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壳基活性炭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表征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冠果壳为文冠果榨油后的废弃物,为避免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这种废弃物制成高附加值的活性炭,该研究以文冠果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固液比、磷酸浓度、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为自变量,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因变量,经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探究文冠果壳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1∶1 g/mL,磷酸浓度71%,活化时间158 min,活化温度540℃,此时碘吸附值为(1 127.377±2.406) mg/g,与预测的碘吸附值误差仅为0.390%。与文冠果壳相比,经活化得到的活性炭水分和灰分明显降低,C元素质量分数升高至69.702%;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841.438 m~2/g,总孔容为0.593 cm~3/g,平均孔径为4.361 nm,孔隙结构发达,主要以介孔为主,且官能团主要为羰基。因此可以用文冠果壳制备出吸附性能好的活性炭,该结果可为磷酸活化法制备文冠果壳基活性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对会计实践与理论带来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实质性的还是形式上的呢?本文从新技术的底层逻辑即数字化技术入手,讨论新技术对会计工作形式和实质内容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技术主要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形式,但并没有改变会计工作数据化的实质内容,反而更加凸显了数据化的重要性。顺应新技术大潮的发展,会计应立足数据化实质、拓展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形式和实质的共同提升。
期刊
为紫色芽叶红茶加工提供参考,选用夏季紫色芽叶1芽1叶新梢为原料,在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取鲜叶、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和干燥叶,利用感官描述法描述其叶相状态变化,并测定其含水量、氨基酸、可溶性糖等主要理化成分。结果表明:紫色芽叶经加工后,紫色芽叶红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呈苦涩味的物质降低,呈鲜爽味的氨基酸含量增加,有利于紫色芽叶红茶的品质提升,紫色芽叶可适用于红茶加工。其中,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
期刊
目的:探讨益气消通络方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二氧化碳分压(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期刊
在创造课堂情景方面,语文教师必须从实用入手,结合课堂的现实情况,灵活多样地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它不但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而且要从教材内容、学生的体验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并创造出富有情趣、探究性、延伸性的教育环境。
会议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教育教学领域对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强,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以此为突破口,以提高其教育质量。从高中语文的传统教育角度来分析,在高中语文课上,学生往往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获取,从而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厌学"的现象。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素质教育成为目前教育的重要发展
会议
在创造课堂情境方面,语文老师必须从实用性入手,结合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灵活多样地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它不但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而且要从教材内容、学习者的体验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并创造出富有情趣、探究性、延伸性的教育环境。
会议
甘蔗渣是甘蔗经压榨并提汁后剩余的残渣,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近些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活性炭产业迅速发展,将甘蔗渣制备成活性炭也是其高值化利用的一种途径。对甘蔗渣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进行简要阐述,综述了甘蔗渣活性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常用活化剂(KOH、ZnCl2、H3PO4)的活化机理和甘蔗渣活性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甘蔗渣活性炭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甘蔗渣活性炭的性能及拓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当下语文教学对学生不仅局限于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文学气质和内涵的培养。因此,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几种使用的情境教学方式。
期刊
报纸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受到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学界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现代化转型,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本文章主要是对近30年来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进行梳理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