、中共党员,他回乡后一直积极响应党的各项号召,担任过乡文书、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