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闻采访中发挥记者的作用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作为新闻素材的收集者和新闻采访的的主导者,如何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是新闻采访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如的交谈环境和气氛,不断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如何在新闻采访中提问是记者采访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等等。那么记者在新闻采访时应如何发挥作用?怎样才能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以下几点。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胸有成竹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准备工作的前提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这种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在实际意义上意味着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事先胸有成竹,知已知彼。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会充分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她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同样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写出的新闻干瘪无味。
  
  二、注重细节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提问的关键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掘出一些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使事物认识更深刻。没有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时要具体细致,不能漫无边际。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比如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湖南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一事,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注重细节不具体去问,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抓不住关键就很难能说明问题了。
  
  三、因人而异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找准采访对象的重要选择
  
  采访要有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一次,笔者到一派出所采访,想了解警民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普通干警:“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警民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群众欢迎的好警察,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干警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派出所所长,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所以采访中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找准具体的人,才能获得你所要的素材。
  
  四、树立形象是记者圆满完成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途径
  
  记者良好形象和言谈举止以及极高的亲和力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亲切待人,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用心交流,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乱对方思维,引起对方不满,影响采访效果。
  
  五、营造氛围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创建和谐关系的铺路石
  
  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需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接纳自己,适应自己,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已与王震同年和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我们在采访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对采访不感兴趣的人,有时甚至会出现很强硬的态度,气氛很僵。但只要我们有耐心的去因势利导,趁机提问,找到他或她热衷和喜欢的人和事作为切入点,就可以得到不少素材,达到我们采访的目的。因此,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就要想办法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良好的沟通渠道,和谐的采访气氛会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总之,在当今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具备较强的水平和能力,为自己在采访中创造极大的空间,圆满完成采访任务。当然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技巧训练和实践磨练才能逐步提高。记者在采访中也只有更主动地把握机会,才能发现和发掘更有价值的新闻资源。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 ,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标倡导的教学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就要使教师不断提高技能,从而要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剧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应注重培养学
期刊
摘 要: 以教师为中心的数学复习方式,离开了练习卷学生就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考前扫雷复习要通过学生对“知识点”、“基本题型”、“易错题”和“典型综合题”的整理,编制网络结构模块.教师应采取一定的反馈手段,根据网络模块进一步查漏补缺,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扫雷复习。不仅可以解决学生考试前最害怕的问题,更主要是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建立自信,培养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考前复习;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文中谈了笔者的教学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远教资源的应运而生,为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远教育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意识的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学校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习——实践——研讨——反思——提升”的总体思路,经过长期的实践,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扎实开展内容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以“疑——学——备——研——
期刊
语文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课。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审美教育。最优化的语文数学,是以智育为中心,德育、智育、美育的“三位一体”。  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美的现象和美的规律,使我们能运用美的规律来观照语文学习,按照
期刊
摘 要: 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疑能力: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开展“6分钟自由谈”活动,让学生深切体验到“现实即社会,历史就在我身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同时,又达成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自由谈活动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6分钟自由谈”活动在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的灵活运用,不仅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切体验到“现
期刊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就在于使学生能接受高质量的地理教育。高质量的地理教育要求地理教师接受、认同、内化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意向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对于有效教学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建设和谐地理
期刊
摘 要:在论述了复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两个基本前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谈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复述的应用,复述活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以及复述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复述;课堂教学;应用;效果    所谓复述,就是指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语言以口头形式或笔头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这种表达不是对已知材料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经过自己大脑语言中枢神经的加工,创造性地再现已知语言
期刊
现代报刊进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读图时代,新闻摄影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报刊上,以图文并茂吸引读者视觉,唤起关注,并美化着版面。在读图时代,随着报纸对新闻照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和读者对图片审美意识的提高。拍摄高质量的新闻照片就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闻摄影中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构图、拍摄用光、拍摄时机、准确曝光等,也是一幅好的新闻照片的基础和关键。拍好新闻照片需掌握以下
期刊