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娲皇宫庙会与古上巳之遗风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位于河北省西南部,今属邯郸市辖区,是晋、冀、豫三省七县(市)的交界地。涉县女娲信仰浓厚,女娲庙众多。至今在固新镇昭义村、井店镇井店村东、井店镇禅房村青阳山、合漳乡白芟村、合漳乡段曲村、索堡镇曲蛟村、辽城乡新桥村、辽城乡河南店村,都有女娲行宫或女娲庙。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涉县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同年,涉县的“女娲祭典”也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庆四年《涉县志》记载:“娲皇庙,本邑南关、河南店、王堡北冈等处皆有,以在县西20里唐王峧者为盛。”唐王峧娲皇庙即现今位于涉县城西北14.5公里的索堡镇索堡村东唐王山悬崖绝壁之上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一处古代神庙建筑群,因祀女娲氏而得名。主要分山上和山下两部分。山上是娲皇宫主体建筑,有娲皇阁、梳妆楼、钟楼、鼓楼、皮疡王庙以及北齐年间的摩崖刻经与石窟等古迹;山下是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俗称子孙店)等庙宇。娲皇宫始建于北齐,为文宣帝高洋在位时往返太原与临漳之间所建的途中憩息的行宫。
  至于娲皇庙建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清代涉县人李可珍《重修娲皇庙碑记》中记载:“娲皇庙在其(唐王山)上,不知建创所自始。阅碑碣,两修于明,我朝顺治、康熙、雍正问,历经修理。”由此可知,娲皇庙应该在明代之前就已经存在。
  娲皇宫庙会在清代已经十分兴盛,举办时间是在农历三月初一到二十。据《涉县志》载,庙会期间每年一到农历三月,就会有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或乘车或徒步云集于此,“娲皇祀以彰德一郡言之,如安阳、内黄、林县皆有庙,而尤以在吾涉者香火为盛……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各得其所欲愿。自是,西而秦晋,东而青兖,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远数千里扶老携幼,享献惟谨,金鼓欢呼之声震动山谷”。
  娲皇宫庙会上的民俗活动与民俗事象亦十分丰富,不仅有常见的进香、烧纸、系红布、撒小米等拜神习俗,还有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朝顶仪式;不仅有拴娃娃等求子习俗,还有奇特神秘的坐夜习俗。庙会以“祭神、娱神、求神”为主题,朝顶仪式是当地祭祀女娲的最高仪式。除此之外,还有唱愿戏、唱经歌、打扇鼓等取悦娲皇圣母的活动,人们通过祭神、娱神等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世道安宁。
  
  二
  
  涉县娲皇宫庙会主要的祭祀对象是具有补天、造人、置婚姻等创世功绩的女娲。当地人称女娲为“娲皇奶奶”或“娲皇圣母”,由此可看出女娲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娲皇宫庙会上的朝顶仪式,是涉县老百姓祭祀女娲的最高仪式,也是当地庙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顶”即娲皇宫所在地,当地俗称“奶奶顶”,“朝顶”即朝拜娲皇宫之意。当地以“社”为单位进行朝顶,一个“社”可以是一个村子,也可以是几个村子的联合体。现有弹音社、小曲峧社、唐王峧社三道社,每年都会到山上举办祭祀仪式,各村负责祭祀仪式的人称为“香劳”和“维首”。三道社的朝顶仪式大同小异,所有参加朝顶的人员皆着古装,以锣鼓令旗开道,中间四人抬凤辇,丫环、侍女、表演人员等随后,队伍庞大,少则三五百人,多则上千人,场面甚为壮观。有的社既要迎神也要送神,有的社只迎不送。
  我国古代上巳节的主要祭祀对象是高襟。清代涉县县令杨以兼《重修娲皇阁记》中载:“邑西二十里许有神庙焉,创建之故,世远难稽。土人做古郊襟之意。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各得其所欲愿。”由此可知,涉县娲皇宫庙会的祭祀对象与古代上巳节的祭祀对象是一致的,同为高襟。
  此外,我国古代上巳节祭祀高襟的主要目的是求子,涉县娲皇宫庙会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求子。娲皇宫里的货摊上除了香蜡等祭神用品外最多的就是娃娃了,娲皇宫里女娲的神像前也堆满了各种塑料娃娃。据当地人陈水旺讲,旧时求子用的是泥娃娃或布娃娃,求子的妇女多在婆婆或嫂嫂的陪伴下来到娲皇宫,如果想生男孩,就要在烧香上供默念之后,在男性泥娃娃的生殖器上抠一小块儿泥巴吃下去,认为如此便可以生男孩,当地称此俗为“吃子山”。除“吃子山”外还有一种求子方式——拴娃娃。在娲皇圣母像前,人们根据自己生男生女的愿望,用红绳套在一个娃娃的脖子上,用红布把娃娃包起来揣在怀里,或者放在篮子里,叫着自己事先取好的名字,不回头地往家里走,到家后放在床角或柜子里。等生育之后还要到娲皇圣母面前去还愿,感谢她赐予后代。还愿时要把当初的娃娃用红布包着还回去,并且生儿子要还两个回去,生女儿还一个即可。如今当地人们求子多采用拴娃娃的方式。无论是旧时的“吃子山”,还是流传至今的“拴娃娃”,都显示出明确的求子意味,与上巳求子的目的不谋而合。
  涉县娲皇宫庙会上还有一个奇特的民俗事象——坐夜。庙会期间,男女老少可以晚上不回家在山上陪老奶奶(即女娲)坐一个通宵,俗称坐夜。庙会期间的夜晚,娲皇宫的热闹气氛一点不比白天差,尤其是三月十五的前一天晚上,娲皇宫山下的广生宫内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来坐夜的人千姿百态,有唱的,有跳的,有哭的,有笑的,有坐着的,有躺着的,有闭目静思的,也有东张西望的。有的人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便借机向娲皇奶奶痛痛快快哭诉一番,有的看似比较高兴就给娲皇奶奶扭个秧歌、唱个小曲。一些神婆、神汉会为娲皇奶奶表演打扇鼓之类的祭神节目,有时也会借神附身之名,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或随意地手舞足蹈,达到某种语言与行为的放纵与狂欢。
  旧时在娲皇宫的西侧半山腰,还有一座小庙,庙中有一对被红布盖着的裸体男女交媾的塑像,不孕妇女常在守庙人的指点下去掀布观望,从而增长生育知识。也许这才是好多妇女到娲皇宫求子成功的真实原因。
  坐夜习俗真正的目的是男女相会,然而我国古代上巳节也有“会男女”之俗。《周礼·地官·媒氏》云:“中(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可见当时“会男女”之俗不仅是一种风俗习惯,而且还受到了官方的重视与干预,成为了一条政令。《诗经·郑风·溱洧》中也描写了三月上巳男女于溱洧二水之间嬉戏、野合、沐浴的情景。因为涉县受到山多水少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他们选择男女相会的地方不是水边而是山上。
  无论是古代上巳节“会男女”的习俗,还是娲皇宫的坐夜习俗,都为男女相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通过这一契机,人们可以脱离常规的束缚而实现男女两性的自由交流。从这一角度上讲,坐夜与“会男女”习俗在目的与功能上都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在娲皇宫还有一个很不起眼的习俗——洗手。在娲皇宫子孙殿前面的卖香蜡、五色纸等敬神用品的小货摊上还都经营一项独特的买卖——洗手。地上放一个脸盆,里面盛一些水,洗一次手,收取1元到几元的费用。问摊主为何要这样 做,几个摊主说这样做取吉祥平安之意,并且说是个“老规矩”。山下弹音村的村民汤自元老先生告诉我,此俗一方面为远道而来的人清洁之用,一方面确实有祈求吉祥之意,并说山上取水不便,许多货摊的水都是摊主远道从自己家挑来的,所以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据说旧时洗手的人挺多,不为清洁,也不真洗,只是意思一下,求个吉祥。
  祓禊是我国古代上巳节最重要的活动。《说文·示部》曰:“祓,除恶祭也,从示发声。”《风俗通·祀典》载:“禊者,浩也。”由此可见,祓禊是清洁除去恶疾的一种祭仪。《后汉书·礼仪志》注引蔡邕《月令章句》曰:“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禊于水滨,盖出于此。”由此可见,上巳祓禊习俗古已有之,并且是一种在水边沐浴盥洁祓除不祥的一种古代祭祀仪式。由于涉县山多水少,就像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将男女相会的地点由水边移至山上一样,祓禊的内容也随之由水边沐浴变成了山上洗手,这是祓禊习俗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的结果。现代娲皇宫庙会上洗手的游客似乎很少,可能是由于年代久远,现代人无法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只将其看做商人敛财的一种方式的缘故吧。
  
  三
  
  通过涉县娲皇宫庙会祭祀女娲、坐夜、求子、洗手等习俗可以看出,以高襟求子、祓禊除疾为主要内涵的古代上巳文化依旧存在于当今涉县娲皇宫庙会之中,但其存在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到当地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策等因素的干扰。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三月三上巳节这一古老节日早已在中原地区消失,并对其消失的原因做了不少分析。有的将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月三比较,从宏观的角度将中原地区上巳节的消失概括为受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有的则认为上巳节被唐宋以后日渐兴盛的清明节所取代。笔者赞同前人的观点,同时认为除了以上解释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中原地区的三月三上巳节与汉以后逐渐兴盛的庙会文化相融合,并将一些上巳习俗融入到当地庙会活动中去。地处中原地区的河北涉县娲皇宫庙会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我国的庙会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学者研究,庙会“在秦代之前应该存在”并且“其形态大体是稳定的、单一的”,“在汉代特别是在东汉之后,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兴起,使庙会的整体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从中国庙会的历史来看,早期的庙会多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才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了集市交易活动。而涉县的娲皇宫庙会明显的祭祀性特征所体现的正是庙会的一种早期形态。从时间段上来讲,上巳节恰好是在宋之前比较兴盛的节日,这就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很大的时间上的可能性。
  庙会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取道教、佛教文化与地方信仰等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庙会文化,当这样的庙会文化遇到发生在同一时间段的上巳节时,两者发生了交汇,并相互融合,因此也就有了娲皇宫庙会朝顶、坐夜、洗手等看似让人费解实则有深刻历史渊源的习俗。
其他文献
你知道忒修斯之船吗?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一书中首次讲述了这一经典事件,说的是男主角杀死人身牛头怪物弥诺陶洛斯后,从克里特岛返回雅典时所乘坐的那艘船.rn忒修斯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好的成绩的取得靠的不是课后的大量作业、不是昂贵的课外辅导班,而是每天高效的45分钟、快乐的45分钟。45分钟,因为高效而快乐,因为快乐而变得短暂。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民间美术不同发展方式带给现代设计的影响及冲击,借助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所融合的观点,提出在市场化的推动下民间美术设计发展的优越性问题及意见。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设计;市场化  民间美术的形成发展受到文化观念的感染,创造者往往成为被动一方,无法从新格局中思索自身发展方式的优劣,状态多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阶段作为生存的准则,类似观点成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校史无不镌刻着老一辈开拓者艰苦创业的足迹和精神,凝聚着新一代奋发者的创新和智慧,展现了全体师生员工自强不息的情怀。学校应重视并挖掘校史
期刊
地域性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要秉承针对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采用美术教学渗透模式,介入校本美术课程模式和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要充分准备,
河西走廊遍布广漠戈壁的墓葬群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久远的继承关系,内涵丰富、意味隽永的彩绘图案,形成了现存河西棺板艺术的主体格调。  在河西汉族土葬中皆用棺板,棺板包括“棺”和套在其外面的“椁”。棺木在入土前不能与椁见面,其材质以松柏木为主,有散香驱邪、保证墓主人尸身不朽之功效。就棺木本身造型来说,分为“箍邦箍盖”、“金邦箍盖”两类,均由底座、夹档、材底、棺堂、材头、材尾、火牙、棺盖、盖帽等部分构成。棺
在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密云区积极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引进区外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功能,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
期刊
宋永进撰文《五问“美院财富排行榜”》指出,不久前,某艺术市场监测中心采样选取72位活跃于艺术市场的青年艺术家(大多毕业于各大美术院校)进行统计,出台了“美院财富排行榜”,试图
疚亩?001年四川省盆地区发生的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概述,并对各种区域性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2001年暴雨、大风、寒潮、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