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年初的“精准扶贫”的科学治贫方式的提出,到中央扶贫会议上从“扶贫”到“脱贫”的转变,也体现了国家在扶贫工作顶层设计上的突破与跨越。
“2016年,我要再多养50头羊。”家住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刘楼村的村民李某想起去年养羊净剩的几万元钱,心中暗暗盘算着今年再扩大些养殖规模。
作为一个黄河滩区乡镇,李村镇有17个贫困村,7644户30082人处于贫困之中。李某养殖所挣的钱,得益于牡丹区扶贫办推出的“送羊还羔”滚动式扶贫政策,得益于国家2015年年初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
近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更给了全国7000多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会议提出从“扶贫”到“脱贫”一字之变,凸显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释放出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强烈信号。
摆脱贫困
扶贫开发在2015年已经上升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他提出了六个精准,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李村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确定扶贫办法。在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紫菏香草生态园、黄河生态采摘园等高效农业龙头,着力打造以高效农业促增收的扶贫平台;围绕黄河旅游、新型建材、板材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以一村一品发展促增收的扶贫平台;围绕扶贫户家庭成员就业,着力打造以扶贫基地产业集群促增收的扶贫平台;围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方式或订单式供给,着力打造以企业合作促增收的扶贫平台。突出示范带动作用,进行行业扶贫。
早在20多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出版过《摆脱贫困》一书。习近平在书中说:“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摆脱贫困的核心和要旨就是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文化贫困。需要我们围绕精准扶贫新战略,树立摆脱贫困的勇于担当意识,既注重顶层设计也注重基层探索,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智慧扶贫,观念先飞,思想先行,寻求新的“突围”之路。
行走在李村镇的街道上,本刊记者可以看到党员家的大门口醒目位置都挂着一个红色的共产党员户标牌,鲜红的标牌上印有醒目的党徽。通过悬挂“共产党员户”、“共产党员经营商户”等标牌,让党员亮身份,把形象树起来,选择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对困难户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真情真心的付出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连起了党心和民心。
健全机制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完善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致贫原因、发展需求、帮扶措施为内容的大数据系统,同时还将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易地搬迁、低保兜底等措施来解决这批人的脱贫问题。
习近平指出,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目前22省区市已经签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如何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目前,多个省区市建立起“1+N”的脱贫工作体系,不同省份制定了详细的配套方案,并形成了操作性强且精准的脱贫工作机制。湖北省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工作的约束机制、帮扶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创新机制、问责机制和理想信念精神支撑机制;四川省探索形成了“工作组+‘第一书记’+精准方案”的工作机制;甘肃省建立了干部人才支持计划资金保障和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两项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惩戒约束力度。机制的不断创新,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强,为脱贫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以贵州省为例,贵州是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占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的3个。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表示,要下更大气力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聚焦600多万贫困人口,优化“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方法,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要下更大气力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加强严格评估,实行逐户销号,防止“数字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防止“富戴穷帽”,防止“脱贫即返贫”,努力做到脱贫成效精准。
大扶贫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扶贫的经验和模式,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以广东省为例,早在2013年就开始建设大数据扶贫信息系统,并依托大数据实施精细管理、精确瞄准、动态监测,同时注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解决好广东的贫困问题。在新一轮扶贫中,广东省把2571个贫困村和20.9万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帮扶目标和具体要求,分配落实到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中直驻穗单位、珠三角7个经济发达市和贫困村贫困户所在市县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全省国有企业、社会团体,进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先富起来的珠三角地区带资金、带技术、带人员、带信息到落后地区进行帮扶,更直接、更精确地配置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定点清除贫困。
业内专家指出,大扶贫格局也要精准化培育。首先,募集扶贫资金方面要在开阔思路和精准化上下功夫。其次,精准化扶贫方式上大有空间可扩展。
“扶贫开发,产业是重点,交通是关键,教育是根本。”清华大学航空宇航系副主任、推进与动力技术所所长朴英则认为。
“2016年,我要再多养50头羊。”家住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刘楼村的村民李某想起去年养羊净剩的几万元钱,心中暗暗盘算着今年再扩大些养殖规模。
作为一个黄河滩区乡镇,李村镇有17个贫困村,7644户30082人处于贫困之中。李某养殖所挣的钱,得益于牡丹区扶贫办推出的“送羊还羔”滚动式扶贫政策,得益于国家2015年年初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
近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更给了全国7000多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会议提出从“扶贫”到“脱贫”一字之变,凸显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释放出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强烈信号。
摆脱贫困
扶贫开发在2015年已经上升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他提出了六个精准,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李村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确定扶贫办法。在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紫菏香草生态园、黄河生态采摘园等高效农业龙头,着力打造以高效农业促增收的扶贫平台;围绕黄河旅游、新型建材、板材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以一村一品发展促增收的扶贫平台;围绕扶贫户家庭成员就业,着力打造以扶贫基地产业集群促增收的扶贫平台;围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方式或订单式供给,着力打造以企业合作促增收的扶贫平台。突出示范带动作用,进行行业扶贫。
早在20多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出版过《摆脱贫困》一书。习近平在书中说:“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
摆脱贫困的核心和要旨就是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文化贫困。需要我们围绕精准扶贫新战略,树立摆脱贫困的勇于担当意识,既注重顶层设计也注重基层探索,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智慧扶贫,观念先飞,思想先行,寻求新的“突围”之路。
行走在李村镇的街道上,本刊记者可以看到党员家的大门口醒目位置都挂着一个红色的共产党员户标牌,鲜红的标牌上印有醒目的党徽。通过悬挂“共产党员户”、“共产党员经营商户”等标牌,让党员亮身份,把形象树起来,选择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对困难户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真情真心的付出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连起了党心和民心。
健全机制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完善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致贫原因、发展需求、帮扶措施为内容的大数据系统,同时还将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易地搬迁、低保兜底等措施来解决这批人的脱贫问题。
习近平指出,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目前22省区市已经签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如何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目前,多个省区市建立起“1+N”的脱贫工作体系,不同省份制定了详细的配套方案,并形成了操作性强且精准的脱贫工作机制。湖北省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工作的约束机制、帮扶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创新机制、问责机制和理想信念精神支撑机制;四川省探索形成了“工作组+‘第一书记’+精准方案”的工作机制;甘肃省建立了干部人才支持计划资金保障和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两项机制”,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惩戒约束力度。机制的不断创新,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强,为脱贫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以贵州省为例,贵州是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占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的3个。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表示,要下更大气力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聚焦600多万贫困人口,优化“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方法,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要下更大气力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加强严格评估,实行逐户销号,防止“数字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防止“富戴穷帽”,防止“脱贫即返贫”,努力做到脱贫成效精准。
大扶贫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扶贫的经验和模式,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以广东省为例,早在2013年就开始建设大数据扶贫信息系统,并依托大数据实施精细管理、精确瞄准、动态监测,同时注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解决好广东的贫困问题。在新一轮扶贫中,广东省把2571个贫困村和20.9万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帮扶目标和具体要求,分配落实到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中直驻穗单位、珠三角7个经济发达市和贫困村贫困户所在市县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全省国有企业、社会团体,进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先富起来的珠三角地区带资金、带技术、带人员、带信息到落后地区进行帮扶,更直接、更精确地配置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定点清除贫困。
业内专家指出,大扶贫格局也要精准化培育。首先,募集扶贫资金方面要在开阔思路和精准化上下功夫。其次,精准化扶贫方式上大有空间可扩展。
“扶贫开发,产业是重点,交通是关键,教育是根本。”清华大学航空宇航系副主任、推进与动力技术所所长朴英则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