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岛最为一座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由于自己特殊的历史经历,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应结合现代建筑艺术,吸收、保护青岛城市历史建筑文化风情,科学合理地做好城市空间设计和建设,给市民营造“家园”的归属感,让游客领略青岛独特的神韵。
【关键词】青岛;城市建筑;设计艺术
建筑反映了一个城市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城市独特的风格和气质。青岛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由于特殊的历史经历,留下了多国的老建筑,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在城市化发展中,这些建筑设计艺术值得我们关注,城市化建设中,应重视对有文化底蕴建筑的保护。
一、青岛城市建筑历史发展
青岛历史上开埠较晚,当百年间先后遭受德、日、国民政府、建国四个历史时期,给青岛留下的建筑不仅有欧陆式城市风光,还有绿瓦碧树、碧海蓝天。青岛城市建筑体现了欧式近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尤其在德国占领期间最能体现欧式建筑设计水平。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主要依据德国本土建筑造型和美学进行设计建造,欧陆风情浓郁。老式建筑以黄色外墙为基调,使用黄冈岩进行装饰,瓦屋设置为红色或蓝色,成尖顶状,色彩鲜明又搭配和谐,给青岛增添一种心旷神怡的个性魅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青岛建筑发生了大规模的改造,再次发展期间主要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使城市风貌受到损失。很多学者和建设者,通过各种实践和研究,试图保护青岛的城市风貌特色。
二、青岛新老城区建筑特点比较
设计美能够通过设计活动和产品展现出来,在进行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体现出艺术美和技术美。艺术设计成果都是艺术美和技术美的结合,也是艺术设计成果考评的标准。从青岛总体上来看,青岛西部老城区建筑更多地侧重艺术美,而东部新城去建筑的技术美更多。
(一)西部老城区艺术美
18世纪,德国人制定了青岛历史上首个城市规划方案,其结合青岛的自然地形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进行了规划,对中心城区(现西部老城区)进行了科学设计,以打造一个欧洲人在亚洲“特别舒适的住所”为目标。中山路区域的欧洲建筑文化,利用自然地形构造进行设计,典型的德式建筑风格。天主教堂作为地标性建筑,有花岗岩和混凝土砌成,建筑表面图案雕刻简洁优美,半圆形窗户给人以朴素厚重的感受。教堂大厅宽敞明亮,彩色玻璃窗照射出绚丽的光线,让人肃然起敬,哥特式教堂风格别具特色。此外,青岛的城市功能分区德国人也进行了合理规划,行政中心、商业金融区、高档居住区的分布格局都进行了清晰地布置。
德国设计师有着较高的美学修养,以“自己的”城市作为建造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青岛。工业技术在青岛建筑中已经得以体现,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潮给众多建筑设计师接受,在进行建造时使用了玻璃、钢、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青岛建筑以当时罕见的建筑材料进行现代主义风格建造,最重要目的是要给德国侨民以家的归属感。在建筑设计中努力地追求文化底蕴,根据德国人的审美观建设,营造一种似归故土的感受。德国通过将传统建筑艺术之美进行在线,使青岛这座城市建筑和空间设计艺术之美更加突出。
(二)东部新城区之技术美
青岛东部新城区建筑设计上现代感和技术美呈现的更多一些,艺术美相对稍显欠缺。青岛市政府动迁后,新区设计理念上不在模仿老城区“欧式风格”,新城区建设上与老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现代化、国际化氛围更浓。东区新区沿海现代化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使用大量新材料,玻璃幕墙、金属幕墙、大跨度钢架结构等被广泛使用。以香港中路新世界数码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建筑,成为青岛东区鲜明的特色。外墙全部采用玻璃幕墙,钢架结构有规律的支撑幕墙,形成独特的艺术之美。使用空中连廊,展现了科技力学的艺术。燕儿岛路1号青岛奥帆中心,采用低辐射玻璃幕墙,电、热系统使用太阳能、海水热泵和风能进行发电,建筑造型实现了高超的塑性美,使用大跨的曲面屋顶和张拉膜体现“帆船海浪”主体,现代艺术之美得到了很好地展现。
三、从审美心理学角度青岛城市建设存在的矛盾
随着现代化发展,青岛西部老城区建设了许多现代高层建筑,后海港口区域、城市西南高坡地带、中山路就成保护区都存在破坏老城区柔美天际线的情况,城市街道空间受到较大破坏。
大体量高层建筑兴起以来,青岛西部老城区开始了疯狂的高层建设,中山路旧城风貌保护区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百年老街风貌受到割裂和破坏。
“波螺油子”这条顺山而建的石头路,也随着城市大面积建设的进行被拆掉,沿路两侧德国建筑的红瓦黄樯、日本的混凝土住屋,异域风情随着东西快速路工程的修建,这条曾经熟悉和依恋的特色老街再无踪影。
一些老街道、老街区让青岛人有着“家”的感觉,让那些远方的游子心生眷顾。对于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城市的建筑就是城市的文化脉络,是青岛人的“家园”情怀的源头,也让青岛游客心生惋惜。
参考文献
[1] 曹立罡.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探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 王亚男.青岛近代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利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5.
[3] 王少飞,范林.青岛旧城市风貌保护区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14(02):166-170.
[4] 周虹伯.青岛城市建筑设计的美学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5-8.
【关键词】青岛;城市建筑;设计艺术
建筑反映了一个城市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城市独特的风格和气质。青岛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由于特殊的历史经历,留下了多国的老建筑,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在城市化发展中,这些建筑设计艺术值得我们关注,城市化建设中,应重视对有文化底蕴建筑的保护。
一、青岛城市建筑历史发展
青岛历史上开埠较晚,当百年间先后遭受德、日、国民政府、建国四个历史时期,给青岛留下的建筑不仅有欧陆式城市风光,还有绿瓦碧树、碧海蓝天。青岛城市建筑体现了欧式近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尤其在德国占领期间最能体现欧式建筑设计水平。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主要依据德国本土建筑造型和美学进行设计建造,欧陆风情浓郁。老式建筑以黄色外墙为基调,使用黄冈岩进行装饰,瓦屋设置为红色或蓝色,成尖顶状,色彩鲜明又搭配和谐,给青岛增添一种心旷神怡的个性魅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青岛建筑发生了大规模的改造,再次发展期间主要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使城市风貌受到损失。很多学者和建设者,通过各种实践和研究,试图保护青岛的城市风貌特色。
二、青岛新老城区建筑特点比较
设计美能够通过设计活动和产品展现出来,在进行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体现出艺术美和技术美。艺术设计成果都是艺术美和技术美的结合,也是艺术设计成果考评的标准。从青岛总体上来看,青岛西部老城区建筑更多地侧重艺术美,而东部新城去建筑的技术美更多。
(一)西部老城区艺术美
18世纪,德国人制定了青岛历史上首个城市规划方案,其结合青岛的自然地形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进行了规划,对中心城区(现西部老城区)进行了科学设计,以打造一个欧洲人在亚洲“特别舒适的住所”为目标。中山路区域的欧洲建筑文化,利用自然地形构造进行设计,典型的德式建筑风格。天主教堂作为地标性建筑,有花岗岩和混凝土砌成,建筑表面图案雕刻简洁优美,半圆形窗户给人以朴素厚重的感受。教堂大厅宽敞明亮,彩色玻璃窗照射出绚丽的光线,让人肃然起敬,哥特式教堂风格别具特色。此外,青岛的城市功能分区德国人也进行了合理规划,行政中心、商业金融区、高档居住区的分布格局都进行了清晰地布置。
德国设计师有着较高的美学修养,以“自己的”城市作为建造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青岛。工业技术在青岛建筑中已经得以体现,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潮给众多建筑设计师接受,在进行建造时使用了玻璃、钢、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青岛建筑以当时罕见的建筑材料进行现代主义风格建造,最重要目的是要给德国侨民以家的归属感。在建筑设计中努力地追求文化底蕴,根据德国人的审美观建设,营造一种似归故土的感受。德国通过将传统建筑艺术之美进行在线,使青岛这座城市建筑和空间设计艺术之美更加突出。
(二)东部新城区之技术美
青岛东部新城区建筑设计上现代感和技术美呈现的更多一些,艺术美相对稍显欠缺。青岛市政府动迁后,新区设计理念上不在模仿老城区“欧式风格”,新城区建设上与老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现代化、国际化氛围更浓。东区新区沿海现代化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使用大量新材料,玻璃幕墙、金属幕墙、大跨度钢架结构等被广泛使用。以香港中路新世界数码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建筑,成为青岛东区鲜明的特色。外墙全部采用玻璃幕墙,钢架结构有规律的支撑幕墙,形成独特的艺术之美。使用空中连廊,展现了科技力学的艺术。燕儿岛路1号青岛奥帆中心,采用低辐射玻璃幕墙,电、热系统使用太阳能、海水热泵和风能进行发电,建筑造型实现了高超的塑性美,使用大跨的曲面屋顶和张拉膜体现“帆船海浪”主体,现代艺术之美得到了很好地展现。
三、从审美心理学角度青岛城市建设存在的矛盾
随着现代化发展,青岛西部老城区建设了许多现代高层建筑,后海港口区域、城市西南高坡地带、中山路就成保护区都存在破坏老城区柔美天际线的情况,城市街道空间受到较大破坏。
大体量高层建筑兴起以来,青岛西部老城区开始了疯狂的高层建设,中山路旧城风貌保护区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百年老街风貌受到割裂和破坏。
“波螺油子”这条顺山而建的石头路,也随着城市大面积建设的进行被拆掉,沿路两侧德国建筑的红瓦黄樯、日本的混凝土住屋,异域风情随着东西快速路工程的修建,这条曾经熟悉和依恋的特色老街再无踪影。
一些老街道、老街区让青岛人有着“家”的感觉,让那些远方的游子心生眷顾。对于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城市的建筑就是城市的文化脉络,是青岛人的“家园”情怀的源头,也让青岛游客心生惋惜。
参考文献
[1] 曹立罡.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探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 王亚男.青岛近代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利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5.
[3] 王少飞,范林.青岛旧城市风貌保护区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14(02):166-170.
[4] 周虹伯.青岛城市建筑设计的美学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